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14|回复: 1

[【吟梅轩】] 从“好事多磨”看制度建设与执行(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有在高校工作的朋友考上博士,欲在职攻读,随持报考学校的在职委培协议请人事处盖章。此前该友已参阅过所在工作学校关于在职攻读学位的规定,明确规定只要工作满一年、所在单位同意即可在职攻读学位,并已得到所在单位领导的同意。但人事处领导竟将其解释为出台这个规定就是为了限制在职读博,以免影响工作。朋友谈起时,不胜唏嘘,叹白纸黑字的规定,何以就被曲解至此?另有一友则直叹:好事多磨!

  当然此事最后还是解决了,只是我朋友快跑断了腿,不可谓不狼狈。“好事多磨”亦可见一斑。然而细想一下,“好事多磨”这个词中国人用了多年,我也听了多年,却在这回才品出其真意。为什么好事会多磨?皆因在你是好事的事情,在别人却可能不是好事,甚至是坏事,更甚是恶事。你考上博士,当然对自己而言是很好的发展机会,自然是好事。但人家不这么看,人家认为你要影响工作。即便你拿出了承诺、保证、所在单位签名,仍旧可以不为所动。甚至可能就是因为看你不顺,因为你跟他不熟,他就是不愿意爽快帮你办理,甚至歪曲解释他们自己所定的文本,来为他们辩护。如此一来,你的好事怎能不多磨!

  由此亦可见,在个人与组织的交往过程中,指望组织的代言人有多么热忱、多高的道德境界纯粹是一件虚幻的事情,因为人一旦有了“组织代表者”的身份,你就不应指望他以道德的名义来为公众服务。霍布斯有句名言,“有两条公理必定同样正确:人待人如上帝,人待人如豺狼。前者就公民之间的关系而言属实;后者就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言属实”,言下之意为,道德在个人交往领域非常有用,但一旦上升到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组织的关系上,道德就靠不住了。所以西方人才会以人性恶为基本判断制定他们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就是为了防止人恶的一面在权力领域的膨胀,其基本逻辑也就成了:既然人不能与你为善,就让制度来限制执行者之恶,让制度来与你为善吧!

  当然,中国人讲制度基本停留在文本层面,并没有最后落实到执行上,所以最终还是受到人的过度干扰。就前文事件而言,如果这个规定真的成了一个制度,就不需要再找人事处最高领导,而是设定专门处理此类事务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接收申请者的材料,如材料属实、条件符合,交由领导签章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领导的“重新解释”完全是多余的。但前文的好事多磨,最后还是受制于该领导的解释和最后的裁定,甚至还可能上升到更高一级领导的指示上,则这个制度仅有的文本层面的意义,也被冲刷殆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执行制度时往往步步都有”拦路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22:17 , Processed in 0.34945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