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70|回复: 0

[【原创】] 曾应龙:因不满计划生育政策登基称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9 14: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人不想做皇帝?

【来源:搜狐社区】
  采访缘起:1993年大年初七,我在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中的一座省级监狱里,拜访了
48岁的农民皇帝曾应龙。

  大墙之下,“天子”已秃顶,但斗鸡眼中的烁烁神光依旧。他脚登解放牌胶鞋,身着
劳改犯特有的蓝色短袄,袖手对我滔滔不绝地发了两个钟头的“口谕”。这是我降临人世
以来,闻所未闻的宏论,但愿读者诸君看这篇采访,不要以为我在编稀奇故事。

  曾应龙犯了组织、领导、颠覆等多项反革命罪,政府念其愚昧,从轻判处无期徒刑。

  

他性情乐观,服从管理,警察和犯人们都对其印象较好,经常戏称“陛下”。我被“恩准
”向陛下赞助人民币50元,支助他读四川函授大学。(下文中:威——老威;曾——曾应
龙)

威:您就是这座监狱鼎鼎大名的皇帝?
曾:应该叫陛下。

威:好吧,陛下,您是什么时候称帝的?
曾:不是朕想称帝,是朕的十万臣民拥戴朕登基的。大约十年前,在乌江中游的观音岩,
爬上来一条娃娃鱼,这牲畜会说人话,而且总在月明之夜,从岩腔里向外唱一首童谣,什
么“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后来,连三岁小孩都会唱了,于是这歌谣经过
许多小孩的口传遍了九村十八沟,有位好奇的人叫马兴,是当地的风水先生,一天夜里,
他带着一泼村民跟踪歌声,在“观音”的嘴里找到娃娃鱼,那牲畜见人不但不逃跑,反而
啪啪扑打着尾巴,象迫不及待地欢迎人来。马兴捡起它,从它的嘴巴当众挖出三尺黄绫,
正是那首童谣,而在鱼肚皮上,刻着“大有”二字。其时皓月当空,马兴出洞,望月冥思
片刻,突然对天地三拜九叩,向大家举鱼布告玉皇大帝的诏示。

  朕事先并不知道娃娃鱼的事,计划生育闹得厉害,乡干部隔三过五带着医生,挨门挨
户地查超生子女,查出来要罚款,装在肚皮里的要拿掉,还号召育龄内男女都去结扎、安
环。朕有两个丫头,还想要个龙子,就同村里许多人一样,悄悄带着没出怀的婆娘外出打
工,在新疆搞建筑七个月,果然天遂人愿,有了龙子,按辈份取名“延泽”。朕不敢回乡
,就领着妻儿到了河南,在新乡落脚。可还是让马兴给算出来了。所谓“真龙升”,正暗
合 “曾应龙”这个姓名,“河之南”即河南,也有坐北朝南的意思,那么“新乡”这个
地名正是新天子藏身之地。

  马兴领着一班臣民,千里迎驾,见着朕就取出龙袍加之,纳头便拜,山呼万岁。朕却
之不恭,只好顺应天命,回乡称帝,国号“大有”,改公元1985年为太平元年。

威:“大有”的含意是什么?
曾:大有者,你有,我有,大家有也。朕登基下的立国御旨“有地大家种,有钱大家花,
娃儿随便生”,已在臣民中广为传颂。

威:陛下的疆土有多大?
曾: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朕实际管辖的也就是湘、贵、川交界,有三县之地。宰
相牛大全在立国之际,专门组织人丈量土地,绘制成地图,送达四川成都国,湖南长沙国
和北京国政府。

威:说句不客气的话,陛下的这个大有国完全是从史书里照搬来的,包括童谣、娃娃鱼显
灵、河南迎驾等细节都是陛下与大臣事先密谋的结果,真没想到,时过境迁,您老人家还
在做皇帝梦。
曾:放肆!朕知道你是四川成都国来的什么记者,又同狱方混得颇熟。但朕有权拒绝你的
采访。

威:我不是记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民情研究者。如果陛下这次不愿同我开诚布公地交谈
,恐怕以后就再难有机会让人了解您和您的“国家”。据我观察,您读过不少古籍,您知
书达理,素怀鸿鹄之志,虽然这种远大志向有点过头,您不想永远成为世人的笑柄吧?

