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nry2000888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8月12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2 0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08年08月12日著名的小麦育种栽培学家梅籍芳诞生

  

 梅籍芳(1908—1983),小麦育种栽培学家。他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育成了“华东1号”等早熟小麦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在组织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和为适应改制需要进行早熟性育种与栽培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论: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梅籍芳这样的科学家为解决人民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7: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08年8月12日 “T型”福特牌汽车问世

  1908年8月12日,第一辆T型小汽车从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的装配线上开了出来。这种敞篷车可乘坐两人。价格为850美元。这种车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但比较容易驾驶,开车的人不一定得具备机械方面的才能。福特说,保养这种绰号叫“小莉齐”汽车很简单。
  当时只有特权阶级才拥有汽车。福特希望使T型车标价较低,以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能买得起。亨利·福特的工厂直接控制着原材料,装配线使用皮带传送机。T型车是福特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这家公司还得作些改进以提高这种车购性能。

评论:汽车的里程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8月12日 肖华逝世

  1985年8月12日,肖华逝世。
  肖华,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中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委。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对现代化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大建树。
  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党的八届、十一届、十二 届中央委员,一届、五届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肖华同志留下了不少著述。他写的《长征组歌》,热情歌颂党和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内外广为传唱,产生了重大影响。

评论:伟大的革命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尽管青岛和黄岛区的消防干警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扑救措施,但因风大火猛,至下午2点40分,随着一声巨响,周围其它几个储油罐又发生爆炸起火。青岛市有关领导正在现场指挥补救。市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伤员。北海舰队、北航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参与灭火,北航、港务局分别派出直升机和船只协助抢运伤员。
  为纪念1989年8月在黄岛油库灭火中牺牲的19位烈士,黄岛油库烈士纪念亭1990年11月落成。烈士纪念亭建在原四号油罐基座一侧。亭高10.14米,结构为双层八角十 二红柱,黄色琉璃瓦盖顶,显得肃穆庄重。19位烈士遗像悬挂其上,书有“黄岛油库灭火烈士千古”字样。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油库爆炸的消息传到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极为挂心。中南海与黄岛即刻搭起一条“热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连三次给青岛打电话,关切地询问灾情。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火灾的第二天,乘飞机赶赴青岛,到火灾现场。
  1989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看到关于黄岛油库火灾的几份电报后,给青岛市打电话询问黄岛的情况。
  秦家浩副市长在电话里汇报了黄岛油库起火爆炸的灾情后说:“下午刮的是南风,大风将火势扑向油港,情况相当危险。现在风向转了,对救灾很有利,油港可以保住。”
  江泽民又问:“起火原因是什么?”
  秦家浩回答:“是雷击起火。”
  江泽民追问:“没有避雷针吗?避雷针不起作用吗?”秦家浩回答:“据说是地滚雷,避雷针失去了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又关心地询问伤员的抢救情况。
  秦家浩报告说:“伤27人,有14人失踪,烧坏9辆消防车、1辆消防指挥车、3辆吉普车和面包车。部队出动直升飞机参加救护,大部分伤员已运到青岛治疗,水上飞机也参加了灭火。”
  为了及时了解灭火救灾的第一手材料,江泽民总书记记下了灭火第一线指挥部的直拨电话号码。
  时隔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又挂电话到黄岛灭火指挥部,询问最新情况。
  13日上午,副市长俞正声接到江泽民总书记的第三次电话。江泽民总书记要求俞正声向参加灭火的同志们转达党中央的问候……
评论:天灾加人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8月12日 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的市话业务正式放号经营,中国电信垄断市话的局面被打破

  1998年8月12日,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的市话业务正式放号经营。这意味着长期以来由中国电信独家经营市话市场的垄断局面从此被打破,广大的市话用户也将因此享受从未有过的选择权。
  中国联通是经国务院批准,是当时的电子部、电力部与铁道部共同发起成立的我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大型企业。自1994年成立之初,便首先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与中国电信展开了竞争。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信只要调整“交叉补贴”的结算方法,就可以置联通于必然亏损的境地,所以经营市话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间公平竞争的必要前提之一。而联通只有建成自己的网络,才能拿到进入市话市场的入场券。
  在一番艰苦的努力之后,双方互联互通的所有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8月13日,天津市邮电公用通信主网与联通天津市话网总协议正式签署。规则制定完毕,联通天津市话网开始放号经营,双方在市话市场上的比赛正式开始。
  联通天津市话网开通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能给老百姓装多少部电话,优惠多少钱,它关键是给垄断的市话市场带来竞争,进而推动整个邮电行业的发展。
评论:垄断是经济发展的毒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8月12日 北京首批双燃料公共汽车投入运行

