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peng111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4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4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24年1月24日彼得堡改称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车站
圣彼得堡原名彼得堡

圣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是俄罗斯联邦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州。历史上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俄北方首都之称。现有人口约500万(2003年5月)。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每年初夏都有“白夜”。


圣彼得堡市涅瓦河岸边的
著名古建筑彼得保罗要塞

这座历史名城由彼得大帝始建于1703年,故称圣彼得堡,1914年改名彼得格勒 (Petergrad)。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 (Leningrad)。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它的原名——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曾为俄罗斯的首都长达两个世纪,在俄历史上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此城发生。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这座城市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900天的围困,被后人称为英雄城。

圣彼得堡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那里有许多18至19世纪的著名建筑:彼得保罗要塞、彼得大帝夏宫、斯莫尔尼宫、冬宫、喀山大教堂、圣伊萨克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有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全市共有40多所高等院校、40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著名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有“博物馆城”之称。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化学、纺织和食品工业也很发达。

“白夜”是圣彼得堡的奇观。它通常发生在6、7月间,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

圣彼得堡1988年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6年1月24日
我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


--------------------------------------------------------------------------------

  1956年1月24日, 中国科学院首次向我国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颁发了1956年

度科学奖金。这次科学奖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6个。每个得奖者都

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他们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著述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大。如钱学

森的工程控制论,对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了全面的探讨,不仅奠定了这门

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开拓了以后的研究领域。华罗庚关于多元复变数函数

数论的工作,推动了国际上多元复变数函数研究的开展。吴文俊的研究,解决了

拓朴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钱伟长的研究,对航空设计和仪表设计都有着重大的

帮助。其他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在国际科学领域中也都达到一定水平,共同为中国

人民增加了宝贵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调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将降低投资者股票交易成本,对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1月24日,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6.9级地震。

  一般藏式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质量均比较差,损坏比较严重。地震引起地裂缝、鼓包、滑坡、崩塌以及喷砂冒水。

  各类房屋共倒塌2992幢,死亡123人,伤489人,损失牲畜1620头,粮食57.73万公斤,损坏农业机具365台,损失总计达3200多万元。距震中280公里的成都市有震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1月24日至29日, 邓小平视察广东省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并为两个经济特区题了词。为深圳特区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珠海特区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 2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的一次谈话中说, 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他还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又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沿海特区搞好了,收入就可以高一点,可以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 邓小平的视察,及时纠正了当时党内外存在的否定经济特区的倾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特区 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1月24日
波兰数百万人罢工,争取5天工作制
--------------------------------------------------------------------------------

  1981年1月24日, 数百万波兰工人星期六没有上班,以支持团结工会提出的
一周工作5天的要求。 由团结工会领袖莱赫-瓦文萨倡议的罢工使全国大多数主要

工业基地停工。

  连政府广播电台也承认,团结工会的发源地格但斯克完全关闭,华沙许多工

厂的上班工人不足20%。 这次工潮比1980年10月以来所见的任何一次都大,政府

需要工会稳定以排除苏联干涉,而这次工潮恰恰陷政府于尴尬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謀廢光緒帝

  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頒詔,稱其不能誕育子嗣,立端王載漪之子溥雋為大阿哥。詔下後國內輿論譁然,上海紳商各界和維新人士聯名通電反對,並號召各省抗爭。各國公使提出警告,拒絕入賀,廢主計畫被迫擱置。

清德宗光绪帝,满洲愛新覺羅氏,讳载湉(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生于北京太平湖醇王府-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1908年11月14日傍晚)崩于北京南海瀛台涵元殿;自1874年至1908年在位)。因年号为光绪,遂以“光绪帝”称于世。曾于亲政的较短时间内试图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最终不敌守旧派及其后台慈禧太后,被软禁瀛台至死。

生平
清穆宗同治帝堂弟和表弟。其父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早死无後,又为文宗(咸丰帝)独子,慈禧太后便立和自己血缘最近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9岁。此後虽名义上归政于他,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此後,载湉逐渐在自己周围建立了以翁同龢、汪鸣銮、孙家鼐、文廷式、志锐等为骨干的帝党与慈禧太后争夺政治實權。

光緒九年,中法戰爭爆發,翌年簽定《中法新約》。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婚,翌年亲政。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坚决主战,但由于国家积弱与内斗严重而失败,中国战败後光绪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用玺。自此他锐意变法革新,为了“不做亡国之君”,于1898年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新政,并以谭嗣同等四军卿架空原有军机大臣,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当权保守派的反对。1898年8、9月间,由于两派斗争激烈,坊间盛传慈禧太后有以借“天津阅兵”废弑光绪帝的阴谋。载湉打算依靠自己亲自提升的候补侍郎袁世凯发兵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慈禧亲信)围颐和园(慈禧所居)[1],但袁故意告密榮祿,令戊戌政變之失敗,从此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三面环水的南海瀛台。对外则宣布光绪帝生病,由太后训政。从戊戌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起,到政变发生的八月六日为止(西历6月11日至9月21日),整个变法维新历时不过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以上年已亥建储为背景,义和团在旗下权贵的支持下引起动乱,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緒帝逃亡至西安,並投珍妃下井,殺害珍妃。次年签定辛丑条约(庚子赔款)後才回到北京。此后处境虽稍有改善,但仍被慈禧软禁。1908年秋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1909年(宣统元年)葬入中国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死因
光緒帝之死为晚清迷案,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就死因诸说纷纭,没有历史定论。或谓慈禧太后,或谓袁世凯,或谓李莲英,或谓系自然死亡。

稱光緒帝为慈禧授意近侍杀害者,认为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佈局的可能(《清稗类钞》《崇陵传信录》等持此说)。

稱光緒帝为袁世凯所弑者,以袁负恩反戈,陷帝于万劫不复,帝在瀛台,“日书项城(指袁)名以志其愤”。袁既知帝衔之者深,则不能不惧太后死而帝独生,故加以谋害(见于光緒侄、末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及其他)。《瀛台泣血记》以为下手者系李莲英,颇不合李莲英素常“侍上以敬,待下以宽”的行迹。

另有人稱光緒帝為自然病死,但鮮為後人所採信,因為慈禧臨終前似乎預知皇帝將早於自己壽盡,故已著手安排、物色可繼位之人選。光緒无子女,或曰妃嫔曾有身孕,皆因故為慈禧所賜死,遂長年无後。端郡王载漪子溥儁曾為慈禧青睐,奉旨立为“大阿哥”,因“庚子拳匪”事件被废黜。晚年慈禧对小醇王(第二代醇亲王)载沣颇为看重,嫁以宠臣荣禄之女,最後立其三歲長子溥仪为帝(末帝)。小醇王于光绪帝为同父异母弟,世上盛传帝于病亟时密令小醇王杀袁世凯以泄恨,不果遂。

