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18|回复: 2

[艺术收藏♡] 收藏  艺术艺文手册:罗密欧与朱丽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3 15: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mv]http://www.romanceguitar.com/images/song/08.MP3[/wmv]




一、原著梗概


  莎士比亚悲剧,约完成于1595年。故事来源于意大利的民间传说。这一题材曾被小说家们广泛运用。而莎士比亚的剧本,主要受1562年英国诗人亚瑟•勃鲁克的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的启示。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维洛那城。该城的两家首富蒙太古和凯普莱特结下了世代宿仇。几代人甚至连仆人,只要一碰面就剑拔弩张,大动干戈,搅得小城经常发生械斗。人们痛恨他们像痛恨仇敌一样。
  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是位漂亮、潇洒的年轻贵族,正在为无端的恋爱烦恼着。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凯普莱特家的化装舞会,在舞会上被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的美貌深深吸引。两人一见钟情,巨大的激情在一对少年的心里萌动。在感情的驱使下,两人急切的想知道对方的身份,当了解到两家本是世仇时,一对恋人陷入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朱丽叶慨叹道:“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昨天的仇敌,今日的情人,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但是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舞会结束后,罗密欧那颗恋爱的心仍逗留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此时的朱丽叶更是春情荡漾。她站在窗前,借着幽暗的月光倾诉着对罗密欧的一片深情。朱丽叶的誓言被站在窗下的罗密欧听到后,高兴得随声附和道:“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叫我做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这突然从黑夜中传来的声音使朱丽叶为之一惊,当辨认出是罗密欧时,姑娘为刚才的失言而羞愧不已。罗密欧为了表示自己的真情,立刻对着月光起誓。一对恋人就这样互吐衷肠,海誓山盟,私下定了婚约。
  第二天,他们偷偷来到教堂,劳伦斯神父为这对情人主持了婚礼。
  就在他们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之时,两家的冲突再次爆发。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和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在街上相遇,好斗的提伯尔特故意挑衅,双方发生口角,终于刀剑相见。正好罗密欧遇见,上前相劝,提伯尔特本来就是想找罗密欧的麻烦,正好碰见,于是大骂罗密欧是恶贼,并伺机杀死了茂丘西奥。罗密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提伯尔特,为朋友报了仇。
  这次冲突的结果带给罗密欧的是被放逐的命运。这对正在热恋中的情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罗密欧痛苦地瘫倒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几乎为他的朱丽叶而自杀。而朱丽叶开始时为表哥提伯尔特死在罗密欧之手而痛心,后又为自己的罗密欧活下来而庆幸,转而又为罗密欧被放逐而悲伤。在这绝望的时刻,劳伦斯神父又暗中相助,让罗密欧先到曼多亚,等时机成熟,再向大家宣布他们的婚姻,并请求亲王特赦,到那时罗密欧就可以回来与朱丽叶团聚,并为他们安排了最后一次约会。
  在朱丽叶的卧室里,一对恋人缠绵悱恻,看着那渐渐发白的天空,听着那云雀催人登程的歌声,两个恋恋不舍地互道再会。
  祸不单行,在罗密欧刚走后不久,朱丽叶那颗破碎的心还没有平复的时候,她父亲老凯普莱特强迫她嫁给亲王的亲戚帕里斯伯爵,好似在痛苦的天平上又加重了一个砝码。为了爱,为了忠于丈夫,朱丽叶急中生智巧骗家人来到教堂求得劳伦斯神父的帮助。这对恋人的救星劳伦斯神父又设巧计,给朱丽叶一瓶液汁,让她在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喝下去,这样人的脉搏就会暂时停止跳动,看起来就跟真死一样。这样第二天的婚礼就无法举行,等经过四十二小时后,人就会苏醒过来,到那时,罗密欧会得到通知赶往墓地与她团圆。
  朱丽叶回到家里,答应父亲嫁给帕里斯伯爵。夜幕降临,朱丽叶把奶妈等人打发走,拿出那瓶毒汁,思前想后,最后终于喝下去,躺在床上安然地睡着了。
  翌日,全家人为婚礼准备好了一切,才发现新娘朱丽叶已经死去。在一片悲哀声中把朱丽叶下葬到祖先的坟茔里。也就在同时,劳伦斯神父派人前往曼多亚告诉罗密欧真相,但送信人途中受阻,没能及时把信送到。而罗密欧的仆人已经把朱丽叶的死讯报告给他。罗密欧闻讯,顿时悲痛欲绝,买上毒药,即刻赶到朱丽叶墓地,准备以死殉情。当时,帕里斯伯爵也为刚刚失去新娘而伤心,正守候在朱丽叶的坟前,他看到前来的罗密欧,误以为他要盗墓。于是,两人格斗起来,帕里斯中剑倒下,罗密欧也欣然地喝下毒药,在和朱丽叶的一吻中死去。
  这时,在墓穴中熟睡的朱丽叶也已醒来。见此情景,朱丽叶毫不犹豫地吻着罗密欧嘴唇残留的毒液,并用罗密欧的匕首直刺自己的胸膛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迟到的劳伦斯神父对此也已无济于事。
  一对至死不渝的情侣就这样双双殉情而死。当劳伦斯神父把真相告诉大家的时候,老凯普莱特惭愧地握住老蒙太古的手,就这样罗密欧和朱丽叶以死的代价换取了两家的彻底言和。

