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43|回复: 0

[【原创】] 偶像写手郭敬明撒娇自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1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抄袭案”败诉后,郭敬明冻死迎风站的“不道歉”态度让很多人感到不快。一些批评者将这归咎于“社会道德伦理失范”,认为这事实上是“成人世界”投射到年轻一代身上的镜像,学院中大量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却很少有人被“钉在耻辱柱上”,给郭敬明及其粉丝提供了一个可资学习的样板。

但郭敬明的“创作不端”行为,与学院中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当前的学院学术体制与大学行政管理相互渗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术研究者只需要对其行政领导负责。而郭敬明的背后,则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经营系统。从创作,到经营,再到企宣,文化消费品的经营流程,都由一定的团队来完成,只不过这些文化消费品上贴着一张“郭敬明牌”的标签。其最终目的,是得到文化消费者的接受,并因此获得利润。

这就决定了郭敬明的态度将通过市场的反馈而受到约束。对于“抄袭不道歉”的态度,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一态度破坏了“郭敬明”的品牌形象,引起了文化消费者的反感,并开始以各种方式抵制“郭敬明牌文化消费品”。这导致产品销售下滑,并最终迫使文化生产者向郭敬明本人施压,让他改变态度挽回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很显然,现实中这一情况并未发生。

郭敬明是一个“偶像写手”,“偶像明星”的一个分支。在“偶像”的生成及运作机制中,引发最大危机的并非“品行不端”,而是“恋爱结婚”。因为文化消费者们通过偶像来消费的,并不是他的作品,也不是他的道德,而是“身体”。也就是说,在“身体消费”未发生质变的情况下,消费并不会因偶像的道德瑕疵而转移,甚至在瑕疵引发的某些外力作用下,这种消费还会进一步扩大。在“抄袭不道歉”事件中,“撒娇”就是这样一个外力。

郭敬明对抄袭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事实上,郭敬明并未否认“抄袭行为”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他在某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被问及此事时,情绪失控以致离席的原因。同时,《圈里圈外》也并不是郭敬明的“处女抄”。他扬名立万的第一件作品《幻城》,就因为和日本漫画《圣传》情节相似,而传出“抄袭说”。不久其《夏至》又被指抄袭顾伟丽的《香樟树》,而《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则涉嫌抄袭许佳的《最有意义的生活》。网络论坛上关于郭敬明抄袭的消息连篇累牍,以至于当那个子虚乌有的“网络行为艺术家蔡小飞”指责郭敬明抄袭自己而闹得沸沸扬扬时,他竟不能迅速作出反应,进行澄清。庄羽作为被抄袭者的代表,突然发难,显然是郭敬明及其团队没有预料到的。这或许让他觉得有些委屈:别人都没闹腾,你干吗盯着我?

郭敬明明确表示自己不会道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不会“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此前他也曾强调,尽管确实借鉴了他人的作品,但自己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二度创作,辛劳程度不输原创。这也让郭敬明感到委屈:抄得这么辛苦,我容易吗?

孱弱的身躯显然无法承受这双重委屈的压迫。郭敬明急需一个申诉委屈的渠道。一般大众媒体很难成为申诉的渠道,因为在这里,郭敬明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读者的反馈,无法获得慈母般的抚慰,委屈难以倾泻。相比之下,博客显然具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郭敬明选择博客而不是媒体对判决结果作出回应的原因。

如此一来,郭敬明的回应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撒娇。他在长时间的静默以及一段冗长的生活叙事之后,突然转向对判决的态度。这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重紧咬嘴唇,强忍悲伤,却最终没有能忍住的情绪。随后,他又强调自己“信念顽固”,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随意苟同“大多数”,有一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气度。最后,他将自己的决绝态度与粉丝们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表示自己之所以不肯放弃,正是为了读者的希望,仿佛略带嗔怒地说出了一句:我做这一切,全都是为了你(们)。而这一番宣告,又是在“今天我过生日”这样一个近乎讨要礼物的前提下作出的。

这些撒娇般的语言,获得了16万点击与8000则留言的回馈,应该已经足够安抚郭敬明那颗受伤的心了。通过博客,他与自己的粉丝进行了温情脉脉的交流。悲凉的神情与委屈的申诉,让粉丝们产生了我见犹怜的情绪。而粉丝们怜香惜玉的话语爱抚,又反过来怂恿郭敬明进一步坚定不移地继续自己的撒娇行为。“小四的游乐场”最终变成了“小四的襁褓”。一个以“青春文学”起家的“偶像写手”,终于通过撒娇将自己固定在“未成年”的保护地上。(徐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3 12:42 , Processed in 0.3421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