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yngwie

[【其它】] (转帖)台湾的N个细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15: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google一下?不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8 15: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发现关键词不大好选。怎么狗都是乱七八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8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你真是的!那哪里会是真那样呀??
车车贼精,泓泓粗心,
所谓“天妇罗”上面CHA师傅已经注出了。。。。
我也就一问,
车车爱吃同偶,
故而有此一问。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容易就是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www.jpcook.com/yswhtfl.htm
反正中日两国的相似东东,实际上差距很大的,至少前者的里面会存留很多油。。。
有研究说日本人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了天妇罗的灵感,然后将它发展称为深受喜爱的日本特有的食物,也是此类文化传播者的成功典范。据说生病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非常喜欢这种新的烹制方法,以至于自己经常大量食用这种食物,并且因此而死。

许多年后,烹饪技术已经得到了高度改进。不仅奶油面糊中的面粉和水的比例很重要,它们混合的程度也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油的类型和温度、原料的切法以及炸制的精确时间。食用的时机非常重要,最好是到较好的天妇罗餐馆坐在柜台处,这样可以立即食用。

天妇罗的常用原料有海鲜(如虾、白鱼和鱿鱼)和蔬菜(如茄子、甘薯和紫苏叶)。所有的食物都应略微蘸一下清淡的鱼汤和酱油(里面加有搓碎的萝卜和姜)。较好的天妇罗应是明亮、酥脆、多汁,且几乎没有油腻感。方法就是使奶油面糊尽可能的薄以至于几乎看不到,并且使用最新鲜的切好的原料,这样可以快速烹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6: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怎麼大家多只對台灣吃的東西有興趣呢!偶們實在應該好好檢討了,哈哈。無意間看到的帖子,隨意點評一下,想不到因此得到不少朋友的評分,雖然這些東東不能真拿去買蚵仔煎、鳯梨酥吃,心中也覺快意。想到韋君宜《思痛錄》裡的一段記載:
我記得有一次挖土…詩人陳邇冬也是屬於無多少勞動習慣的。這時他卻一鏟一堆,一鏟一堆,一連許多鏟,頭上流著汗。我輕輕無意地說了一句:「陳邇冬今天幹得不錯啊。」只見他臉上突現不好意思的謙虛之狀,擦了一把汗,像小孩得到大人獎勵似的說:「不過…不過還是有點疲勞啊!」其實,我並未想到這句話在這時給他以安慰,我們中國知識份子是多麼得到安慰和滿足啊!而所給卻如此吝嗇…

哈哈,這種文字應該不算敏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8 16: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Y兄下班了吗?还要开车70分钟,哦!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前二十分鐘。 剛才去聽了周啟榮教授的演講:印刷、科舉與經學:從四書注看清代經學的轉折。挺有趣的!有空再報告一下聽講內容及自己的感想。

周教授在演講時,把題目口頭修正為:「商業出版、科舉與經學:從四書注看清代經學的轉折」。大意為目前對清代考證學興起原因的解釋模式可約略分為二種:一個將其視為對晚明學術思想的反動;其次,則強調清代考證學興起內在理路,即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八十年代末期,學者亦注意到禮教思想與禮學研究對推助清代考證學發展的重要性。周教授自己也有這方面的著作,即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Classics , eth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本次的主題在於探討清初朱子學的轉型,周教授認為這是清代學術史研究中較不受重視的領域。其探討切入的角度在清初學者對於朱子《四書集注》,透過科舉考試八股文的評點,商業印刷的大量流通,所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如呂留良、陸瓏其等人的貢獻。這些社會文化史的面相,一般學術思想方面的研究較少注意及涉及。周教授新著Publishing, Power,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也是這方面的相關研究。

誠如周教授在演講中所強調的,學術思想發展過程中,可能成為轉型的重大影響因素,不應是單一的,不能純由哲學思想層面思考,而忽略社會文化的因素。這個提示是重要的!不過,自己的疑問在於,其影響層面的深淺,其次,在於一般科考出身的士子,與主導學術思想發展的精英階層,其相互之間的互動與影響如何!可能自己還是想得到一個關鍵性解釋清代學術思想轉型的因素吧,汗!因為若由周教授的意見出發,清初學者重視朱子學的內容之一,多集中於古禮與具體禮制改革的研究,然而這種轉變,即如何由理氣心性等形上問題轉而為經史實學的研究,其中因素,可能無法由其研究的角度來完全解釋或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9 09: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洋人田浩算是这一代中国学研究中较好的国文者啦,还有一个戴仁柱现在在港教书,也不错。
劉、林二先生能坐下去,完全是给面子,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9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国际儒联开会的时候还见过田浩先生,一个大个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11:09 , Processed in 0.37632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