  1998年8月12日,60多辆可以使用液化石油气和汽油两种燃料的公共汽车驶上北京街头,标志着北京市公共汽车开始使用清洁燃料。
  双燃料汽车的司机在运行中首先使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燃料用完以后才使用汽油。这种环保型的双燃料汽车外型和普通汽车相比没有任何不同,经过简单的技术改造,它增加了一个液化石油气罐和相应的燃料供应系统。
  为了保护首都环境,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在年内准备改装1000辆双燃料汽车,并建设与之配套的加气站。
评论:北京的空气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8月12日 中央决定成立港澳小组

1978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港澳工作预备会议的报告》。中央批示:开展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照搬照套内地的做法,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多想办法,加快步伐,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央决定成立港澳小组,以协助中央掌管港澳工作。
评价:中央批示:开展港澳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套内地的做 法,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多想办法,加快步伐,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08月12日美国著名电影、电视、舞台剧演员亨利-方达去世

亨利•杰因斯•方达(Henry Jaynes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美国著名电影、电视、舞台剧演员。亨利•方达在好莱坞和百老汇享有盛誉达50年之久。他是荷兰移民的后代,父亲开一家油漆店,少年时代曾立志当作家,在大学时代又迷上了戏 剧,经常参加业余剧团的演出活动。1929年,他首次登上百老汇舞台。5年之后,他因成功地主演了喜剧《农夫娶妻》而一举成名。1935年,当好莱坞把这部轰动一时的剧作搬上银幕时,他应邀继续担任男主角。在影片中,他那朴实、真挚、风趣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从此,亨利.方达便频频来往于百老汇和好莱坞之间,成为美国电影和戏剧双栖大明星,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四十年代的代表作是《青年时代的林肯》、《愤怒的葡萄》和《荒野的决斗》,五十年代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和《十二怒汉》,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 是《西部开拓史》、《碧血长空》、《蛇》等。 亨利•方达的演艺生涯持续到80年代初期,于1978年获美国影艺学院颁发终生成就奖,1981年3月31日,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授予他特别荣誉奖,以纪念他“半个世纪来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作出的不朽贡献”。在拍《金色池塘》时,亨利•方达已重病缠身,身上带着心脏起搏器。但他凭着高超的演技和对电影艺术的深挚感情,把片中诺曼这个人物演绎得生动感人,并凭此片如愿登上奥斯卡影帝宝座。 亨利•方达一生共结婚五次,简•芳达和彼得•方达是他与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女儿,简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同样也是好莱坞的演技派巨星。
评价:1982年逝世的美国影星亨利•方达,从影50年,主演了86部电影,其中很多都是美国电影史上的名作。他的演技精湛,别具一格,被誉为“不费力的表演大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08: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08月12日画家林凤眠在香港逝世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倾向西方现代派艺术。年轻时提倡“走上十字街头”的艺术运动,晚年却截然相反地回到艺术的“象牙塔”。画风中西糅合,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凤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评价: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lianj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12 1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877年08月12日 - Thomas Edison(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并且制作了第一张声音唱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lianj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12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 年08月12日 - 《Billboard》杂志推出了"Hot 100"单曲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lianj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12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08月12日 - John Lennon在芝加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为自己曾经所说的“Beatles比耶稣更伟大”的言论作了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lianji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12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4年08月12日 - Woodstock '94在纽约Saugerties开幕,这是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活动的第25周年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08月12日——施崇棠出生,台湾企业家,华硕电脑董事长兼总经理。

  
施崇棠,宏碁创业七人之一,现任华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1952年,施崇棠出生于一个公务员家庭。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的他在部属眼中是温柔敦厚的“教授型”领导者,“谆谆教诲、对每个人都很客气、情绪从不大起大落”。但是像他这样儒雅、柔和的人,身上却埋藏了一股呛人的狠劲。
  1979年,施崇棠与施振荣等七人一起开始创业宏碁,任职宏碁个人计算机事业处总经理。
  1994年,华硕创立4年后,42岁的他离开奋斗了15年的宏碁,正式加盟华硕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重新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一来到华硕就开始和英特尔叫板,想要争做世界主机板领域里的老大。3年后华硕甩开了英特尔,还把当时世界第一大主板厂商Micronics打得落花流水,一跃升为行业老大。此间施崇棠令华硕的销售业绩成长了12倍,利润高达20%以上。
  1996年,他带领华硕把国际市场上的主机板地位建立起来后,开始向别的领域里扩张。不到三年,华硕分别涉足到笔记本、多媒体、服务器领域。
  1998年华硕的笔记本电脑拿了18个奖,还有两台机器在俄罗斯上了太空。
  1999年初,美国《商业周刊》在评选出来的全球100家表现最佳的IT企业中,将华硕排在第18位。
  施崇棠经常谈到他的成功概念:我认为成功就是如何超越自己的极限。

华硕电脑现在确实发展的不错,施崇棠治理有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08月12日——许志安出生,香港演员及歌手。
  