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卻也無病重之跡象。

近年來藉由科學驗證,由光緒所遺留毛髮中檢驗出過量砒霜成份,顯示生前受人毒害的可能性更大。


事迹
叙述光绪事迹的书籍,《清史稿·德宗本纪》及清宫档案自是第一信史,此外有清末民初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清室远支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关于戊戌变法的资料则有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袁世凯的《戊戌日记》。近年来有《走向共和》《戊戌风云》等影视,亦颇有影响。


后妃
孝定景皇后(1868年-1913年):葉赫那拉·靜芬,慈禧太后姪女,光緒帝的表姊,父為桂祥。後稱為宣統帝的兼祧母后,尊為隆裕皇太后。
端康皇貴妃(1874年-1924年):瑾妃,他他拉氏,長敘之女。宣統即位後稱為皇考瑾貴妃,清遜國後被尊為端康皇貴妃,為四大太妃之一。諡端康皇贵妃。
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珍妃,他他拉氏,長敘之女,瑾妃之妹。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嬪妃,被他視為紅粉知己,可惜在八國聯軍進京時被慈禧太后逼迫投井而死,清遜國後將其祔葬光緒帝的崇陵,追贈為恪順皇貴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金记
1848年1月24日加利福尼亚淘金潮: 詹姆斯·W·马歇尔在萨克拉曼多的萨特磨坊附近发现金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888年1月24日雅克布·L·沃特曼 得到 打字机色带的专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抗跋圭稱帝,建立北魏

398年1月24日,拓跋圭稱帝(即北魏道武帝),遷都平城(山西大同)。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376年,秦灭代国,拓跋珪出逃。10年后即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灭亡、北方混乱的机会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自己最后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41年01月24日,卡利古拉逝世,罗马皇帝
  
卡利古拉
盖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Ga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12年8月31日—41年1月24日),为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后世史学家常称其为“卡力古拉(Caligula)”。卡力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源于他婴儿时代随其父日尔曼尼库斯屯驻日尔曼前线时士兵为他穿上的儿童款军靴。

卡力古拉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王权,行事荒唐。由于他好大喜功,大肆兴建公共建筑、不断举行各式大型欢宴,帝国的财政急剧恶化。后来他企图以增加各项苛捐赋税来减缓财务危机,引起所有阶层的怨恨。公元41年,卡力古拉被近卫军大队长卡西乌斯·卡瑞亚刺杀身亡。

一、早年

卡力古拉是承继于屋大维所属的“尤利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他的父亲是当时相当受到军民一致爱戴的日耳曼尼库斯·凯撒,母亲则是屋大维的孙女大阿格里庇娜。日尔曼尼库斯与阿格里批娜生有九位子女,其中六人养育成年:三个儿子为尼禄、德鲁苏斯、卡力古拉;三个女儿为利维亚、德鲁西拉、小阿格里庇娜。

公元14年屋大维逝世,继子提贝里乌斯继任皇帝,提贝里乌斯将侄子日尔曼尼库斯过继为子,代表着皇位继承人的宣告。提贝里乌斯当政不受人民欢迎,于是人们普遍希望日尔曼尼库斯能够顺利地就任皇帝。但日尔曼尼库斯于公元19年病死,人民便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日耳曼尼库斯的三个儿子上。提贝里乌斯统治后期,宫廷斗争迭起,大阿格里庇娜遭到流放,其子尼禄与德鲁苏斯也分别受到流放与监禁身亡,卡力古拉则是在其19岁那年,奉召到了卡布里岛陪扮提贝里乌斯,就近监视。

卡力古拉在提贝里乌斯身边时,对名义上的“祖父”提贝里乌斯百依百顺,从未提起过自己亲人所逼受的不幸,他以惊人的伪装来应付自己本人所受到的虐待。古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曾讽刺地说道,“从没有见过比他更好的奴仆,或比他更糟糕的主人了”。

公元37年,提贝里乌斯以79岁的高龄过世。此时的皇室近亲男性成员当中,只剩下卡力古拉与提贝里乌斯一个未成年的孙子“小提贝里乌斯”。因此,他是在大多数行省居民与士兵的期盼下登上皇位,而罗马市民也怀念他的父亲,并同情他那几乎灭绝的家族。当他从米塞努姆启程来到罗马时,一路上都有人民设置圣坛欢迎他。

二、皇帝卡力古拉

1、初期执政

虽然提贝里乌斯的遗嘱中指名,让卡力古拉与小提贝里鸟斯为他的共同继承人。但罗马元老院却一致地将第一公民的所有特权,全都给予了卡力古拉一个人独享。在人民欢欣鼓舞的气氛下,厚葬了前任皇帝,并将他母亲与兄弟的骨灰运回罗马,召回他的姊妹小阿格里庇娜,赦免所有过去遭到流放的人。他将“奥古斯塔”的称号送给了自己的祖母安东尼亚,将小提贝里乌斯过继为自己的儿子。他还当众焚毁了前朝的告密文件,表明他心胸坦荡,不愿听取告密。

他仔细却非严苛地审查了骑士的名单,并对犯了小过失的人施与宽容。他在意大利本国内取消了物品的拍卖税。他还打算恢复人民大会,把共和时期选举国家官员的权力归还给它。他两次慷慨地分发给每位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两次为元老和骑士等级的家属举办丰盛的宴席。卡力古拉亲身表明他鼓励一切好的榜样。

他完成了罗马的几项公共工程,包括奥古斯都神庙和庞培剧院。在叙拉古,他修缮了年久毁坏的城墙和众多神庙。他经常举办角斗比赛、马车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舞台演出,并获得了人民的普遍爱戴。

2、转向残暴

在斐洛的著作《晋见盖乌斯(Legatio ad Gaium)》中提到,卡力古拉在37年10月生了一场重病。病愈之后不久,他就与元老阶层决裂,并展开了一连串倒行逆施的政策与残暴的统治。卡力古拉最亲暱的姊妹德鲁西拉病死,更令他的性情大变。原先古罗马的执政者只有在死后才被奉为神明,但卡力古拉命令将希腊运来的诸神凋像,去掉它们的头部,换上卡力古拉自己的头像,并要求人们经过时必须向他自己的神像致敬;卡力古拉自命为神,告诉众人他常受诸神邀请到天庭生活。

