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40|回复: 0

[科普教学♡] 科普  知识音乐季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季节

        
   音乐是多种多样、风格各异的。然而,不同的心情,聆听不一样的音乐,感受是不同的。例如,北风呼啸时听钢片琴音乐,必然会更加瑟瑟发抖;但夏天就不同了,像喝了冰茶一样爽快。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选择音乐也是一门科学。
   
   在春天,最适合聆听的莫过门德尔松、小约翰·施特劳斯与舒曼的音乐了。
   有人说,门德尔松的音乐属于早晨,属于年轻人那青春焕发的欢乐时间。的确,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门德尔松的音乐虽不及莫扎特深入人心,但却代表了一种心境,一种迎春的心境。就从《春之歌》开始吧。
   施特劳斯,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看看他写的曲名,《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蓝色多瑙河》……旋律又优美动听、家喻户晓,不是春天又是什么呢?
   至于舒曼,这位浪漫主义作曲家,也写了与春有关的曲子。《春天交响曲》不正是一例吗?而《童年情景》则体现了作曲家天真烂漫的一面。毫无疑问,舒曼也是春的使者。
     
   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当然要选择一些消暑的音乐。爱乐者不妨选择巴赫、德彪西与格仕温。
   在夏天,巴赫的音乐最悦耳,且能消烦解暑,清心养神。只要听听他的键盘音乐,《平均律》、《哥德堡变奏曲》……钢琴的乐声清亮而又抒情,严谨而又富于幻想,端庄而又优雅,听着听着,你仿佛已去苏杭神游了一番,再看星空,夜空中的星星似乎愈加明亮了,风过耳,哪里还有躁动呢?
   德彪西的《月光》也能解暑。夏天抬头望月,你或许会像李白一样诗兴大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水中倒影》、《雨中花园》、《棕发少女》、《大海》时而带你游水嬉戏,时而又将你卷入浩瀚无边的大海。这时,欣赏一下印象派名画也不错。
    格仕温的热烈风格似乎与夏天格格不入,但仔细听听《夏日时光》、《蓝色狂想曲》,尤其是《蓝色狂想曲》,那热情中带有忧郁的旋律更能是你联想到加勒比海热舞,那份浪漫与激情。夏日时光不正属于大海吗?
   
    秋天的风格颇有争议。有人说秋是伤感的,因为百花凋零;有人说秋是喜悦的,秋高气爽,何况又是丰收时节。总结了许久,发现真正适合秋的还是肖邦、格罗菲与海顿。
   肖邦奏出的秋是伤感的是忧郁的。他的作品风格典雅、高贵。何况钢琴又是最富有诗意的乐器。一次听肖邦音乐会也是在秋天,看着台上所展览的肖邦故居,随着乐曲的演奏,直让我想起落了一地的红枫叶。从此以后,我的肖邦情节,就与红枫叶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给我的感觉也是同肖邦一样的。
   而格罗菲又是与肖邦截然不同的。就《大峡谷》这部作品来说,他的风格是壮观的。生日那天,我去观看球幕电影《大峡谷》。记得电影结束后,我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在秋天去大峡谷,足以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雄伟,如果你没有条件亲眼目睹大峡谷的景观,那就从音乐中去慢慢品味吧。
   海顿的风格是幽默欢快的,就如同金黄色的麦田一般,在秋高气爽时节最适宜。
     
   冬天,要么是雪花飘飘,要么是寒风呼啸。但我不爱上海的冬,不仅因为她没有银装素裹的温馨,还因为那丝丝寒风中夹杂着的不近人情。因此,我渴望贝多芬、普契尼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作为精神支柱。
   贝多芬是乐圣,他的风格,正如某位名家所说,被概括为“崇高的力”。哪怕是他优美的小步舞曲,也是外柔内刚。我只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当我由于中考的压力与情感上的失败而孤独、迷茫、胆怯之时,是如何在贝多芬的世界中找回勇气与信心。《命运》给我勇气战胜一切;《田园》使我身心放松;《欢乐颂》则带我来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谁要是拥有了这个世界,世俗的一切琐事都无法深入内心。
   普契尼创作最成功的是歌剧,我要讲的则是那首《今夜无人入睡》,如此激动,如此澎湃,在这不尽如意的冬日,何尝不是一团熊熊烈火?难怪到了最后,冷酷的图兰多公主也被深深打动。
   韦伯,他的音乐相对来说更加通俗化,更加贴近人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NO ATTER WHAT》欢快愉悦,又充满活力;而《回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又感人至深,尤其是后者,抒情中蕴涵着力量,柔婉中又不失刚劲,我个人还感觉有悲壮的气氛隐藏其中,与《自新大陆》第四乐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韦伯音乐给我带来了温情,踏踏实实的人间烟火。
   以上就是我对不同季节选择音乐的一点见解。当然因人而异,或许别人不这么想。但听音乐也需要科学的选择,才能达到听觉的完美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3 05:52 , Processed in 0.31839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