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梁中汉

[【辩证轩】] 语文课简记(高中第三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 06: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梁中汉于2008-10-01 08:35发表的 :
          fenglong88 兄的设计比较大气,最后落在写作(写景)上,与我的设计有相同的地方。你印发的材料比较多,这是个很好的作法,我这里没有这个(与费用有关,与懒惰有关),也没有多媒体。
.......


这些材料都是新教材课本上文章的片段,为了最大限度使用课本,没有向课外借用材料。我觉得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充分挖掘课本所具有的内容,还是有文章可做的。

hzyuan兄的思路是在鉴赏上,其实鉴赏也是要有规律的。对于学生而言,鉴赏是需要的,实际的应用技巧也是需要的。

至于病句不用挑剔作者,独特的表达自然要涉及一些语言的上的变化,每个作家都会有一些尝试,更何况文成法立,这也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一部分。只要能引导学生认识规范和独特的关系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 07: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以前读《古都的秋》时没感到这两句有什么问题,当梁兄将其拈出时,问题也就形成了。既然是问题,而且我们也没什么理由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必须给予解答。昨天当同事也说当时人写的东西病句挺多的时候,我以为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放下电话时,我突然想到从语感上说,第一个句子无论改为哪种,读起来都不顺口,而且失去韵味;梁兄也提出:我在课堂上直接叫学生改为“饱尝一下”和“已有十余年了”,但感觉味道有点不一样了。那么,实际上,梁兄所提出是否病句的问题已经开始向另一个问题转化:为什么在某种情况下,有语病反而比没语病好?这恐怕已经不能用benchren兄的“当时现代汉语规范尚在形成中,有些‘病句’可以理解”来解释了。还是shami兄说得好:“从局部看,他的表达不符合我们认为的‘标准’,但从整体看,他的表达却非常有韵味,很好地实现了自己情感的表达”。但如果我是一个学生的话,我肯定会再接着问:那么,韵味又在哪里呢?恐怕我们还是得继续回答下去。
我前贴的说法需要些修正和补充。这首先是我所说的“当作者为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是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甚至是不惜打破语法规则”,这无疑是很不周密的,而且在表述上给人造成一种故意去打破的印象,虽然我们知道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在更多情况下,是情感自身的力量很自然地冲破了语言规则的束缚,从而使自身获得了更好的、充分的表达。当我们在大喜或大怒大悲时,是很容易发生这事的。其次是关于“一阵秋雨一阵凉”,“阵”字本身的读音就硬朗,两个阵字的呼应,使得整句挺起有劲,显然是不合于该段的情境。
女儿已经能在学步车里到处乱跑,一大早闯进来把我吵醒,在我写上面这些东西时,她在旁边不断发出怪叫,把能碰到的东西通通扒拉到地下,害得我思路不时被打断,写的断断续续的。打扰别人不是件好事,而我却被女儿打扰得满心欢喜。这大约也是“在某种情况下,有语病反而比没语病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饱尝一下确实有语病,如果只是孤立地看这个问题的话,饱尝一回应该好些。我刚才用梁兄的话来做例证因此不大准确,不过我的观点没变。
fenglong88 兄的说法很好,尤其是只要能引导学生认识规范和独特的关系就行,这句话在表述上显得很轻松,但仔细体味下来,就知道其实要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做教师有时觉得真的挺累。
我的思路确实是在鉴赏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当然也不会反对鉴赏要有规律,只不过感觉fenglong88 兄有些过于重规律,所以就着重点明了意象罗列法的弊端。但我却忽视了兄上的是有着具体教学目标的写作指导课,如果大谈什么虚词之类的,无疑是不合宜的,思维惯性确实挺可怕的,会令人对好些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兄的话很含蓄,但确实一针见血,这是我在带实习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不过我并不认为鉴赏和实际应用技巧可以截然两分,如何读和如何写本身是相互促进的。引导学生读的更好不正是他们写的更好的前提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8: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hzyuan于2008-10-01 15:26发表的 :
饱尝一下确实不如饱尝一尝,一是饱尝尝均发音响亮,能很好地表达出饱满度,换了下字,则一和下发音明显弱化,不利于情感的表达。二是饱尝一尝为仄平仄平,发音上顿挫有力,饱尝一下则为仄平平仄,两平声连用,过于舒缓.文中类似但相反的例子还有"一层秋雨一层凉",为什么不能用"一阵秋雨一阵凉"呢?因为前一句的平仄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两次两平声连用,中间所隔以的两仄声,又均发音细弱,整句读起来既抑扬又柔缓,很能体现整段的情境.如用后句,则变成"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的切换过快,读起来力量感过强,反而不好。所以就饱尝一尝而言,当作者为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是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甚至是不惜打破语法规则.这正如我们教学生如何朗诵时,有时是不惜破音和破读的。
至于将近十余年我觉得可能是口语的影响,因为我们平时说话时会很自然的说我有将近十来天没见到他了之类,这样说反而更显自然和亲切。
     以平仄来作语言分析,以语感来体会,落到情感的表达,很好的解释。88兄的规范与特色一说也可以对学生作好交代。问题也来了:
   规范与特色(不守常规)要如何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fenglong88于2008-10-02 06:28发表的 :
这些材料都是新教材课本上文章的片段,为了最大限度使用课本,没有向课外借用材料。我觉得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充分挖掘课本所具有的内容,还是有文章可做的。
hzyuan兄的思路是在鉴赏上,其实鉴赏也是要有规律的。对于学生而言,鉴赏是需要的,实际的应用技巧也是需要的。
.......
   新教材还是值得期待的,不知道还有没有《语文读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 2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梁中汉于2008-10-02 18:53发表的 :