歌手许志安

1.简介
英文名:Andy Hui Chi On
绰号:安仔、安哥
国籍:中国
出生:1967年8月12日
出生地:香港
星座:狮子座
职业:歌手、演员、节目主持人
音乐类型:粤语流行音乐、华语流行音乐
活跃年代:1986年至今
唱片公司:东亚唱片(集团)(2005至今)、
正东唱片(1997-2005)、
华星唱片(1986-1997)
经纪公司:东亚娱乐(2005至今)、
M8 Group(2003-2005)、
金牌娱乐(1997-2003)、
华星娱乐(1986-1997)

2.经历
许志安(Andy Hui,1967年8月12日-),男,籍贯广东番禺,生于香港,为香港著名实力派歌手及演员。
早年生活
许志安在家中9兄弟姊妹,排行最小。少年时与家人住在黄大仙屋村。因当时住所地区治安不靖,罪恶常常发生,所以许志安在年少时就立志希望能当一位能除暴安良的好警察。中学时期就读中七的时候,还未毕业便参加1986年新秀歌唱大赛得到亚军(同年黎明得季军)继而入行。
歌手生涯
华星年代
在新秀后,许志安签约华星唱片,但是华星只为他安排作一些餐厅酒廊的演出。这段时期许志安曾被醉酒食客粗言相对,其中一次他私下接下于一间品流复杂的夜店演出,期间该夜店被人放蛇捣乱。许志安后来得到新秀歌唱大赛大师姐(即80年代著名冠军)梅艳芳赏识,为歌曲《将冰山劈开》合唱,被公众认识。
许志安在1988年5月5日推出首张个人大碟,但卖况平平,更曾一度被华星威胁解除合约。他在1990年发行的第四只大碟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只黑胶唱片(LP),销售量比第一只大碟为高,故其后公司亦开始为他推出其他唱片。其后的歌曲《翻腾》亦有好成绩,亦是许志安本人说“鲤鱼翻身”之作。于1996年,一曲唱尽男人心声的《男人最痛》成为香港全年热爆歌曲之一,使人气一度急升。

正东、东亚年代
在《男人最痛》后,许志安得到称为“金牌经理人”的黄柏高赏识签约正东唱片及金牌娱乐经理人公司,至2003年改签M8 Music经理人公司。许志安在200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在《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三次(1999-2000、2003年度)夺得“叱吒乐坛男歌手金奖”和一次(2002年度)夺得“叱吒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
在2005年离开正东唱片,加盟东亚唱片(集团)及经理人公司东亚娱乐成为其旗下歌手及艺人。东亚娱乐着手协助许志安歌影视三线发展,也包括了举办演唱会,其合约有效期直至2008年12月16日。
慈善
许志安多年来为社会贡献良多,曾以个人名义捐出善款为国内贵州山区贫童重建学校,不久被雁心会提名以人名来命名新学校的名称“许志安雁心希望小学”(首位香港艺人获雁心会命名)。终在2005年被选为香港杰出青年,不久成立慈善基金会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义务帮助。
与郑秀文的关系
自1988年(正式为1990年)郑秀文出道之后,经唱片公司(当时许志安与郑秀文签约华星唱片)安排于1992年合唱一曲《其实你心里有没有我》许志安与郑秀文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亦被外间认定是情侣(而他亦和郑秀文、黎明诗改编同一日文歌曲)。2001年1月,与商业电台合作的歌曲《七年滋养》更被认为是他在表白与郑秀文七年之感情。当时只是2线歌手的许志安,相比起郑秀文,直叫许志安没有了尊严。所以他一直希望夺得在男歌手们心中最高荣誉的无线电视“最受欢迎男歌星”,以平衡他的心理。200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许志安终于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同时郑秀文亦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星”,许志安在得奖后还发表了一段点滴感人的“厨房宣言”;但到2005年,传媒报导二人恋情已划上句号。
“美中不足”风波
于2004年底时和叶德娴合唱一曲《美中不足》,获得电台热播。但许志安被指为增加播放率的分数,把合唱变成了featuring,遭传媒及乐迷批评。但事实上是当时许志安所属的正东唱片为求争夺更多的奖项,强行将一首合唱曲改成featuring。传媒将错误的讯息发出,令许志安本人蒙受不公平的批评以及被乐迷误会。

许志安是个全面发展的音乐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08月12日——中国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于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签订。同年10月23日正式生效,有效期10年,如在期满时或在其后任何时候的前一年,缔约国任何一方未提出愿予终止时则继续生效。主要内容是:双方应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任何一方都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各方同第三国关系的立场。


日本只有承认对中国人民所犯战争罪行、道歉并对受害人赔偿后,才能真正和中国友好相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08月12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推出了型号为IBM5150的新款电脑,“个人电脑”这个新生市场从此诞生。

