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43|回复: 3

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作者竟是子虚乌有之人(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7 2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田志凌

  日前,一本名为《没有任何借口》的图书连续登上各地书店销售排行榜……

  畅销书作者竟是“假人”?

  《没有任何借口》(《No Excuse!》)一书,已经在国内流行了大半年,最近更是连续登上全国各地书店销售排行榜的前茅乃至第一名,据称已经卖出200万册。而近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关人士向记者反映,这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并非正版引进图书,所谓该书作者美国人费拉尔·凯普也并无此人,该书其实是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而真正的美国原版《没有任何借口》(《No Excuse Leadership》)是由美国人布瑞斯·巴勃(Brace E. Barber)所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引进,目前才刚刚面市。对于这些说法,机械工业出版社方面表示,受读者欢迎就证明该书是好书,其他方面不必深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对方伪造作者,伪造评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也是布瑞斯·巴勃所著《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的责任编辑耿华军告诉记者:当2004年初机械工业版的《没有任何借口》在市面上流行时,他们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经从约翰·威利(亚洲)出版公司获得了《No Excuse Leadership》的正式授权,才刚进入翻译阶段。为此,他们立刻找到约翰·威利出版公司进行核实,约翰·威利公司向美国出版商协会提出请求,查阅了美国所有的出版资料,没有找到这个名叫费拉尔·凯普(Ferrar Cape)的人和《No Excuse!》这本书的任何资料记载,美方肯定这个作者是假冒的。


  记者在搜索引擎Google上分别输入Ferrar Cape和《No Excuse!》进行搜索,发现这两组词汇除了在机械工业版《没有任何借口》的中文介绍中出现外,没有找到其他外文资料。记者在全球最大的图书销售网站亚马逊书店上检索,也没有找到Ferrar Cape这个作者和《No Excuse!》一书,但有Brace E. Barber的《No Excuse leadership》。而记者在机械工业版的《没有任何借口》版权页上,没有发现引进版图书必须登载的“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号”,该书封面署名“金雨编译”。


  23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特意给本报发来一份律师声明:“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与本书(记者注:指《没有任何借口》)同名、类似名、类似内容的图书,凡是封面署名‘编译’,且版权页没有‘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号’的所谓‘引进版’图书,皆为质量低下、拼凑而出的‘伪书’。”该声明由北京鼎恒律师事务所张崴律师签名。张崴律师表示,他们曾经查过,那些印在机械工业版《没有任何借口》的封底上所谓《纽约时报》的评语“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等其实都是假的,并不存在。张崴还表示,书中的内容和案例在许多励志类书上都可以看到相似的部分,可以说这本书有拼凑的嫌疑,并不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


  机械工业出版社:


  费拉尔·凯普是笔名,受欢迎就是好书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的“护封”上印着的“作者简介”称:“费拉尔·凯普:职业演说家、咨询专家、美国职业训练与发展中心创始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曾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指挥官,多家著名公司独立董事和职业培训家。”23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没有任何借口》的责任编辑常淑茶。当记者问,这个美国作者是否存在时,常回答:“那是个笔名。”她还告诉记者,读者欢迎、市场欢迎的书就是好书,说明读者认可这本书的质量,她建议记者没有必要去追究其他方面的东西。9月24日记者发稿前,常女士打来电话,告诉记者,很多事情并非媒体所想象的,他们也有许多苦衷,希望媒体能够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再做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聘请的律师张崴表示,虽然知道对方“伪造”,但由于中国著作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他们即使起诉对方,无论社会成本还是诉讼成本都得不偿失。实际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是第一家遭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出版社,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图书出版界已很普遍。张崴律师同时表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与原版书的内容不同,仅靠书名相同是不算侵权的。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仅涉及商业秘密、商标权等,而没有涉及著作权部分,因此也无法以不正当竞争的名义起诉。


  律师:该书不构成侵权


  出版家:“伪造”对读者不尊重


  针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广州广信律师事务所的王永红律师。王永红律师表示,如果这两本书仅仅是书名相同或相近,内容不存在抄袭,那么机械工业出版社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并不构成侵权。至于机械工业版的书是否伪造作者、伪造评论等,都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无关;而且由于法律允许作者署名或不署名,或署笔名、假名,因此基本是不必负法律责任的。王永红律师表示,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法律上对其只有盗版、侵权、劣质等法律判定,而对于“作者身份与介绍不符”这样的情况,无法按照商品的“假冒”或“欺诈”来判定,很难追究出版者的法律责任。


  这样的事件在出版界其实已经屡见不鲜。2004年5月,一本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小说《挪威没有森林》,据称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村上春树的情人”福原爱姬所写,后来被揭发是一个中国男人所写,所谓女作家纯属捏造,成为出版界的一大笑话。


  张崴律师认为,“伪书”对于出版界而言是危害很大的。伪造者省去了昂贵的引进版权费用,也省去了翻译的工序从而占有了时间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的倾销,会使守法经营者受到打击。而从更长远来看,这还将引起中国在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信誉危机,最直接的一个危害就是,现在很多国外出版商拒绝跟中国合作。


  出版家黄集伟认为,“伪造”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它意味着对读者的不尊重,应该坚决反对。而南海出版公司的季先生则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媒体自己没有弄清楚情况,就盲目地宣传,对于帮助这一类书做大市场起到很大的作用。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23: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谴责 机械工业出版社 的无耻欺骗行为!

虽然机工出版社翻译的一些书不错,虽然听说这本书不错(我偏不感冒),但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同时希望读者们要读好书,不要只是崇洋媚外。中国也有很多精粹作品,外国的就读经典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8 1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大旗做虎皮,难道不是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不同意王永红律师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0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啊

真是这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 09:20 , Processed in 0.30837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