       规范与特色(不守常规)要如何界定?
问的好!我刚也想到这个问题,我也期待着88兄的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hzyuan于2008-10-02 07:45发表的 :
其实以前读《古都的秋》时没感到这两句有什么问题,当梁兄将其拈出时,问题也就形成了。既然是问题,而且我们也没什么理由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必须给予解答。昨天当同事也说当时人写的东西病句挺多的时候,我以为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放下电话时,我突然想到从语感上说,第一个句子无论改为哪种,读起来都不顺口,而且失去韵味;梁兄也提出:我在课堂上直接叫学生改为“饱尝一下”和“已有十余年了”,但感觉味道有点不一样了。那么,实际上,梁兄所提出是否病句的问题已经开始向另一个问题转化:为什么在某种情况下,有语病反而比没语病好?这恐怕已经不能用benchren兄的“当时现代汉语规范尚在形成中,有些‘病句’可以理解”来解释了。还是shami兄说得好:“从局部看,他的表达不符合我们认为的‘标准’,但从整体看,他的表达却非常有韵味,很好地实现了自己情感的表达”。但如果我是一个学生的话,我肯定会再接着问:那么,韵味又在哪里呢?恐怕我们还是得继续回答下去。
我前贴的说法需要些修正和补充。这首先是我所说的“当作者为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是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甚至是不惜打破语法规则”,这无疑是很不周密的,而且在表述上给人造成一种故意去打破的印象,虽然我们知道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在更多情况下,是情感自身的力量很自然地冲破了语言规则的束缚,从而使自身获得了更好的、充分的表达。当我们在大喜或大怒大悲时,是很容易发生这事的。其次是关于“一阵秋雨一阵凉”,“阵”字本身的读音就硬朗,两个阵字的呼应,使得整句挺起有劲,显然是不合于该段的情境。
女儿已经能在学步车里到处乱跑,一大早闯进来把我吵醒,在我写上面这些东西时,她在旁边不断发出怪叫,把能碰到的东西通通扒拉到地下,害得我思路不时被打断,写的断断续续的。打扰别人不是件好事,而我却被女儿打扰得满心欢喜。这大约也是“在某种情况下,有语病反而比没语病好”吧?

修辞立其诚,这似乎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了,修辞有时会临时打破语法规则,比如通感、比如词的活用。

抛砖是为了引更多的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06: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梁中汉于2008-10-02 18:56发表的 :

   新教材还是值得期待的,不知道还有没有《语文读本》?