卡力古拉下令毒死小提贝里乌斯,强迫自己的岳父西拉努斯自裁。他常在宴会中看上元老议员的妻子或情妇,便将她带回自己家里,之后再抛弃对方。他还处死了曾经帮助自己登基的马克罗,流放自己的姊妹小阿格里庇娜。并经常藉故羞辱、或以残忍的方式折磨或虐杀元老议员,剥夺许多罗马最高贵家族的古老的高贵标志。他经常公开地痛骂所有的元老院议员。他拿出以前销毁的告密材料的副本,指控他们过去背叛的一切可耻行径。

他凭着一时冲动,突然萌生征服日耳曼的念头。于是他立即从各地集结军团和辅助军团,在行省各地徵税,并且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筹集各种军需供应品。除了不列颠南部的一位国王向他投降之外,在未进行真正的战争之前,他就打消了进军的念头。他还回想起提贝里乌斯即位之初日耳曼军团的哗变,当时的军队曾经攻击过他的父亲与年幼的自己,于是他想对军团实行“十一抽杀”的残酷手法作为报复;后来士兵们得知消息打算反抗,卡力古拉才作罢,但此举无疑使卡力古拉失去了军队的支持。后来他还是吹捧自己的战功,以“小凯旋式”回到了罗马城。

卡力古拉穷极豪奢的许多措施,让过去由提贝里乌斯累聚的27亿塞斯特尔提乌斯国库,在一年之内耗费一空。于是卡力古拉便想出各种方式来敛财。他取消了罗马公民权能够传予后代的法律,限制行省人民、获释奴隶仅能将公民权给予“第二代”,藉以增加缴税的人口。他要求人民在遗嘱中必须将皇帝列为遗产受赠人之一,否则该遗嘱便无效力。他还默许各式的诬告构陷,并以法庭判决没收被诉者的财产。卡力古拉将奥古斯都与提贝里乌斯宫内的摆设拿出来拍卖,并派出近卫军队长徵收一切商品交易的税捐,甚至连搬运工人、妓女(溯及既往)也全得缴税。这些措施公布之后,使得卡力古拉丧失了一般人民的民心。

三、遇刺身亡

由于卡力古拉的颠狂和掠夺,激起了多次的谋刺行动。皇帝近卫军的大队长卡西乌斯·卡瑞亚,曾在先前的场合中,受到卡力古拉以言语侮辱——卡瑞亚年轻时曾在战场上受伤,生殖器功能丧失。卡力古拉曾以“普利阿普斯(Priapus)”讽刺他,令他怀恨在心。41年1月24日中午,当卡力古拉打算去用午餐,走在宫廷的长廊时,卡瑞亚与另一位队长科涅利乌斯·萨宾努斯上前,合力刺杀了卡力古拉,并将他的妻子卡桑尼娅与年幼的女儿尤莉亚·德鲁西拉一并杀死。

卡力古拉享年29岁,在位3年10个月8天。他的尸体被悄悄地运出,在仓促准备的火葬堆上烧了一半便加以掩埋。后来他的姊妹们从流放地回来,把他掘挖出来,重新火化并加以安葬。

四、关于卡力古拉的创作

·《卡里古拉》——作者︰卡谬(Albert Camus)。剧本。1944。
·《卡力古拉》——导演︰Tinto Brass,主演:Malcolm McDowell。美国、意大利合拍电影。197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麥金塔电脑(Macintosh,簡稱Mac,香港俗稱Mac機,大陆亦有人称作苹果机或麦金托什机1),是苹果电脑其中一系列的个人电脑。Macintosh是由Macintosh計劃發起人Jef Raskin跟據他最愛的蘋果品種McIntosh命名。

麥金塔电脑於1984年1月24日發表。麥金塔是蘋果电脑繼LISA後第二部使用圖型用戶界面的電腦。而麥金塔是首次將圖形用戶界面廣泛應用到個人电脑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總統艾森豪諮文國會,授權緊急出兵協防台灣及澎湖

1955年1月24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諮文國會,授權緊急出兵協防台灣及澎湖列島。

德怀特·大衛·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又常被暱稱為艾克(Ike),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

艾森豪威尔誕生於一個德國移民後裔的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信徒家庭,青年時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到陆军总参谋长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将军的提拔,先后担任过美国驻欧洲战区司令以及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在组织协调涉及各种不同国家利益的盟国军队的方面他极具才能,精于计划,处事果断,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于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接替退休的马歇尔将军任陆军参谋长。他还曾一度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48年-1952年)。1950年~1952年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2年他退出军界,参加竞选总统成功,并连任两届。他任职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战后安定、繁荣的时期,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提出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继续推行冷战政策,推崇大规模报复战略,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他成为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支持所有反对苏联的政权。1953年访问当时佛郎哥独裁统治下的西班牙。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到台灣後,他是首位任內訪問台灣的美國總統[1]。他在国内种族不平等的问题上,反对民权,加深了种族隔阂。

艾森豪威尔于1961年离任。1969年3月28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79岁。

他撰写的回忆录:《远征欧陆》、《白宫岁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756年01月24日——封常清逝世,中国唐朝名将
  
封常清(?—756.1.24),蒲州猗氏人(今山西猗氏县南二十里),唐朝名将。

    封常清为蒲州猗氏人,但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充军,担任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南门的守军。封常清少年时便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颇读诗书,常在城门楼上教他读书。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封常清“多所历览”。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无所依靠,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

    封常清年过三十后,仍然默默无闻,便投到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的门下。当时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才能,每次出军时,身边的随从就有三十多人,而且衣服鲜明。封常清也想成为高仙芝的随从,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形象却非常差,不但身材细瘦,而且还斜眼、脚短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第一天失败后,封常清没有灰心,于第二天再次投书。高仙芝只好推辞道:“吾奏傔已足,何烦复来!”封常清听后大怒,说道:“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尽管如此,高仙芝还是没收留他。从此,封常清就早晚不离高府之门,等他出入,如此数十日。高仙芝迫不得已,只好让封常清“补为傔”。

    天宝初年,达奚诸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唐玄宗诏令夫蒙灵詧前去平叛。夫蒙灵詧派高仙芝率2000精骑自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邀击叛军。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马皆疲,尽为唐军所杀。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捷报,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了他们如何“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讲了,“仙芝大骇异之”。回军后,夫蒙灵詧设宴犒劳。此时,高仙芝已让封常清“去奴袜带刀见”。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争问:“前者捷书,谁之所作?副大使幕下何得有如此人。”高仙芝答道:“即仙芝傔人封常清也。”众人闻后皆惊,便求仙芝请封常清入坐,并互相谈话,谈得很投机,好像旧相识似的。从此,封常清遂知名。以破达奚之功,授叠州(治合川,今甘肃迭部)地下戍主,仍为判官。此后以军功累授镇将、果毅、折冲。

