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04|回复: 2

[【原创】] 三国时的乱伦风:孙权蛇蝎女儿全公主淫乱后宫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8 14: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公主,即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大家可不要把这位公主“孙鲁班”与工匠“鲁班”混淆。更何况历史上的巧匠鲁班,本名也并非“鲁班”,而是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常被称做“鲁般”,般班通用,最后才会变成“鲁班”的。——虽然青史留名,留下的名却与自己的真名一个字也合不上,实在是公输般先生的人生一大憾事。

  孙权年青的时候,娶了淮阴美女、后来丞相步骘的同族步氏为妻。步氏虽然不是他的结发妻子,但是他和步氏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对她千依百顺。然而步氏没有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鲁班与鲁育。因此,当孙权建立吴国正式称帝的时候,群臣都反对立步氏为皇后,认为她一非元配二无子嗣,要孙权立长子孙登的母亲徐氏为后。孙权拗不过满朝文武,就干脆不立皇后了。

  虽然没有正式当上皇后,东吴皇宫里所有的人、包括孙权本人在内,却一直以“皇后”称呼步氏,亲属们递奏章的时候,也都以“中宫”代称。步氏性情温驯,不骄不妒,宫中人都十分推崇她的品德。

  十年后的公元二三八年,年近五旬的步氏去世了,孙权伤心欲绝,群臣终于识相地联名上书,请求追封步氏为皇后。于是孙权了却心愿,以皇后的礼仪为步氏举殡,追封她为皇后。发下了一道情真意切的诏书,追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坚持立步氏为后的心意。“惟赤乌元年闰月戊子,皇帝曰:呜呼皇后,惟后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与朕均劳。内教修整,礼义不愆。宽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悬望,远近归心。朕以世难未夷,大统未一,缘后雅志,每怀谦损。是以于时未授名号,亦必谓后降年有永,永与朕躬对扬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显,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愍悼之至,痛于厥心。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雍)奉策授号,配食先后。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呜呼哀哉!”

  周瑜(一七五——二一〇),字公瑾,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门第清高,曾祖父和祖父在汉朝都任高官,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与小说家笔下不同的是,真实的周瑜英俊挺拨,风度不凡,而且从小志向远大,好学有德,胸襟开阔。他还富于浪漫气质,琴艺不凡,即使喝醉了酒,都能听出曲调中微小的失误,不过他脾气很好,从不指责乐人的失误,至多回头看一眼而已。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吴国的名臣程普向人形容说:“与公瑾交往,就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中便醉了。”就连想挑拨吴国君臣关系的刘备,都不得不如此向孙权下药:“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小说家居然能说周瑜气量狭小,最后教人活活气死,真是扯得没了边儿。

  早在孙权之父孙坚出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家就曾经住在周瑜家的宅院里,两家互通有无,关系亲密无间。孙坚的长子孙策仅比周瑜大一个月,两人遂成知己,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孙策四处征战的时候,周瑜总是和他在一起。

  公元一九八年,二十三岁的孙策和周瑜带兵攻下安徽皖城。城中乔公将自己的一双女儿献给孙策。这对姐妹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二乔”。孙策看大乔小乔貌美温良,立即想到了周瑜。于是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兄弟俩成了连襟,姐妹俩成了妯娌。才子佳人,天生佳偶啊。

  公元二〇〇年,二十五岁的孙策早逝,将权力交到弟弟孙权手中。当时孙权尚未树立威信,很多老臣心中不服。在这关键的时候,周瑜全力支持孙权,奉之为君上,礼节周全谨慎,其它的人便都不敢轻举妄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0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到底想说什么?真是文不对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10: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3 10:14 , Processed in 0.3390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