先回答这个问题。新教材的亮点其实是在选修教材上,基础教材的五本书有些篇目有变动,但总体上变化不大。但由于属于教师自主开设的选修课程名存实亡,很多选修教材变成必选教材,从而使得选修课也成了必修。至于配套的《读本》应该有,但我们学校没有给学生定,因为涉及到书费的问题。梁兄使用的这套应该是人教材的实验教材,这套教材其实很不错,配套的读本我自己留了一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06: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梁中汉于2008-10-02 18:53发表的 :

     88兄的规范与特色一说也可以对学生作好交代。问题也来了:
  规范与特色(不守常规)要如何界定?


关于规范与特色,其实不需要界定,从我的理解来说,规范其实也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色,而贴合个人性情的自由表达是另一种。从语言的多变性和个人的差异性看,每一人的表达都是不同的(不守常规)——这是一般情况,而规范的表达反而是特殊的情况。如果必须要区分的话,可以从文体入手(要求是严谨的,还是自由的),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区分(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也可以从创作者目的来看(是以与他人交流为主,还是以个人才情展示为主)……感觉应该还有可以适用的情况,目前只想到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09: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当88兄说规范和独特时,已经出现问题;独特和打破或不守常规并不是一回事,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根本就不相关。换句话说,独特未必由于打破或不守,如我们说,88兄的表达一向很严谨,这是他的独特之处。同样,打破或不守也未必造成独特,如我们说,看来88兄这两天很忙,在表述上有些不大严谨了。(当然,我们可以说88兄这两天很独特啊,或说很有特色啊。但是,这样说的时候明显就有种讽刺或戏谑的意味。这种讽刺意味的造成的原因就在于独特或特色本身的使用规范被打破了。)其次,当我们用独特或打破来指同一现象时,两者也不完全是等同的。打破或不守常规更偏重于行为本身而言,独特则偏重于指行为的效果。
当我们在平时不需要太严谨地说话时,或独特和打破还不成为所谈论问题的中心时,自然不必就此过于讲究,因为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对方的具体所指。但当梁兄把该问题自身上升为中心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升的过程中,用词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将独特置换为特色。)规范与打破或不守的问题已经被改换了方向,由此可能会造成论述上的混乱。(梁兄昨天提出这个问题时,弟感觉到其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很难理清自己的思路,因为独特和打破确实混融在一起,这使得在思考过程中,我自己的思路不断地被搅乱。要理清思路的一个办法就是竖一个靶子去打。所以弟昨天的摇旗呐喊实际上是用梁兄的问题来做套子,很不厚道,还请88兄恕罪则个。)
但88兄的前半段话
引用第28楼fenglong88于2008-10-03 06:51发表的 :


关于规范与特色,其实不需要界定,从我的理解来说,规范其实也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色,而贴合个人性情的自由表达是另一种。从语言的多变性和个人的差异性看,每一人的表达都是不同的(不守常规)——这是一般情况,而规范的表达反而是特殊的情况。
答得实在是太精彩了,88兄实际上是指出了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规范。从这个角度说,任何的表达都是不守规范(当然,88兄又再次模糊了规范和常规)。这就意味着,当弟以为自己发现别人的漏洞时,却没想到自己的尾巴已然高高竖起:到底何为规范?我们要在何种层面上理解和使用规范一词?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进而思考打破和打破、不守,以及再进一步去思考独特和打破、不守的关系。本想借此理清自己的思路,结果是变得更为复杂、混乱,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不过88兄的后半段话却未免含糊,
引用第28楼fenglong88于2008-10-03 06:51发表的 :


如果必须要区分的话,可以从文体入手(要求是严谨的,还是自由的),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区分(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也可以从创作者目的来看(是以与他人交流为主,还是以个人才情展示为主)……感觉应该还有可以适用的情况,目前只想到这些。
说实在的,弟都没看懂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88兄一向清晰严谨的风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6: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88兄实际上是指出了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规范。从这个角度说,任何的表达都是不守规范(当然,88兄又再次模糊了规范和常规)。这就意味着,当弟以为自己发现别人的漏洞时,却没想到自己的尾巴已然高高竖起:到底何为规范?我们要在何种层面上理解和使用规范一词?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进而思考打破和打破、不守,以及再进一步去思考独特和打破、不守的关系。本想借此理清自己的思路,结果是变得更为复杂、混乱,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过88兄的后半段话却未免含糊,