    天宝六年(747年),封常清随高仙芝击败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十二月,高仙芝取代夫蒙灵詧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因从战有功,高仙芝便奏他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不久,又加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使。

    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而且治军极严。封常清任留后使时,高仙芝乳母之子郑德诠已为郎将,乳母也住在内宅,高仙芝对郑德诠更是视如兄弟,家皆委任于他,所以郑德诠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封常清每次办回来,诸将都前去拜见,唯独郑德诠傲漫无礼,瞧不起封常清,有一次甚至骑马从常清身旁走过。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郑德诠召来,每经过一道门,就让人把门关住,见面后,封常清起来对郑德诠说道:“常清起自细微,预中丞兵马使傔,中丞再不纳,郎将岂不知乎?今中丞过听,以常清为留后使,郎将何得无礼,对中使相凌!”并喝斥他道:“郎将须暂死以肃军容。”于是将郑德诠杖打六十,然后又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亲和乳母闻讯后,在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她们又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看后,吃惊地说:“已死矣!”等见到封常清时,高仙芝因封常清执法公正,便不再提起这件事,而封常清也不谢罪。此后,封常清又先后处死了两员有罪的大将,从此“军中莫不股栗”。

    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任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封常清仍为其判官。王正见为安西节度使后,奏封常清为安西四镇支度营田副使、行军司马。天宝十 一年(752年),王正见死,十二月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率军进攻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进至菩萨劳城(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时,唐先头部队屡次获胜,封常清欲挥军乘胜追击,这时斥侯府果毅段秀实进谏,认为:“贼兵羸,饵我也,请备左右,搜其山林。”封常清采纳其建议,派兵搜索,果然发现伏兵,唐军大败其众。大勃律此战失利后,被迫归降,封常清率军凯旋而归。

    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入朝,唐玄封他为御史大夫,授一子为五品官,赐第一区,去世的父母也获赠封爵。四月,北庭都护程千里入朝任职。唐玄封遂于二十八日任命程千里为右金吾大将军,同时任命封常清暂时代理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常清生性勤俭,又能吃耐劳苦,出门时私马不过一两匹,并且赏罚严明。

    同年,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充任封常清的判官。这是岑参第二次出塞,由于第一次出塞不得志,所以这次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而他的很多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其中有许多诗都是歌颂封常清的,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诗作,已成为边塞诗的经典之作。

    天宝十四年(755年),封常清再次入朝。十一月十六日,封常清在华清宫拜见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国家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到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他开始踌躇满志,不愿过问政事,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人,一味纵情享乐,政治日趋腐化。当时为抗击突厥、吐蕃、契丹等的进犯,在边地设置节度使,屯戍重兵。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卢(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率领15万大军,号称20万,长驱南下,向唐朝的两京洛阳、长安杀来(参见范阳起兵)。由于中原已多年没有战事,军队大部驻屯边境,很多郡县无兵可用,毫无应变准备。地方官吏闻叛军将至,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安军长驱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初到长安,唐玄宗还当是谣言。直到十一月十五日,确知安禄山已向南进军时,才惊恐失色。

    此时朝中不但无兵可派,更无良将可遣,只有回朝的封常清是唯一的人选。唐玄宗便把封常清当成了救兵的稻草,问他该如何退敌。封常清见朝中惶恐异常,为了安慰玄宗,便说:“禄山领凶徒十万,径犯中原,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听后大喜,于次日即任命封常清为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赶赴洛阳,开府库,招募新兵,准备迎击安军。封常清的一番话虽有夸大其辞的成份,但是却对稳定朝中的情绪起了关键作用,唐廷也因此得以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平叛战争(参见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

    十七日,封常清到职后,立即动身到东都(即洛阳),募兵抵挡安军。封常清日夜兼程赶到洛阳,10日之内,便招募新兵6万人。但所募兵勇,都是市井百姓,未经任何训练,所以战斗力很弱。随后封常清又下令拆毁洛阳北边黄河之上的河阳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以阻止叛军从北面进攻洛阳,然后进军虎牢(今河南荣阳汜水镇西)。十二月初二,叛军渡过了黄河。平原太守颜真卿早在安禄山叛乱发动之前,就已看出他图谋不轨,并做好了战备工作。安禄山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没有注意他。等到安禄山起兵谋反,就发公文让颜真卿率领平原和博平二郡的7000兵守卫黄河渡口,颜真卿即派平原司兵李平从小路去报告朝廷。封常清看过书信后,立即写信给颜真卿,令其坚守。并传檄文数十函与之,颜真卿见信后,立即以分晓诸郡,不久便起后正式起兵讨伐安禄山。

    十二月初六,叛军攻克陈留(今河南开封),新任河南节度使张介然被俘,为安禄山杀害;初八,叛军攻陷荥阳(今河南荥阳)。太守崔无波被俘,也为安禄山杀害。安禄山留其部将武令砌守荥阳,命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进袭洛阳(参见安军攻占东都之战)。叛军入罂子谷,兵锋甚盛。途中与封常清部于武牢相遇。封常清率骁骑出战,杀数百人。不久,叛军主力赶到。封常清为当时名将,虽然足智多谋,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所率皆为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而叛军却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劲旅,史称“禄山精兵,天下莫及”。尤其是田承嗣、安忠志所率的前锋部队,多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唐军刚刚列好阵势,就被叛军铁骑所冲垮,军队溃散。封常清收拾余部,拒战于洛阳城东的葵园,又败。封常清再收兵与叛军战于洛阳上东门内,再败。十二月十二日,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安禄山纵兵鼓嗓,叛军自四门入城,烧杀抢掠。封常清率残部与安军战于都亭驿,再败。退守宣阳门,又败。最后封常清只好率领败兵推倒禁苑的西墙向西撤走。为了防止叛军追击,于途中“伐大木塞道以殿”,然后渡谷水,西奔至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留守李橙、御史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皆守节不屈被杀。

    在封常清动身去洛阳后,唐廷立即将朔方、河西、陇右等军镇的兵力,除留少数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又在长安募兵,并把在京的边兵及飞骑、扩骑集中起来,共计5万人,由高仙芝统率,宦官边令诚任监军,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但这些兵也多为市井子弟。封常清率残部迟守陕郡时,陕郡太守窦廷芝已逃往河东,城中吏民皆已逃散。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关以拒之。”这在当时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是明智之举。高仙芝听了封常清的详细汇报,知其所言非虚,于是接受了他的意见,率军退往潼关。退到潼关后,唐军修完守备,据险抗击。安禄山部将崔乾佑率部赶至,一时不能攻下,只好退居陕郡。安禄山派部将崔乾佑率兵屯于陕郡,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等郡都降于安禄山。当时,唐廷所征的朔方、河西、陇右诸道兵,尚未抵达长安,关中震动。幸好安禄山滞留洛阳准备称帝,没有全力进攻,加之高仙芝、封常清及时退守潼关,作好拒守准备,遏制了安军攻势,关中军民慌恐之情才得以稍安。

