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23|回复: 0

对初中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0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用好教材, 再超越教材
               ——对初中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现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情况:很多教师上课时蜻蜓点水般地“走进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其实这是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误解。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利用好教材可节省教育经费投入。因而,我们要摒弃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误解,必须先用好教材, 再超越教材。具体措施是一、把握教学基本要素,二、从文本的细节中寻找开发课程资源的切入点,三、让教材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尽量挖掘文本的价值与内涵,启发引导学生精思、感悟,吸纳文章的精髓,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材 超越 资源开发

当下语文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不断冲击传统的教学思想,语文教学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毋庸置疑,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改革往往会矫枉过正,走向极端,甚至于舍本求末,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存在这种情况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人们提出了“用教材教”的新观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这种新理念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教材”的观念。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教师能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或者说开发甚少,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现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情况:很多教师上课时蜻蜓点水般地“走进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现实生活的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搞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课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

其实这是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误解,是误人子弟的。首先,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哪些篇目作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什么教学目标,每篇文章设置些什么问题,教材中的每个字以及某种组合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深思熟虑出来的, 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空间里都尽可能地容纳和渗透着最大的价值可能。一本教材是一个高度浓缩、具有高“含金量”的资源库, 因此也非常具有开发潜力,作为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还有比这更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吗?因而, 如果说有关语文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开发的对象应该放在教材上, 而不是教材之外。否则是舍本求末,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教材作为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若被排除在外,就等于放弃最好的、最方便使用的宝藏和责任。现在开发课程资源往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来进行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这对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来说是一个困难,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资源库不用而做一些事倍功半的活呢?在实际情况下, 绝大部分教师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还只能是教材, 依赖对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因此,从有利于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上, 从节省教育经费投入上,都需要把教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对象,尽可能用好教材,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新课标要求教材要精选那些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使教师误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二是人们过于强调从“非教材”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最初的推动者就自然有意无意地把课程资源的讨论和研究更多地放在非教材资源上, 再加上理论界一直对“教教材”、“唯教材”的批判,久而久之, 一种关于课程资源概念的“刻板印象”就形成了。本来课程资源是由教材扩展开来的, 但是其为了获得某种合理性与合法性, 又有意无意地强调它与教材的不同, 最终, 课程资源作为“非教材”的印象就扎根于人们的经验中了;三是中学生课程安排表上安排了综合实践活课、校本课程课等,使传统的语文课节数减少,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在教材上花工夫;四是现在语文考试在题目的设置上很灵活,涉及到“超越”教材的内容很多,这一导向使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忽略教材,而将很大精力放在课外,放在所谓的“资源开发”上。

因而,我们必须摒弃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误解,建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观,必须先用好教材, 再超越教材。
一、把握教学基本要素。教学基本要素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德育渗透、美感渗透。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否则就违反了《新课标》和《教纲》精神,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其实是教学要素的落实与延伸,不把握基本教学要素谈开发课程资源就会违背开发课程资源的初衷。比如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初中语文中一篇文章是《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写的是罗布泊的变化史:过去的罗布泊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变得神秘、荒凉。它的消失与塔里木河的干涸有关,罗布泊断了水源也就成了死湖,成了沙漠,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木也成了“木乃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就是要把握“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这一基本主题,重难点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美是文章一大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美感,德育渗透包含在主题当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这些基本要素。《教纲》要求二课时,教师至少要花一节半课时间在基本要素的把握上,而不是花大部分课堂时间搞那些脱离文本的“花哨”的东西。在把握好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再进行生发是必要的,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就会觉得自己离罗布泊和青海湖很遥远,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会很强烈。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走出教材”,用一定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从“救救青海湖”想到“救救黄河”、“救救长江”、“救救海河”、“救救微山湖”等等。把开发课程资源的主要精力放在课后,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搞一些调研活动,了解附近水源的丰、缺情况和污染状况,提出保护水源和环境的措施,然后在班会上或校本课程上交流。这样,教学的基本要素就会得到落实和深化,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得到保障。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在基本要素上只是走过场,轻舞飞扬,然后马上就跳到课外去,这种很“时髦”建“空中楼阁”的做法实不可取。
二、从文本的细节中寻找开发课程资源的切入点。文本不等于教材,但是教材最核心的东西,可理解为一篇篇鲜活的课文。开发课程资源必须先找到突破口,那么从何找到呢?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从文本,而不是从文本之外。因为文本本身是一个无穷的资源库,也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是学生“起跑”的原点。如在一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会议上,大家围绕课文《老王》一课的教学应如何设计切入点展开探究。当时各种求新、求异的观点不下五六种,而极少有人关注文本,更有为新奇而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的观点。对此有一位资深的老师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教材中的信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 ,并建议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引发学生探寻课外学习资源,感悟人间万象、人生真谛。上课教师采纳了这一提议,并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效果很好。此外,还要会利用好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题:(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还可以以文本当中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还可以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以新问题作为切入点……总之开发课程资源的切入点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但是所有切入点都最好基于文本,在充分利用好文本的基础上去开发课程资源,否则文本这一最好的资源宝藏就浪费了,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让教材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其实一些语文课文也是很乏味的,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赏析往往没有趣味,结果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也是一句空话。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好教材,让教材鲜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也便有了开发课程资源的冲动。我们要调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兴趣,如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最流行的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还有制作图片、剪纸、录音等使学生对教材有兴趣,愿意学习。当然,提高兴趣不等于哗众取宠,不是漫无目的的,必须以辅助学生把握文本为目的。切不可因教材乏味就干脆置之不理了,这样很可能就浪费了课本资源。其实,对于一些优美的文章也可使其呈现出方式多样化,做到形式上丰富多彩,内容上精益求精,效果更佳。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这实际上是针对传统教学“教教材”的弊端提出来的,是符合我们现在“用教材教”的观点的,但这一观点又往往使人弱化教材,甚至于脱离教材搞所谓“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的每篇课文都体现着编者要进行人文教育的意图,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搞所谓的超文本或随意的发挥往往会造成人文精神的错位、人文价值的颠倒和人文教育的失落。其实,在当今课改背景下,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先用好教材, 再超越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尽量挖掘文本的价值与内涵,启发引导学生熟读精思,体会感悟,吸纳文章的精髓,并能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 .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钢平. 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 ] . 教育研究,2007 .
[3 ]孙元春. 谈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维度[J ] . 当代教育科学,2006 .
[4]杨春煌. 积极开发与合理剥用课程资源[J ]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10:46 , Processed in 0.28832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