引用第28楼fenglong88于2008-10-03 06:51发表的 : 如果必须要区分的话,可以从文体入手(要求是严谨的,还是自由的),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区分(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也可以从创作者目的来看(是以与他人交流为主,还是以个人才情展示为主)……感觉应该还有可以适用的情况,目前只想到这些。

说实在的,弟都没看懂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88兄一向清晰严谨的风格啊。
--------------------------------------------------------------------------------


既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规范,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任何的表达都是要守一定规范的。这就是不绝对的结果,所以一切规范与特色都是要从作者的创作目的、读者的接受能力,文体的自身要求的具体事实出发,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能是一事一议,一件一议,适时、适地、适情、适境、适人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6: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兄说的“独特未必由于打破或不守”的逻辑区分问题,可以回到那个“病句”上去看。独特有时就是由于打破和不守才产生的。离开了具体的句子,理论思考总是要求自恰而全面的,但不会有一个全面适应理论的句子等我们去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6: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了一大觉起来,感觉脑子清楚些了。其实梁兄提出和88兄回答这个问题时,一直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进行的,倒是我自己把这问题复杂化了,真可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如果能将之表述为规范和由打破或不合(前面我都用不守,不准确,好象不合好些)规范所造成的特点,应该是更周密些。
88兄的后半段话确实没说清楚,大概是行文比较匆促。不过刚才的回贴就清楚了,所谓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按我的理解,也就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标准了。
梁兄在和学生说的时候其实只需指出郁确实不合(我想郁应该不是有意地去打破)我们现在的规范,这种语病在当时现代汉语规范还在形成时是常有的,不过这种不合却造成了特殊的韵味,类似的现象比如说还有什么什么之类的。那么学生大约也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抽象到规范和特色的层面进行理论阐述,说不定反而会搞不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7: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fenglong88于2008-10-03 16:24发表的 :
至于兄说的“独特未必由于打破或不守”的逻辑区分问题,可以回到那个“病句”上去看。独特有时就是由于打破和不守才产生的。离开了具体的句子,理论思考总是要求自恰而全面的,但不会有一个全面适应理论的句子等我们去分析。
呵呵,这样说可就是兄没懂我的意思了。其实我所说的“独特未必由于打破或不守”的前提就是“独特有时就是由于打破和不守才产生的”,所以我的意思也就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只不过当我看到梁兄说的“规范与特色(不守常规)要如何界定?”感觉到这说法有些不妥,也就是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所以才提出了“独特未必由于打破或不守”。我想这是因为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清楚,而且我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语境而往另一话题上引申,却又未加以适当的说明,所以才引起了兄的误会了。
这正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8: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想明白了,其实梁兄的问题里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怎样的不合才是特色.怪不得总觉得里面有某种东西,但一下子又说不清楚,认为这问题不妥后还是有这种感觉。
不过弟要先行告退了,大脑老是处于兴奋实在是很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2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两位仁兄的启发,小弟抛砖引玉:
规范,是语言常规,约定俗成,是符合语法的。合规范的叫常句,不合规范的叫病句。
某个“病句”,在某种情况之下,因其传情达意的独特性,获得了超越“常句”的表达效果;这时,这个“病句”不再是病句,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暂且称这种句子为“独特句”。
“独特句”是非常规的,是个人化的,是特定语境的“一时”表达方式。
“独特句”恐怕在抒情性文体或语境较适宜,在说明性文体或语境则不太适宜。
  回到例句,类似“饱尝一尝”与“将近十余年”何种情况是“独特句”而不是病句?何种情况是病句而不是“独特句”?
  或者说,“病句”获得“独特句”的资格需要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梁中汉于2008-10-03 21:16发表的 :
受两位仁兄的启发,小弟抛砖引玉:
规范,是语言常规,约定俗成,是符合语法的。合规范的叫常句,不合规范的叫病句。
某个“病句”,在某种情况之下,因其传情达意的独特性,获得了超越“常句”的表达效果;这时,这个“病句”不再是病句,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暂且称这种句子为“独特句”。
“独特句”是非常规的,是个人化的,是特定语境的“一时”表达方式。
“独特句”恐怕在抒情性文体或语境较适宜,在说明性文体或语境则不太适宜。
.......