    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于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起初封常清兵败后,曾三次派使入朝上表陈述叛军的形势,但玄宗都不见。封常清只好亲自骑马入朝报告,行至渭南,玄宗已下敕书剥夺了他的官爵。封常清知道朝中大臣都认为安禄山狂傲叛逆,用不了多久就会失败。于是在临行前草写了遗表,告诫玄宗,表曰: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封常清说:“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然后便把自己草写的遗表交给边令诚呈送玄宗。

    封常清死后,尸体陈放在一张粗席子上面。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100名陌刀手,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边令诚遂宣示敕书。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对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这时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对高仙芝非常信认。高仙芝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士兵皆呼:“枉。”声音震天。但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唐玄宗的这一错误处置不仅自毁长城,还引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事实证明,封常清退保潼关的战略是十分正确,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战争绝不会旷日持久。但也只不过是唐廷犯的第一个战略错误而已,后来的哥舒翰、李泌、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帅都提出过重要的战略计划,但都被唐廷先后否认了,这都是唐廷的腐败无能造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8: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888年1月24日——德国飞机设计师、喷气式飞机先驱Ernst Heinkel出生

Ernst Heinrich Heinkel (1888~1958)

  德国飞机设计师、喷气式飞机先驱。1888年 1月24日生于格朗巴赫,1958年1月30日卒于斯图加特。1911年毕业于斯图加特工艺学院,同年试制出经过改进的法尔芒双翼机。从191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亨克尔担任欧洲几家飞机公司的工程师和技术顾问,以设计军用飞机闻名。1922年组建亨克尔飞机工厂,研制和生产各种轰炸机、旅客机和水上飞机。亨克尔设计的飞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得到使用。亨克尔的主要贡献是发明喷气式飞机,他从1935年起与火箭专家W.von布劳恩合作研制火箭飞机,1937年研制成的He-112火箭飞机单独使用火箭发动机试飞成功。1939年研制的He-176,飞行时速达880公里。同年8月,又与H.-J.P.奥海因合作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涡轮喷气发动机飞机He-178,于1939年8月27日试飞成功。1955年他在施佩耶尔重建亨克尔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隱居荒島27年的前日軍橫井莊一,在關島被發現

1972年1月24日,隱居荒島27年的前日軍橫井莊一,在關島被發現。

前日本兵橫井庄一紀念館 明春在名古屋揭幕

--------------------------------------------------------------------------------

【大紀元4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十九日專電)一位誓死效忠日皇,以苟且偷生返國為軍旅生涯最大恥辱的前日本兵橫井庄一,被稱為「昭和最後的老兵」,雖然橫井本人已在一九九七年過世,但他的妻子正計劃依照遺志籌設紀念館,預定明年春天在名古屋開幕。


讀賣新聞報導,橫井位於名古屋市中川區富田町的自宅,將成為紀念館的預定地。橫井庄一紀念館的籌設事宜,全由現年七十六歲的橫井夫人美保子張羅處理。
紀念館除了預定展示有關橫井在荒島求生的模擬實態、洞穴模型,還有他晚年埋首製作的三百件陶藝作品。

一九四一年奉召出征海外的橫井,配屬第二十九師團的後勤補給單位。橫井在一九四四年轉戰關島,卻遭遇美軍強襲進攻並成功登陸。

由於不敵美軍的優勢火力壓制,節節敗退、幾乎無招架之力的日軍部隊,守備兵力從兩萬一下銳減至三千。

最後,雖然日軍指揮官下令投降,但橫井的部隊並非隸屬同一指揮系統而不知投降的訊息。

時任陸軍伍長的橫井,只好率領兩名部下倉皇逃入深山,以晝伏夜出的游擊方式繼續孤軍奮戰。

既不知道同僚早已投降,更不知道早已戰爭結束的橫井,一個人在太平洋小島的山野叢林之間,以自給自足的穴居漁獵方式,孤獨捱過近三十年的漫長歲月。一九七二年二月二日下午二時十五分,橫井被關島當地漁民發現,才得以重返恍如隔世的現代社會。闊別家園三十一年之後,重新踏上日本土地的橫井,成為第三百四十萬七千四百零四名復員歸鄉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76年01月24日——哈德良出生,罗马皇帝 (逝世于138年)
  
哈德良
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76年1月24日- 138年7月10日,外号勇帝,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
图拉真在弥留之际,将哈德良收为养子。哈德良也是西班牙人,原系图拉真的表侄。从早年起,他就跟随图拉真转战各地,深得这位皇帝的赏识,被不时委以重任:91年表叔图拉真担任执政官,他开始成为罗马元老院议员。97年底,罗马皇帝内尔瓦收图拉真为养子并指定为帝位继承人,他奉命前往西高卢向图拉真传达贺辞。从此跻身于帝国最高统治阶层的行列。100年与图拉真的侄孙女结婚。105年晋升为平民保民官,并且打破惯例,第二年又晋升为掌兵权的执政官。107年一度出任多瑙河畔行省下潘诺尼亚的总督。108年担任执政官。112年出任雅典执政官。117年图拉真西巡之前,命他统率在叙利亚集结的重兵。图拉真死后不久,他便被叙利亚军团推为元首,这一行动不久又得到了元老院的批准。

哈德良继位后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他放弃了图拉真所设立的亚述省和美索不达米亚省,并且让亚美尼亚重新成为仅仅依附于罗马的小王国,把罗马帝国在东方的边界缩回到幼发拉底河。哈德良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帝国全部力量极度紧张的代价之下,图拉真的东方征服才可以进行下去。而在当时,北方和西方的边防力量十分空虚,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又明显地对罗马怀有敌意,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守越出幼发拉底河右岸很远的新边界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任务。在其他的边界上,哈德良也放弃了大规模进攻的政策,而仅着眼于防守。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南侵,他在现今德意志的南部筑了一道长城,把莱茵河上游与多瑙河上游连成一片。此外,他又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边墙”,以防御那些居住在现今苏格兰的“蛮族”的侵入。