  故事歌颂爱情的坚贞和美,鞭挞封建专制的残酷无情,成为许多艺术作品选用的题材。

二、音乐诠释

1、《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的这首序曲是在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下写作的,他们的好友卡希金曾记述说:有一次,当他们三人在山丘上散步时,巴拉基列夫提出,希望柴科夫斯基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题材写一部音乐作品,并提出具体的设想,认为乐曲可用奏鸣曲式写作,以描绘劳仑斯神父的引子作为开始,然后在快板中描述两大家族的冲突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忠实的爱情,最后以这对恋人自杀殉情作为结束。这个建议引起了柴科夫斯基很大的兴趣,立即动手写作,在一八六九年九月至十一月间完成,并取得成功。作曲家在创作这首序曲时,并不竭力追求莎士比亚这部悲剧的情节发展中全部重要段落,不打算在自己的作品里把它们完整地表达出来。他认为有对抗作用的两种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是这首序曲内容的基础:两个显贵家族之间的血海世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纯洁的、能战胜一切的爱情。
柴科夫斯基根据巴拉基列夫的建议,用奏鸣曲式写作这部幻想序曲,把两个明显地相反的音乐形象作为对比,安排在基本的篇章里。
  像许多古典一样,柴科夫斯基的这首作品是以一个缓慢的引子作为开始的,它建立在庄严的众赞歌气质的主题上。根据作曲家的构思,它是描述贤明的神父劳仑斯的主题。在引子快要结束时,逐渐增长的惊惶不安和令人痛苦的另一个主题同众赞歌主题相对置,为戏剧性的主部主题的出现作好了准备。接着出现象征生与死、爱情与仇恨相对比的呈示部,先一个刀光剑影的厮杀械斗的精确的快板段落,呈示出两个显贵家族间不可调和的仇视主题。这个主题具有强烈的冲动和慌乱不安的性质,它与柴科夫斯基其他音乐中的许多富有戏剧性的形象相近,如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正主题,这些形象描绘出紧张的冲突,令人痛苦的纷争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副部主题,由加弱音器的中提琴和英国管非常富有表情地奏出,它是以宽广自由的、仿佛永无止境的旋律发展为基础的,是一个优美的歌唱性抒情主题,与两个家族间致命的仇视主题形成对比。爱情主题的旋律是柴科夫斯基富有天才的抒情性的倾吐。这个旋律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把深刻的内心感受,对幸福的憧憬,对光辉的未来的希望,都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在爱情主题发展中,为了深化感情因素,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轻轻地奏出另一个旋律,像缠绵依恋的喁喁私语,增加了浪漫的气氛。
  序曲的发展部是建立在仇视主题和引子主题的发展上的,它有一种新的意义,就是主人公在通往幸福的的道路上,出现了阴暗不祥的阻力。在跟阴暗和残酷的现实斗争中,莎士比亚悲剧中年轻而纯洁的主人公都死亡了,然而光明的因素最后取得了胜利。在柴科夫斯基这首幻想序曲的结束部分——尾声中,重新可以听到那个作了一些改变的爱情主题,它仿佛在肯定地诉说,光辉的人道主义原则一定会战胜阻碍人们幸福的、阴暗的邪恶势力。在结束这首幻想序曲时,有一个悲剧性十分鲜明的后奏,它像是为前面的整个戏剧性的发展作出了一个总结。