规范是为了方便交流,如果不设范围,交流起来会很困难。但语言现象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属于规范的只是一小部分,所以病句的判断应该看这个句子是否表达清楚明确。至于遣词造句方面的要求就是梁兄所说的传情达意,所以不妨看整句在这方面是否清楚明确,如果没有问题,字词的使用不要过于苛求前人不对应于后人的标准。

关于“病句”获得“独特句”的标准。其实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只有相应的法则,如果扯到理论层面上恐怕要和西方的“隐喻”、“诗意”、“默会知识”之类的内容扯上关系,那样就会拎不清了。也就更难给学生讲明白了。我个人认为,只要守着“一个句子是否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意图”这一原则,就能判断“病句”是否有资格称为“独特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士塔》教学简记
时间:2008.10.07

    我的导语由国庆假日开始:“大家国庆节过得怎么样?到什么地方旅游没有?旅游过的举举手。” 学生大多说“过得还好”,但只有四人举手表示外出旅游。
   我接着说:“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没有外出旅游。你们为什么不去旅游呢?” 学生纷纷说:“没有钱。”
   我说:“我问个问题,如果你有钱,国庆节最想去哪里呢?”学生一下子说兴奋起来,有的说到北京看鸟巢,有的说到九寨沟,等等。我说:“如果我有钱,我最想去的是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大家知道我为什么想去敦煌莫高窟吗?”
   “想看道士塔啰。”有学生马上和课文《道士塔》联系起来。
   我说:“道士塔肯定得看,但主要还是看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地处沙漠戈壁,有一种神秘感。但可惜,莫高窟原来的珍贵文物五万多件,现在大部分收藏在国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与一个人有直接的关系,这个人是?”
   “王道士!”学生齐说。但也有几个男生没有反应,显然他们没有预习课文,尽管昨天我强调课文比较长,要预习。
   我说:“昨天预习的时候,好像布置了一个任务,是什么任务了?”
   几个学生说:“画出各部分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但从学生的反应,可以肯定,有部分学生没有做。
   我说:“已经画出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还没有画出的同学快速的找一下。”我走到学生中巡看。我补充说:“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可以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画的是否一样。思考一下,画出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个别忘记预习的同学,抓紧时间阅读课文,尽量看完第一第二部分,以后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许多学生不习惯与同学交流,我不断巡视,不断督促他们主动交流,巡视两圈后,大部分学生参与到交流中,不时小声讨论。
   不久,讨论声渐渐停下来了。我说:“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画的是哪些句子?”
  蔡潘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我说:“这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在63页,大家看到没有?”同学们说:“看到了。”
    我问:“这些句子,作者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党泥马上接口说说:“悲痛。”
  我说:“你从哪里看出伤心来?”她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悲剧肯定感到悲痛。还有‘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伤口在滴血也是悲痛。”
  我对全体同学说:“大家同意她的看法吗?”学生齐说:“同意。”但有几个男生心不在焉,见我看他们,他们也拿起课本来看。
  我问:“我也同意她的看法。但是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悲痛?”学生纷纷说:“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我追问:“这个民族悲剧具体指什么事情,这指代什么?从第一部分找找看,是那些句子。”学生看书,一会有人说:“这个悲剧指‘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在第四自然段中间。”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说:“正是王道士看守莫高窟,盗卖敦煌文献,直接造成了国宝流失。作者对王道士是什么态度?”
  学生答:“愤怒。第五自然段有一句‘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我说:“因为对王道士的愤怒,所以作者以鄙视和贬斥的笔墨来写王道士。我们一起读4、5段,体会作者的褒贬之情。”
  学生齐读4、5段:“我见过他的照片......连我们也觉得无聊。”
