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79|回复: 3

[【其它】] 骨气与欲望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5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高山流水会知音  

  


??四十年前,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振臂高呼: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此声洪亮铿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做了一个通俗的解释。然而,骨气之于欲望,似乎是一对天敌,密不可分。人食五谷杂粮,当然会有七情六欲,有各种欲望。这个道理如同人在炎热的天气里去纳凉,在饥饿的时候要吃饭一样简单而无可避免。当欲望需要与气节发生冲突时,就要作出痛苦的选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了。所以,骨气与欲望实在是矛盾的统一。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禁欲主义在什么时候都是行不通的。基于永不满足的天性,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欲望之于人的诱惑实在太大。凭心而论,没有任何人会甘于贫困,追求富贵在当前的社会里也是一种光荣。然而,如果不能摆正心态,刻意追求,甚至不择手段丧失气节,作出没有骨气的事来,往往令人唾骂,甚至遗臭历史。
??陈世美被皇帝女儿所看中,为了得到此等至高无上的荣耀,陈世美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糠糟之妻秦香莲及膝下子女,擢升为御前附马。后来,秦香莲携儿带女进京寻夫,陈世美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不仅拒不相认,反而派人追杀,以绝后患。这起灭绝人性的案子,终被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审判清楚,把陈世美送上断头台。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有一位武艺盖世、英俊勇猛的虎将叫吕布,其天资极佳。但吕布这个人没有忍受困难的志气,在实惠的诱惑面前,摇摆不定,最终因反复无常的卑鄙人格而被曹操刘备联军所杀。倘若吕布正确发挥自己的天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也许会建立一番功业。其经验教训,世人应引以为诫。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屈服于金人的淫威利诱,不顾民族利益而卖国的丑恶行径千百年来一直遭人唾弃,而且必将遗臭万年。
??有没有在富贵面前不动心的人呢?三国时代,曹操为了笼络英勇善战的关羽,给其名马、重金、美女、高官,但这人最重忠义,不为富贵所动;他“封金挂印”,身在曹营心在汉。其最终“千里走单骑”,寻找回归刘皇叔的义举留传为千古佳话,他的行为成为无数忠义之士效仿的榜样。蔡文姬虽为一弱女子,却能留胡十八载之久而终归汉。中英鸦片战争时期,腐朽透顶的满清政府被西洋人打得连魂都差点掉了,正当洋人趾高气扬,到处横行霸道时,却被广州三元里平民百姓迎头痛击,抱头鼠窜,跪地求饶,最后求救于清廷,才免遭灭顶之灾。
??如此鲜明的对比,铁的事实昭示我们:精神昂扬的欲望胜于生理物质的追求。无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实现的吃苦精神,还不足以证明是真正有气节的。追求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实为大骨气。太史公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在受了宫刑的残酷打击下,忍羞含辱,呕心沥血,以锲而不舍的吃苦精神和惊人的毅力花了19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辉映千秋的巨著。我们不能说司马迁是苟且偷生,而应该钦佩他这种面对命运而不倒下,不计个人得失,面对困难迎头而上的真正的大丈夫气概。相反,我们应该批判西楚霸王项羽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心态自刎乌江的懦夫之举。项羽的自刎,绝非保全气节的英雄本色,而是自感江郎才尽,不愿坚持战斗的消极懒情思想。陆游为国谋光复中原而征战疆场一生,垂危之际不忘“示儿”:“家祭勿忘告乃翁”。明末抗清义士顾炎武抗清失败,隐居山林,心犹不甘。广搜天下地形民情,著书立说,以观天下欲一旦有变,便赴身光复汉室。他以国家为己任,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心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袖孙中山先生,为“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奔走呼号。历经艰难险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奋起,最终成功地领导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在后来的讨袁战争、护法战争中,他继续战斗,直至他生命结束的前夕,应革命政变成功的冯玉祥将军之邀上北京,准备总理国政。可他英年早逝,临危之际仍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留下:“革命尚未成功,诸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孙中山先生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不仅体现了他图谋建立民富国强统一的新中国的远大志向,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图强。伟人的事迹,显示了立志追求理想实现的崇高民族气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生的欲望与死的骨气选择,是一个绝对大是大非的问题。对于大规模的不可避免的集体死亡,一般人们无法做出选择。最难做出选择的是非正常个体死亡:如作战被俘、犯法受刑、舍己救人、遭人暗算等能亲身体验生死含义的考验。人身上自然属性的本能是避害趋利,苟且偷生。