哈德良时代是罗马国家制度官僚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帝国的官僚管理制度在朱理亚·克劳狄时代就已奠定了基础。但那时在中央官僚机构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被释奴隶,因为中央机构和元首私人家业的管理机构没有什么分别,而后者的成员又主要来自元首的被释奴隶和奴隶。这种情况并不符合整个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不符合中等奴隶主阶层的利益。因此,必须有所改变。到弗拉维当政的时候,帝国行政机构中被释奴隶的数目明显减少,骑士等级逐渐成了帝国官僚的主要补充者。到了哈德良时代,骑士几乎挤走了所有的被释奴隶,而成为真正的官吏阶层。与此同时,哈德良还把由奥古斯都创建的元首顾问会变成一个官僚机构,顾问会的成员与普通官吏一样,能定时从国库中拿到薪金,因此,顾问会本身便失去了独立处事的最后痕迹,并变成了仰承皇帝意旨的工具。

哈德良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在所有的罗马皇帝中他是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文学、艺术、数学和天文等领域都造诣颇深。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这在他的诗篇中,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以及在他的生活方式中,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他非常热爱古希腊文化,并成为第一个蓄须的罗马皇帝。他统治时期的许多建筑也保留了下来,著名的有哈德良长城和别墅等。

哈德良皇帝喜爱旅游,在他统治时期帝国各行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关于这一点,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里写道:“哈德良的生活几乎是始终处在永无止境的旅途之中。由于他具有多方面的,包括军人、政治家和学者的才能,他通过完成自己的职责便可以完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完全不顾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他始终光着脚徒步在喀里多尼亚的雪地和上埃及的酷热的平原上行军;在他统治期间,帝国所有的省份没有一处不曾受到这位专制帝王的光临。”121年巡幸整个帝国,视察军队和检查边界的防务。先到高卢和日耳曼,然后到不列颠,再从不列颠前往西班牙,镇压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发生的起义。此后东进,经陆路横越巴尔干半岛 ,然后取道爱琴海 ,抵达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他与帕提亚进行谈判,然后视察小亚细亚的西北部。124年航行至雅典,次年返回罗马。128年第二次巡幸时直至叙利亚和阿拉比亚。接着渡海去埃及,在尼罗河上进行勘查,然后又前往雅典。

哈德良强烈的好奇心和虚荣心导致他“一时成为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一时成为一个可笑的舌辩之士,一时又成为一个充满嫉妒心的暴君。当然,他的行为的总的趋向是公正和温和。”。哈德良和自己的养子也是继任者安敦尼·庇护保持同性恋关系。而在这之前他和随从—美貌的少年安提诺乌斯保持同性恋关系,但后者在随皇帝本人出巡埃及时溺死于尼罗河中,后被悲痛的皇帝追奉为神并受到祭拜。

哈德良认安敦尼为养子,条件是他同样认养马可·奥里略(Marcus Aurelius)和维鲁斯(Lucius Verus)为养子。这样哈德良为帝国确定了两代的继承人,后来的史实证明他的眼光是不错的,安敦尼和奥里略都是出色的皇帝。
参考资料:
爱德华·吉本 Edward Gibbon,《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遼寧煤礦瓦斯大爆炸

1998年1月24日,遼寧省阜新礦務局所屬王家營煤礦,在當晚發生重大瓦斯爆炸,77人喪生。

煤礦慘案682人亡 塵封38年

--------------------------------------------------------------------------------

[大紀元訊]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年代,中外採礦史上最悲慘的煤塵大爆炸在我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大同礦務局發生了。事故死亡677人,連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這起被列為絕密的慘案,在塵封了38年後1998年首次向國內外公開。
據何於清淤1998年的紀實報告:《問蒼茫大地──中外採礦史最大慘案揭秘》,那些同優質的大同煤有著不解之緣的人們應該永不忘記歷史的這一幕;那些置身於改革浪潮的弄潮幾也應該知道這一幕,實事求是地對待歷史和面向未來是的,歷史畢竟是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吧,告訴人們38年前那幕震驚中外,採礦史上最悲慘的悲劇,因為它是永不磨滅的碑記,因為它是用血寫成的碑記!為此而奔波採訪,為此而動情作文,為此而熬夜揮毫,為此而獻上“5﹒9”事故38週年的祭奠!

礦難背景:

在發生“5﹒9”煤礦爆炸事故的1960年,陷入“左”傾冒進狂熱的人們安排生產計劃層層加碼,逐級下壓。當時,大同礦務局老白洞產量猛增到152萬噸,超出設計能力90萬噸的52%,但大家仍單憑主觀感情,不尊重科學、缺乏嚴格的管理,盲目蠻幹。誰也未曾料到,大巷內積聚的煤塵正在集合動盪,淡薄的安全觀念使事故隱患嚴重到甚至可以在井下舉行電焊大比武的地步。

井口高音喇叭裡一遍又一遍地播送著各區隊報來的喜訊:突破 500噸,突破1000噸……動員報告的嗓音由慷慨激昂變得聲嘶力竭……其實在1960年,飢餓的陰雲已籠罩在我們年輕的共和國上空。農業、輕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國家財政赤字81.8億元,人民生活日益困難。從1960年第二季度起,許多大城市糧庫挖空,全國各地普遍缺糧短布,因此口糧標準被壓低,實行 “低標準”、“瓜菜代”。直接惡果造成了全民營養不良、體質下降,以及大量非正常死亡。

據《中國人口年鑒》統計的數字表明:1959年全國人口增加 1113萬,淨增率為10.19%;而1960年人口減少1100萬,淨增率為負4.57;1961年繼續減少348萬,淨增率為負3.78。但是陷入 “左”傾冒進狂熱的人們並沒有看到也不願意承認國民經濟的嚴重困境。1960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仍然估計,當年將是一個比上年更好的躍進,因而安排生產計劃層層加碼,逐級下壓。盡管形勢如此嚴重,但是處在飢餓狀態中的中國人民的精神還是高昂的,他們正同黨一起共度艱辛。那些“扛過槍渡過江的老戰士一邊撿著路旁人們抽剩下的煙蒂一邊還哼著“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的樂曲;那些為翻身解放而扭過秧歌砸鍋煉鋼鐵的人們一邊從公共食堂的泔水缸裡往出撈點稠飯菜來充飢,一邊還津津有味地描繪著共產主義的美好藍圖。因為那時的人民遠不如現在這樣看重金錢。他們有一種精神,一種昂揚的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因為他們知道,黨中央正和全國人民一道,正勒緊褲帶共度難關。毛主席不是連茶也不喝了嗎?周總理不是連油炸花生豆也不吃了嗎?