  我说:“王道士除了盗卖文物,在他把持莫高窟的时候还做了什么事情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最强烈的表现了作者感情的是哪些句子?大家画的是哪些句子。”许多学生说:“最后一段。”
  我说:“老师朗读一下这一段,大家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我用舒缓而沉重的语气朗读。
  朗读后,我问学生:“这是在写王道士做什么事情后写的?”几个学生说:“用刷把刷白壁画,用铁锤打碎塑雕捏了几个天师和灵官。”
  我问:“余秋雨怎么知道王道士做这些事情?” 李秀说:“他看其他书,翻资料。”
  我说:“除了查资料,还有其他可能吗?”黄立说:“旅游看到几个洞窟的壁画被用石灰粉刷成一片白色了,就猜测是王道士干的。看到有几个用泥巴捏的天师和灵官的塑像,就猜测是王道士请人干的。书上不一定有记载。”
  我表扬了黄立,说:“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读余秋雨的叙述有什么感觉?”
  有一学生说:“很具体生动,好像作者看到当时王道士做事一样。”有一学生说:“连王道士心里想什么作者都很清楚。”
  我说:“这可能吗?(学生:不可能)余秋雨是用什么方法便不可能为可能?”学生说:“想像。”我说:“大家已经体会到了余秋雨写人文历史所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那就是对简要的史料进行想像,想像就是合理的虚构和还原细节,作者在想像中似乎变成了历史现场的目击者,还可以在想像中穿越时空与王道士对话。一个叫韩石山的作家对余秋雨的写法提出批评,认为不应该虚构。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讨论。”学生们讨论,意见不一。
  我看讨论得差不多,就说:“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钱钟书在《管锥篇》认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也可以适当想像虚构,但这种虚构不同于小说虚构的事件和人物。《史记》等史书也有想像的成分。余秋雨的这种写法后来被许多人模仿,高考高分作文有许多也是余秋雨的笔法。”
  我说:“余秋雨是以什么样的语气来描写王道士。我请个同学朗读一下第三段。”我叫了曾燕朗读。读后,我说:“曾燕的语气太平和了,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杨珊珊说:“悲伤。”有的说“气愤”,我说:“大家看看这几句。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这可以看出余秋雨是带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写的。”
  学生说“瞧不起”,“鄙视”,“嘲笑”,“讽刺”。我做了肯定。
  这其中,黄立和曾燕说:“余秋雨看不起农民。”我故意问:“怎么说他看不起农民呢?”学生说:“他把农民当作愚昧无知、落后低贱的象征。用农民类比王道士,说明农民还不如王道士。”
  我说:“确实,这里流露了余秋雨对农民的身份歧视,流露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缺乏一种平等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余秋雨自称人文学者尚且如此,可见中国文人的素质和修养。正是这种深层心理,使他以观看者的把玩态度来写王道士的破坏行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阴暗心理。”学生们静静的听。
  突然有人说:“我们不读这段了。”许多学生大声附和。他们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女。
  我说:“不读就不读了吧。但我们要学习一下这种写法。就是对简要的史料进行想像,合理的虚构和还原细节,在想像中设想自己是历史现场的目击者,可以在想像中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我们先来看《与名师对话》64、65页,读读《诗仙的路》和《李白的泪水》”
  这时已经是第二节课, 我和学生阅读和分析这两篇高考作文,然后要求学生以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素材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学生说“不读这段了”,我顺从了他们,转入了模仿写作训练,这样处理不知道合不合适。我也有点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10: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梁中汉于2008-10-11 11:52发表的 :
当学生说“不读这段了”,我顺从了他们,转入了模仿写作训练,这样处理不知道合不合适。我也有点疑惑。


这样做我觉得是可以的。也可以就学生的前面的看法对文本质疑和批评,甚至引伸一下让学生去发掘余的其他文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让学生保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评态度,也是重要的一个内容。不过要注意,一定让学生讲清依据,养成不轻易下判断的习惯。


关于课堂的东西,我在二月份开始作了一些,只是没有坚持下来。回头贴出来,与各位仁兄交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3 18:40 , Processed in 0.3810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