为了活下来,在战斗中临阵逃脱,屠刀面前变节自首,甚至于卖友求荣。客观地讲,保持气节,就是维护个人尊严,保护民族利益的一种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高尚行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大多数具有精忠报国的思想意识,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是淳朴高尚的,其社会风气是积极向上的,整个国民精神就有一股强大的进取力量,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相反,要是一个社会的主要成员们,背主弃信,不务实际,沉溺于虚伪腐朽之中;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困难当头,人人只顾自身家小,贪生怕死,那么,这个民族的命运必将走向灭亡。我们伟大民族的灿烂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批为捍卫中华传统而坚贞不屈,与敌血战到底的仁人志士。他们的高风亮节、英勇行为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古人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西汉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苏武使节团中有人谋害匈奴贵族事败泄漏,匈奴趁机威胁苏武,但苏武不为淫威所屈,理直气壮、声明大义,维护了汉朝的威仪声誉。正因为如此,匈奴更欣赏苏武的勇气,欲诱使苏武投降,却被苏武严词拒绝。为了消磨苏武的意志,匈奴流放他到北海牧羊。北海边上冰天雪地、人烟稀少;苏武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杖汉节而牧羊,始终不向匈奴屈服;直至19载后,在汉朝的坚决斗争下,凯旋而归。苏武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
??在批判否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追求功名权位的价值观的同时,应当充分肯定那些把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追求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力图建功立业,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高尚的名利观。具有正当高尚名利观的人,他们本身的高尚持久的信念和奋斗的历程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西汉时期,戍边名将李广,身经百战、保家卫国、出生入死,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作战才能。李广本人凭其显赫战功受封为侯,满足他最高人生价值的实现。李广虽然壮志未酬、受屈自刎,但我们决不能抹杀他戍边卫国的英雄业绩和通过正道追求功绩权位的光明磊落的胸怀。李广决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所追求的功名权位虽然有一些封建性的官本位因素,但他更看重的是用显赫的功绩来证明自己的才华。这种追求功名的方式不是用投机钻营的不正当手段,而是靠报效国家,流血流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完全可以说,李广的功名权位观念是高尚正当的,其合理的内核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欲望追求与保持气节的辨证关系还要求我们要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秉公执法,顾全大局,反对徇私枉法和以权谋私,不以私情害公利。以身报国,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祖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一生征战;邓世昌血战日舰,殉难黄海,久已为人民传诵。自古以来,中国有为的政治家就提倡,为官当政要立公去私,认为是公还是私,这“公私之交”是“存亡之本”。大公无私,成为一个优良传统。子文秉公执法,不私亲故;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都表现了无私的精神。蔺相如不以私人意气与廉颇争高下,表现了以大局为重、不以私情害公利的高尚风格。
??欲望不可无,骨气不可无。人生苦短,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熏陶下,我们要牢记于谦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此为人生之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5 08: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请看下我们的转贴新规定,不好意思啊,烦劳你转贴点评一、两句吧。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 ... page=1&torea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5 0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抱歉
没有仔细看版规
在别处看得觉得不错
就顺手拿来了

中国人历来是赞美有骨气的人的
君子者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君子舍身取义
小人见利忘义
义利之辨皆是
与有关骨气和欲望
因为欲望之于人的诱惑有史以来就有
所以这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8 22: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 article and a  nice man ,thanky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3 03:53 , Processed in 0.28902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