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26|回复: 4

[原创其它♡] 韩国游记四:独立纪念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4 11: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马健
邮箱:stronghorse@tom.com
主页:http://www.comicer.com/stronghorse
发布:2008.11.23

说明:按照计划,本来这篇游记应该是写仁川的,但是看了一下当年在仁川的照片,感觉有点拿不出手,所以改写独立纪念馆了。照片是我当年用胶卷拍摄的,最近到街边的数码店底扫成图像。

=========================================================================================

韩国独立纪念馆位于天安市郊,开放于1987年8月15日光复节(韩国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of Korea),是陈列韩国独立运动及独立运动家相关资料的地方。纪念馆内建有曾设于中国上海和重庆的韩国历史政府厅舍和7个展示日占期到韩国临时政府成立间历史的展厅。此外,纪念馆内还设有9面屏幕环绕的立体剧院,更有多种露天的设施。纪念馆内有大量史料,可惜室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所以拍不到照片,本文展示的都是室外照片,体现一下建筑的恢弘气势,及秀丽风光。

这是位于入口处的独立纪念碑一侧,主体图案为韩国国徽太极图,但与现在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略有不同。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上红下蓝,按照传统观点看来根本不是“阴升阳降,生生不息”的太极图,而是上阳下阴的“否卦”。按理说李朝一向以“小华”自居,太极学说应该是士大夫阶层的必修功课,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失误,其中的原因我也是参观了独立纪念馆里陈列的各个时期的太极旗才搞明白:当年太极旗刚刚被设计出来时,虽然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差异主要在四角的卦象上,中央的太极图都是中国常见的立式太极图,等到朝鲜战争结束后,知道太极、八卦的人大多都已成为历史,能看得懂当年用中文书写的传统文献的人也越来越少,不少人开始觉得立式太极图不太顺眼,横放看起来更稳当,尤其改成上红下蓝后,比较符合目前“南北分治,但又属于一个整体”的局面,所以就成了这样。
纪念碑上的图案参考的是早期太极旗,但又要符合现代韩国人的认知习惯,所以就略有变形。


独立纪念碑另一侧,主体图案是韩国国花木槿花(我个人觉得很像紫荆花)。不过木槿花似乎是中国的叫法,在韩国更常见的叫法是“无穷花”,我的韩国同事向我解释花名时用的词是endless。其实无穷花在韩国北方并不常见,而且据说有一种怪味,所以很少有人会当作观赏植物种植,花店里也找不到。据我同事说,他本人就很不喜欢这种花,只是因为有个好名字,才被先烈们挑选出来作为国花,象征大韩民族历经磨难,但是生生不息的“无穷精神”。


独立纪念馆里的环境非常优美,我去的时候洽逢秋天,这张就是秋色映照下的独立纪念碑。


独立纪念馆主体陈列室。进去后就是几排展板,反映李朝末期韩国人民“在列强欺压下的悲惨生活”。当年应李朝要求(背后的推手应该算是闵妃),以袁世凯为统帅的清军曾长期驻朝“平叛”,袁世凯本人与闵妃也曾有绯闻传说(对八卦有兴趣的不妨google,不比其他绯闻少多少),他手下的兵士就更谈不上什么军纪,所以迎面一块展板上画的就是一个清军在拖走韩国老乡的耕牛,另一个清军开枪射杀前来阻止的韩国老乡,从情节到造型都与中国国内抗日战争时期的某些情景差不多,看得我好不尴尬。再进去,还有不少当年的历史照片,看到长袍马褂、佩腰刀的清军将领意气风发,与一群礼服佩剑的西方列强军官站在一起,感觉和国内看到的签卖国条约时的清军还是有很大不同。
这里顺便说一下闵妃,大多数中国人是通过韩剧《明成皇后》知道她的,其实她死的时候(1895年10月8日)只是“王妃”,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只留下了姓氏“闵”。1897年1月,闵妃的丈夫高宗宣布脱离与清朝的宗主国关系,改朝鲜国号为“大韩帝国”,登基为帝(以前是“王”),同时追谥闵妃为“明成皇后”。1907年日本逼高宗退位,闵妃之子即位,追谥闵妃为“明成皇太后”。但是在中国播放的《明成皇后》中文配音中,却满口“皇上”、“皇后”地胡叫,把当时的宗主国置于何地?所以看了几分钟我就懒得再看了。



望乡之丘,祈愿和平、统一的标志性建筑。按旁边看板上的说法,这个建筑的布局有很多讲究,阳光在某个时刻也能从顶部通过蘑菇状盖子照到下面的地下室。


纪念馆内的某纪念碑,名字我忘了,汗……


虽然现在的影响力已不如基督教,但佛教毕竟是韩国传统宗教,在反映历史的独立纪念馆里也有佛教的飞天造型,祈求国泰民安。


文字写不出了,就再来两张秋色养养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11: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了。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13: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老马大作,图片饱含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凝重的历史沉淀,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13: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7 2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的屋顶式样为适用于民居的悬山顶,这还是有一点自知的;但正面檐线已有部分变型走样,明显显示设计和建筑功力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09:13 , Processed in 0.35325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