當時,大同礦務局老白洞產量猛增到152萬噸,超出設計能力90萬噸的59%;離正常生產水平已躍進得太遠太遠。然而時代已造成這樣一種形勢,誰如果認為有困難,誰就是右傾保守,一時間科室關門,拖班加點,突擊生產,以圖高產快產,再創高指標。

1960年5月9日,又是老白洞礦組織的一個高產日。盡管以高產的名義多出煤的做法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日產能達到6000噸以上的指標還是極能使人興奮的。於是全礦上下齊動員,機關科室大關門,幹部們也更衣下井參加奪煤大戰。礦長殷國成、副礦長王泰,楊貴成、黨委副書記李繼武等黨政工團主要領導率領各科室45名幹部滿懷信心地下了井。他們當中,礦級幹部4名,科級1名,段級10名。誰也不會懷疑高產指標的落實,因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空前大災難就要發生。一切為了出煤,一切為了高產指標,一切為了……違背了客觀規律,企圖用主觀意志推動生產力高速度發展,只能導致更為慘重的失敗,歷史証明這個結論是安全正確的。

“5﹒9”煤塵爆炸事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恐怖與驚異

歷史將永遠銘記著這一時刻──1960年5月9日13時45分。

1分鐘前,鐘表上的秒針仍然若無其事不緊不慢地走著,口泉溝貧瘠的河床上,一股不起眼的河水在緩緩流淌著。蒙蒙細雨下個不停,呆在家裡的人們正安然小想。即使是在800米地層深處的井下,一切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電機車穿梭於大巷,主扇壓風機發出隆隆的響聲,電話交換台信號燈不停地閃爍……礦黨委副書記李繼武正為運輸車皮問題與圖表室裡的殷國成礦長通著電話,16號井罐籠提上最後一班的早班工人,坑底還有10多人正等待著……一切都是那樣的繁忙,一切又都是那樣的平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然而誰也未曾料到,大巷裡積聚的煤塵正在集結和動盪,尋覓著光電,涉及千家萬戶的大災難頃刻即將發生……

13時45分,大地驟然抖動,老白洞礦15號井口噴出強烈的火燄和濃煙,其威力不亞於12級台風。井口房屋以及附屬建築物在一眨眼間全部被摧垮,井架上高高矗立的打鐘房頃刻起火。隨即,從16號井口也噴出濃煙,巨大的風力把打鐘工和跟車工摔成重傷,井口房子被摧倒,地面配電所也由於掉閘而停止運行;井上井下電源全部中斷,電話交換指示燈一齊明亮隨後便全部中斷電源。16號井旁準備乘罐籠的工人大部分震傷,距離15號井翻籠2000公尺的所有設備、棚架被掀翻和摧垮,大巷變電站、圖表室等元不充滿嗆人的煙霧……此時正值井下交叉作業時間,交班的職工未上井,接班的職工己下去。兩個班的幹部工人全部被困在井下,905名幹部工人生命不明!

老白洞礦的人們沸沸揚揚起來,母念子、妻盼夫、父找兒……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朝井口跑去。哭聲喊成一片。許多家屬哭得死去活來,自己的親人怎樣,他們有危險嗎?看到從井筒裡冒出的幾丈高的火燄,她們的心發顫了,有的已經昏死過去。滴水不思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大喊大叫者有之;求神祈禱者有之。盡管擔任警戒的戰士和負責宣傳的幹部們苦口婆心地做解釋,動員說服她們不要亂跑,政府正積極搶救,以免湧到礦井妨礙搶救工作,但還是有許多家屬試圖突破警戒線…… 事故是怎樣發生的?當時的情況又如何?在整個大同煤礦,不!甚至在晉西北地區也議論紛紛,有著萬種猜測:傳說摘錄天上打了一個雷,就掉下來一個紅火球,引起了井口大爆炸;火蛋後還跟著一個白胡子老漢。

時間飛快地流逝,巷道裡一片寂靜,靜得出奇,靜得可怕,靜得令人心悸。有的人睡著了,有的人越來越感到死亡的恐懼,嚇得嚶嚶哭泣,也有人開始罵大街、罵領導,罵地面的人,總之在盡情地渲泄著……

經過7個晝夜的突擊救援,井下搶救全部結束。這是迄今為止、古今中外煤礦開採史上最大的惡性事故之一,它當時死亡667人,連同被救出227人中又死亡5人計算在內,共死亡682人。

慘痛的教訓

老白洞礦“5﹒9”礦井大爆炸是瓦斯還是煤塵?爆炸點及火源是什麼?要想弄清這些必須要有大量的證據。

事故發生後,白洞礦事故追查組經過10個多月的深入調查,1961年3月24日寫出了《關於白洞礦煤塵爆炸事故追查工作的結案報告》,報告認為:白洞礦事故是煤塵爆炸事故。爆炸起點是在井底車場14號井翻籠至圖表室110米的運輸大巷以內。

據初步分析確認,老白洞礦煤塵明火、通風等方面的隱患和管理工作上的混亂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當時,15號井翻籠因清理井筒煤渣停止翻煤後,把大約 60~80車煤質幹燥的煤擠在14號井翻籠出煤,使煤塵積存和飛揚更為嚴重。在此情況下,洒水跟不上,加之電機車通過14號井翻籠時產生了強烈的明火成為最大可能的導火(事故追查中証實6號電機車在爆炸中心區)。事故的性質是生產指揮中嚴重忽視安全所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

其實,嚴重的管理混亂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基礎人事管理混亂,亂招亂用現象嚴重。職工總數由1955年恢復生產時的1978人增加到6994人,其中亂招亂用就有1126人。工人來礦不登記,走了不除名。採訪中我了解到:出入井制度當時非常混亂,職工任何時候都可以隨便出入井。有的工人家中沒有人看孩子時就把孩子帶到井下;還有的工人就把親屬老人帶到井下參觀,也沒有人制止;還有的工人在井下吸煙也無人過問;更為荒唐的是在井下居然舉行電焊大比武……其次,財經管理制度混亂,盲目採購造成資金積壓,不得不從銀行大量貸款。1959年僅貸款利息每日就平均1萬多元,1960年一季度達5.3萬元,增大成本影響了上繳利潤。火工品管理更為混亂,事故追查竟有20噸火藥、11萬發雷管已無著落,595宗賬目與實物相符的只有149宗!

混亂,技術管理上的混亂,財經制度上的混亂,一切都皆混亂。

在混亂中發生爆炸惡性事故就顯得不足為奇了!可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一場人為的“反事故抓敵人運動”在某些人倡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他們把該下井而沒有下井的工人、主管事故的工程師,通風、供電、運輸段的技術員都捲入了這場運動,就連事故後回鄉的礦工都被列入重點懷疑對象。

現在我敢說了

她,是遇難職工席某的家屬,悲痛中什麼都不顧忌了,什麼都敢說了。“他媽的!大躍進、大躍進,遲一會兒下井都不行,把人躍進死了也就高興啦!”