曾:成王败寇,有什么值得笑的!您能保证如实地记录朕的口谕吗?
威:当然,陛下。我保证。

曾:话说太尉马兴、宰相牛大全等一班臣民迎驾回乡后,向朕奏请起事步骤和时机,马兴
认为,大有国地理偏僻,人烟稀少;乡民们受祖宗规矩的约束,传宗接代的旧意识根深蒂
固,计划生育政策在这儿难以推行。更由于一些乡干部的粗暴作风,激起了人们的普遍反
感。婆娘们宁愿钻山洞、吃野菜、喝泉水,过野人的生活,也不愿做人流。这种害怕断子
绝孙的普遍民情是能够利用的。牛大全认为,应该让大有国的开国大臣们深入民间,在老
百姓中宣传生娃儿的权利是天地祖宗给的,当然是生得越多越好,虽然养娃苦一点,但人
穷惯了,苦惯了,养一个和养七个、八个也差不多,多一个娃儿就多一份盼头,谁要是连
咱的盼头都要灭掉,就应该同他干。经过半年多的发动群众,大有国的基础就打好了。于
是朕连续颁发几道痛斥计划生育为妖术的秘密诏书,号召大有国臣民敞开生,谁要生养十
个娃以上,朕就赐封为 “诰命夫人”。

  正当其时,曾家沟的百岁长老去世了。在山里,百岁老人的仙逝是方圆百里的头等大
事,许多人老远赶来参加送葬。风水先生作为贵宾被请到,他翻山越岭,忙乎了两天,终
于勘寻到一处向阳的风水宝地。逝者灵柩停了三七二十一天。请外山的和尚念经做道场,
方选定出殡日。

  按马兴的计算,必须要在太阳刚露头时落下棺材,百岁长老的香火才会同旭日一般,
永远上升。于是一千多人的送葬队伍半夜就吹吹打打地起身了,大有国的开国臣民一百多
人也混在里面,普天之下都是逝者的孝子,朕在这时也不能免俗。大家认为如果能借百年
之尸,还魂立国,无疑是天赐的吉兆。绕着山梁盘桓而上的长蛇阵壮观极了,连星星也暗
然失色,并且越朝上,越辩不清哪是星星,哪是火把和人群。牛大全奏道:“陛下,这一
切都来自天国呀。”于是跟着朕一道加入嚎丧的队伍。领嚎哪个家伙嗓音特别亮,他颂一
句,上千人就合一句,把山震得嗡嗡直响:

      走哇走哇
      不要歇气哇
      不要抬头哇
      到天河上游去投胎哇
      二十年后你又来哇
      娶个大姑娘
      日牝又下崽哇……

威:您老人家还挺有诗意的。
曾:好戏还没开场呢。下葬的时辰到了,太尉马兴又率领十几位禁卫军迎着刚露头的日头
跳神,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起来。宰相牛大全趁机亮出膀子,祭起大有国的龙旗,跺
几跺,摇几摇,接着从怀里掏出一把豌豆,扬手一抛,连叫几声“变”;人们都弯腰去捡
那些入土的神豆,不提防乌云从山涧底阵阵涌起,一会就遮住了太阳,霎时,电闪雷鸣,
暴雨如注,似有十万天兵天将杀向人间。

威:这就叫”撒豆成兵“的把戏了。
曾:你还懂点行。众人被暴雨浇得鬼哭狼嚎,纷纷下跪恳求牛宰相收了法术,朕自然准奏
。雨过天晴之际,臣民们完成葬仪,随朕下山,一路竖起招兵旗,四方乡民纷纷投靠,十
几天聚了数万之众。?