2、《罗密欧与朱丽叶》——柏辽兹

  发现莎士比亚、发现《罗密欧与朱丽叶》、发现自己倾心相爱并终于成为他的妻子的女歌手哈里特•史密森,都是在1824年9月11日与15日这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晚上,发生在二十三岁的青年柏辽兹身上的。当他在《回忆录》中讲到这三件事时,他把它们称为\"我一生最重大的戏剧性事件。\"
  《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超出了他的火山般的热情所能接受的极限。六年以后,柏辽兹娶了他的朱丽叶--哈里特•史密森,而她成为一个争风吃醋、难以侍候的悍妇,最终柏辽兹爱上了杯中之物。但是,婚后五年,当柏辽兹着手写他的杰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他早期的浪漫主义狂热又重新激发起来。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会选段中最脍炙人口的三段是:
  一、爱情场面。这一乐章当然就是柏辽兹所说的他觉得歌词--即使是莎士比亚的歌词--会把他束缚住,因而他宁愿要器乐的挥洒自如的一段。这一度是柏辽兹所有作品中最受他钟爱的乐曲。
  二、《玛伯女王或梦精》。这是柏辽兹被语言所陶醉的一场,这些名词他最初听到时当然是莎士比亚的英语,然而随着他对原文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他对这些词句也就越来越喜爱。至于音乐无须再加别的解释(片段1 )。
  三、《罗密欧独自一人--他的悲伤--音乐会与舞会--凯普莱特家的盛典》。寂寞的情人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长吁短叹中出现。即使在其他乐器加入时,代表着罗密欧的还是小提琴,他的忧郁被仿佛来自远方盛典的声音、以及一个表现宾客们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转的生动旋律所打断。当朱丽叶在舞会上出现时,整个乐队静了下来。朱丽叶的形象也通过一个旋律来暗示,由双簧管独奏的优雅的、几乎是沉默寡言的乐句呈现,这是罗密欧第一次见到朱丽叶。在这最初的一瞬间,舞会的音乐简直不再存在了,因为与她那\"管叫火炬烧得更旺\"的美貌相比之下,任何东西都会黯然失色。
  罗密欧的狂喜被突然迸发的一阵辉煌舞蹈的音乐打断了,那是精力无比旺盛和光彩夺目的小节。在高潮处,朱丽叶再次出现。这时她的旋律由铜管闪亮的长音来表现,与宴饮中使人眼花缭乱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3、《罗密欧与朱丽叶》五幕歌剧。——古诺曲。巴比亚和米歇尔•卡雷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悲剧改编。 1867年4月27日初演于巴黎歌剧院。

  该剧在古诺笔下,莎士比亚的严肃悲剧作了抒情化的戏剧处理,旋律悦耳动听,格调优美高雅,富于情感的表现。虽然这种处理与同类题材的戏剧相比,在深刻的思想性表现上稍逊一筹,但抒情的特点却使它成为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歌剧中令人神往的是两段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二重唱:第四幕在朱丽叶卧室唱的《迷人的夜晚》,和第五幕在墓穴中唱的《啊,爱情》。


4、《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幕芭蕾舞剧。——编导:米•拉甫罗夫斯基。作曲:普罗科菲耶夫。

  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1940年1月首演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彼得堡)。该剧基本以莎士比亚原著为主要情节,将舞蹈与哑剧高度结合,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严谨而又多层次的结构,成为戏剧芭蕾的顶峰之作。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旋律优美,和声多彩,节奏丰富,配器精致,使舞剧音乐走到了崭新的高度。该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幽会、家族之间的格斗以及这对情人临终时的场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生动体现出莎氏原作的悲剧风格。该剧版本很多,其中由格里戈洛维奇编导、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79年演出的版本最为著名。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曾以不同版本先后上演过该剧。
  开始时这个舞剧的音乐还不为大家所理解,作曲家只得先后将其改编成两首管弦乐组曲、一套钢琴组曲,在音乐会上演出并受到欢迎。直到1940年这个舞剧才在列宁格勒上演成功,从此民为世界芭蕾舞台上的著名剧目。1944年作曲家又据此改编了第三首管弦乐曲。
  剧情与同名歌剧基本相同。它的音乐继承并发展了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的交响性原则,以特有的深刻抒情性和戏剧性著称于世。美妙动人、丰富多采的旋律与和声,复杂多样化的节奏以及雄宏壮阔、精致华丽的配器,把舞剧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时代高度。第一组曲共分七段:①民间舞,②场面,③情歌,④小步舞曲,⑤假面,⑥罗密欧与朱丽叶,⑦泰保尔之死。第二组曲也分七段:①蒙泰欧与凯普莱特,②少女朱丽叶,③劳伦斯神父,④舞曲,⑤罗密欧行前在朱丽叶家中,⑥安底列斯姑娘的舞蹈,⑦罗密欧在朱丽叶坟旁。第三组曲分六段:①罗密欧在喷泉旁,②晨舞,③朱丽叶,④奶娘,⑤晨歌,⑥朱丽叶之死。


三、绘画主题

Juliet——John William Waterhouse (British, 1849-1917)


Juliet and Her Nurse, 1863 ——Stanhope, John Roddam Spencer


Romeo and Juliet ——Sir Frank Dicksee (British, 1853-1928)


Romeo and Juliet——Benjamin West


The Death of Romeo and Juliet——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British, 1829-1896)


The Death of Romeo and Juliet


四、银屏再现






五、不尽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6 1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并恭喜疯聋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1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Gossudar于2005-11-16 10:22发表的:
问候并恭喜疯聋兄。

谢谢!以后还有很多需要麻烦Gossudar兄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2 03:45 , Processed in 0.3136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