張某的妻子一聽到愛人下落不明,站在高坡上就大哭大叫起來:“多快好省,餓著肚子下井!過去我不敢說,現在我敢說啦,你們槍斃我吧!”

在當時,除了大氣候的原因外,官僚主義也極大地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例如,在1959 年6月26日組織的高產中,有極個別人提出了“產量不突破2000噸大關,絕不能換班”的主張,結果工人們在井下挨餓拖了一個班,4個班產煤2008噸,卻以3個班產量虛報上去欺騙上級。不僅如此,為了“高產”,還制定了20多種懲罰工人的辦法,對工人不是說服教育,而是輕則寫檢查,重則戴牌子遊街示眾;要麼送集訓班,或者扣工資飯証。當時工人有4怕,即怕監督勞動;怕開會辯論;怕不發工資;怕扣掉飯証。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礦工也沒有同集體離心離德,而是一味地從自身檢查,找缺點錯誤,反私心雜念……這就是我們的人民,一旦樹立起信念,就會全心全意為之努力,為之奉獻,不考慮絲毫的索取!

後 記

據作者後記寫道,在採寫中外歷史上最大採礦慘案中,遇到的困難和來自備方面的壓力是可以想象出來的。死了近千人的慘案絕密了30年不予外傳,29卷蓋有“絕密”字樣的檔案被厚厚的歷史塵埃覆蓋著,外界除了當年人們的種種傳說外沒有任何可以証實的材料。

我想,歷史終歸是歷史,既然發生了就該告訴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後代,就該從這一慘案中汲取歷史教訓,讓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於是我想盡辦法去了解第一手資料。在查閱檔案中,我又一次為慘案而震驚了。那些日子裡,我真的幾乎吃不下吃飯,夜夜失眠.我的心靈一次次經受著撞擊,噙著淚水在摘錄,噙著淚水在採訪和寫作……稿件完成後,《中國煤炭報》以最快速度搶先向國內外公開這一慘案;《作家與企業家紀實》雜志在全文發表的同時,編稿手記中稱編輯是含著熱淚編完這篇撼人心弦的作品的;人民日報《時代潮》在創刊號上以醒目標題發表,並在導語中稱“在暴風驟雨般的大躍進歲月,發生了駭人聽聞的災難”雲雲;接著,《陽光》雜誌又精心推出,並在評獎中授予“優秀作品獎”。在採寫《與太陽一同升起的不僅僅是希望》一稿時,主人公在接受完採訪後說:“我真懷疑你是否有膽量拿出去發表?”我鄭重地回答:“我已經準備好了為發表它承擔一切責任”,我又一次激動了……我常常這樣想,作家和記者就該是伸張正義的作家和記者,就該是人民的作家和記者,就該聽命於人民,就該“有一顆勇敢的種子“(托爾斯泰語);”古人尚能仗義執言、舍身死諫,何況我們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經過歷史的沉澱,儘管這部作品現在看來還寫得比較稚嫩、膚淺,但我深信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它們至少還是微弱而又清晰的歷史的回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712年01月24日——弗里德里希二世出生,普鲁士国王(逝世于1786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
弗里德里希二世(Frederick the Great)(1712.1.24~1786.8.17),普鲁士国王(1740~1786),著名统帅。又译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之子。生于柏林。

早年受斯巴达式教育,但酷爱法国文化。曾与其父发生冲突,遭禁锢。1740年5月即位后,励精图治,推行重商主义,促进工农业发展;加强军事官僚体制,实行开明专制统治,将财政收入的4/5用于军费,采取新式募兵制度,建立常备雇佣军。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见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击败奥地利,夺占西里西亚。在1756年爆发的七年战争中,与英国结盟,率军攻占萨克森,在布拉格、罗斯巴赫和洛伊滕等战役中获胜,表现出杰出的指挥才能。但在1759年8月的库讷斯多夫之战中遭惨败。1762年俄国退出战争,始获喘息之机。次年通过《胡贝图斯堡条约》,保住了西里西亚,从此确立普鲁士在中欧的强国地位,形成与奥地利争霸德意志的局面。1772年伙同俄、奥瓜分波兰,取得波兰沿海大片地区。1778年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再次击败奥军。

他在与数个敌人作战时,战略上惯以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各个击破,广泛实施机动,变被动为主动;战术上继承和发展古希腊军队的斜切队形,强调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使用骑兵;军队建设上以严格的训练方法和严厉的棍棒纪律著称,建立起当时欧洲最好的军队特别是骑兵部队。其军事思想在欧洲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颇具影响(见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军事思想)。著有《给将军们的训词》、《当代史》和《七年战争史》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9: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1月24日 中国剧院建成

  1984年1月24日,中国剧院座落在首都北京西郊万寿寺附近,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歌舞剧院,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和迎接国庆35周年,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而兴建的。这幢3层框架结构建筑,地面以上高22.9米,俯视呈“工”字型,通身洁白,人们称赞这幢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中国剧院总建筑面积11340平方米,由观众厅、舞台、化妆室、排练厅、贵宾室、录音室、绘景间和一些附属设施组成。观众厅高14.1米,面积9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设座席1758个。后台是3层面积905平方米的化妆楼,大小化妆室共有20多个。地下室设有乐队休息室和演员休息室等。
  剧院舞台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舞台面积是600多平方米,分割成五块升降台,中间两块能双层升降正负2.5米,上面有5个直径为1.2米的旋转台,两侧有6块平行推拉车台,可以迅速迁换场景和演员。台前乐池也能够升降,升起后既可延伸加大舞台,又可方便乐队出来谢幕。这个大型舞台,能供1000多名演职员同台演出。舞台上空,灯光渡桥、吊笼、吊杆等密如蛛网。仅用于舞台的灯就有574盏,其中有268盏灯具有自动换色装置,改变了过去用人工罩有色玻璃纸变换灯光颜色的老办法。剧场内按照建筑声系原理通过天花板和墙面的反射,使每位观众在无扩音设备的情况下都能听得清楚悦耳。另外,剧院还安装了优质立体声系统,几十个扬声器设置在剧场周围,演出时的音响效果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一般。剧场里的舞台升降、旋转、灯光、电声等设备,都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
  在中国剧院西厅的东墙中间,镶有青白石线雕壁画——“民族大团结”十分引人注目,壁画上各种舞姿的人们线条清晰,栩栩如生。凡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此画中都有其歌舞形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11:31 , Processed in 0.5163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