威:什么数万之众?您的判决书我看过了,也就不过几千受你们愚弄的群众。
曾:君王无戏言。朕还亲率御林军攻入县城,占领了县医院,赶跑院长,将所有的避孕妖
物搜出,在院子里堆成小山,点火焚毁。这一惊世壮举,相当林则徐虎门销烟。万众欢呼
雷动,于是牛宰相马太尉率文武两班大臣,着蟒袍持玉笏,依次上朝,行君臣之礼。

威:听说陛下还拥有三宫六院,共四十名嫔妃?
曾:那都是牛、马二位爱卿做的好事!朕曾下诏辞退,说创国伊始,百废待举,天子理应
与众臣民同甘共苦,岂有功未成,先思淫欲的理!可众卿苦苦相劝,言从古至今,天子都
是三宫六院,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陛下不思淫欲的精神值得万世景仰
,但这排场是不能不讲的!

威:陛下的嫔妃都是哪儿选来的?
曾:县医院的女护士都入选了,其它就是文武大臣的公主,但朕日理万机,连一起厮守了
半辈子的皇后也无暇宠幸,哪顾得上嫔妃!

威:陛下的朝廷也太腐败了,满朝都是皇亲国戚。我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把皇宫选在医院了
。一是女人多,二是大有国的乌合之众根本就攻不下县政府。
曾:朕一心记着攻医院烧避孕妖物,召唤民心,把政府和公安局全忘了。后来,解放军包
围了医院,朕亲率御林军迎战,不幸被虏,而马太尉却押着后宫嫔妃,投荷花池自尽殉国
,可惜池水太浅,淹不了人。马卿一时兴起,竟舞起大刀片子,斩了两个嫔妃的头,唉,
亡国之痛,没齿难忘啊!

威:马太尉和牛宰相不是会撒豆成兵吗?他们的法术到哪儿去了?
曾:牛卿祭起大有龙旗,正要作法,肚子就挨了一枪。好个牛卿,大吼一声,又向前冲了
几丈远,可还是倒下了。

威:陛下的朝廷也覆灭得太快了!
曾:天命也,非战之罪也!马太尉拖了命债,被判处死刑。朕与牛卿等一干大臣均身负重
罪入狱。朕就是不服北京国的法!你想想,朕祖祖辈辈的骨头都埋在这地方,朕的族谱能
够上溯至宋,一千多年啊,朕还不应该承接风水,建立大有国么?北京国管辖的地盘那么
大,且四方八面都要朝贺,还缺一个小小的大有国么?吾国贫穷,就是因为五谷不丰,人
丁不旺,计划生育一旦落实到户,朕愧对列祖列宗呀!再说,既使要结扎、安环,做手术
,也得通过朕下诏,哪有外国人跑到本国来推行他们的政策的?

威:陛下说谁是外国?
曾:吾国之外都是外国。

威:那我也是外国人了?
曾:然也。国与国无论大小,都该平等相处,互派大使,互通关贸,试问如果吾国硬要到
你国去推行“娃儿随便生”的政策,你国能接受吗?

威:这就是陛下申诉多年的理由?
曾:然也。

威:陛下的朝廷也太小了,如果都象您这么干,哪全中国至少有几万个皇帝要登基。您大
约已劳动改造了十几年了,人民政府对您怎么样?
曾:朕学过医,大队就安排朕做了卫生员,也算广施龙恩。朕每天也读报,晓得外面每天
都要发生许多大事,而大有国相对封闭、落后,许多年也没有报上一天的大事多,朕要在
监狱里勤学习,争取能早日减刑出去,造福于本国臣民。

威:还想称帝?
曾:穷不能立国,这是教训啊!所以说,要挖穷根,奔富裕,首先就要学习文化和科技。
朕过去潜心钻研古藉,忽视了本土本乡之外的时代变化,入狱后,朕反而在高墙之内开阔
了视野,还报考了函大。

威:皇上读函授大学?这倒是新鲜事。听说陛下为上学之事还下诏给监狱长和政委,称他
们为“黄、王二大臣”?
曾:读函大需要钱,朕的用意是在表彰黄、王二位管理监狱有功的同时,向狱方征集几百
元学费,不料朕的苦心被误解。大队长亲临监舍,把朕好一顿训斥。

威:皇后来探过监吗?
曾:朕已将她贬为庶人。

威:这么说您离婚了。儿女改姓了么?
曾:一言难尽。朕的心情不好,不想再谈下去了。

威:但愿我能拉到赞助,支持陛下学完函大。祝君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3:27 , Processed in 0.36521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