  

1981 8月12日推出该公司为世人所熟知的首台IBM PC。这台售价2880美元的IBM 5150的心脏是Intel的4.77MHz的8088处理器,16KB内存(可升级至256KB),采用低分辨率单色或彩色显示器;捆绑微软的BASIC以及后来被称为PC的“杀手级应用”的VisiCalc电算表软件;配置两个160kb单面软盘驱动器。


可惜IBM的CEO把IBM个人电脑卖给了联想,放弃了巨大的市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7年08月12日——航天飞机“企业号”首航。

  

  1976年9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被拖出了罗克威尔的帕玛戴尔总装大楼。这架编号为101,取名“企业”号的航天飞机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中第一架原型机。


设想
  早在1969年1月31日,美国宇航局就和麦道公司、罗克威尔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签署了一个合同,合作研究一种集发射和再入大气层于一身的太空往返运输工具。1971年1月19日,美国宇航局在弗吉尼亚州的威廉姆斯堡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要点。次年10月,诞生了当今人们熟知的航天飞机的构想和设计。当初的名称为:空间轨道器。


相关数据
  “企业”号航天飞机长37.2米,宽23.8米,高17.4米,空重72.6吨,载荷舱长18.2米,宽4.6米,能将29.5吨重载荷送上370至1110公里高的空间轨道,并可从空中带回1.45吨重载荷。在具有辅助电源的前提下,可在太空停留30天,并可执行各种太空使命。


构造
  轨道器上装有49台火箭发动机,23根天线用于通讯、雷达、数据传输,5台计算机,互相隔绝的控制系统,另外还有电源系统。

  轨道器可分为三部分:前部机身的加压宇航员舱,机身中部的载荷舱和支撑主发动机的尾舱。宇航员舱又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上部为飞行舱,是飞行控制中心;中部的拴闸门为宇航员出入口,并装有通向载荷舱的气塞门;下部为设备区。前部机身内还装有前起落架,起落架舱门,前部反作用力控制系统。

  中部的载荷舱上部是两扇长门,沿中轴线一分为二,并各自用铰链连接在载荷舱两侧的边缘,舱门用环氧石墨制成,并装有环状氟利昂冷却器。这是由于在发射之后,舱门要打开,协助散发电器设备和所携带的载荷所散发的热量。

  后舱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支撑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底座,以及轨道器与外贮箱相连的装置;用钛合金制造的尾翼支撑结构,同时还要支撑轨道器操纵系统和后襟翼;还有外部罩,罩内装着载荷舱之后,主发动机喷嘴防热罩之前的所有设备。


试验
  1977年2月,“企业”号在爱德华空军基地中的航宇局干湖飞行研究中心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试验过程,其目的是要审定轨道器系统本身和轨道器在低层大气中的飞行特性。

  2月8日,“企业”号被绑在一架名为NASA905的经过改装的波音-747母机上,做了一系列不载人和载人的背驮式飞行试验。在试验中,轨道器从起飞直到着陆,始终不同母机分离。轨道器上的所有气动控制翼,如机翼上的升降副翼、机身上的襟翼和方向舵上的减速器,都做了仔细的操作检查。

  8月12日,“企业”号开始了有人驾驶的自由飞行试验。当这架75吨重的轨道器同母机在6950高空分离后,宇航员福莱德W· 海斯和C· 戈登· 福勒顿驾驶着这架滑翔飞行器做了一圈U字形的飞行,最后出色地在地面降落。轨道器的灵敏反应令他们感到吃惊,感觉好像在驾驶一架战斗机。自由飞试验验证了轨道器在低层大气中的飞行性能同风动试验结果完全相符。

  1977年10月26日,“企业”号在爱德华空军基地进行的试验全部结束,由母机驮着飞往马歇尔航天中心,在那里进行了八个月的结构振动试验后,被送往肯尼迪空间中心。在那里,这架轨道飞行器被确认为只做试验飞行器,以便为以后的轨道器开辟道路。


“企业”号航天飞机从未飞上太空,但为其后的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顺利升空奠定了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8月12日下午,大陆两位记者抵达台北桃园机场,踏出历史性台湾行的第一步。《中国时报》总编辑黄肇松、副总编辑俞雨霖前来机场迎接。前排左为新华通讯社记者范丽青,中为中国新闻社记者郭伟峰,右为《中国时报》黄肇松。


  台海网8月20日讯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1991年8月12日,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为“闽狮渔事件”入岛采访,拉开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序幕。此后两岸新闻交流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成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部分。


应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新闻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2 1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8月12日18时30分,经过南京军区某红军团官兵连续93个小时奋战,长江九江段4号与5号闸之间的决口成功合龙 [解放军报/岱天荣 摄]

铭记98抗洪 30万官兵英勇无畏战洪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13:18 , Processed in 0.38557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