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79|回复: 0

[【学术茶座】] 关于料峭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4 2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料峭知多少

  读了梅芷老师的文章《料峭阑珊知多少》,觉得很有意思。

  一、词义怎么变了?

  我们每天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会发现,原来用的某个词,其意义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变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这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或者说是不太规范的用法,但用着用着,它就成了规范的了。比如“爪牙”,原来指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又用来比喻勇士;卫士。(《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郑玄笺:“此勇力之士。”) 还可以比喻武臣。(《汉书。陈汤传》:“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或者形容勇武。(《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它原来是个褒义词,可是用着用着,出现了“党羽,帮凶”的意义,成了贬义词了。

  有人说,那是历史上的事了,我们现在的词意义都很明确、固定的,不会变。其实,现实生活里经常使用的词也在不停地变着。比如“小姐”,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还是个褒义词,至少没太多贬义。可没过多久,它就逐步地变成贬义的了。

  还有一些称呼语也是一样的。比如“师傅”、“老师”,原来是专指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人,后来逐步变得好像任何行业的人都以用它们来称呼了。

  词义变化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也有语言内部的。

  二、社会的原因。

  其一是某些词语使用的泛化、普遍化。原来只有某些领域的人使用的词,后来使用的范围扩大了,其意义相应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平台”词典中的解释有三:(1)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楼房的阳台。(2)机器的金属表面,工件可固定其上。(3)〈方〉平房。可是由于很多行业在叙述其他事情的时候,都在借用这个词,它就不限于是上述三种意思了。比如:“……为培训机构和个人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平台。”“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其他像“考试平台”“咨询平台”“传播平台”,等等。再如“磨合”“契机”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使得词语的使用泛化、普遍化的原因,可能是处于某种具有话语强势地位的人员或机构,他们的使用,常常会带动许多人随从,形成一阵风。处于这种话语强势地位的,可能是明星、名人、政府机构或某些官员,也可能是某个文艺作品,包括今天的网络。历史上由于信息传播的途径少,速度慢,对语言影响较大的常常是文人作家,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影响。比如莎士比亚对英语的影响、普希金对俄语的影响。

  社会原因的另一方面是,禁忌和避讳。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避讳为秦始皇“正月”的“正”读平声,为避讳李世民“观世音”说成“观音”,等等。再有就是对“死亡”、“生殖器官”等的避讳。这些不仅可以改变词的意义,也可以改变词的语音。

  社会原因主要带来了某种词语、某种说法的流行,也可以使得某些词语消失。

  三、语言内部的原因

  语言内部的原因,一是原来某个意义没有合适的词表达,形成空缺,就会出现一个新词来填补这个空缺。填补的时候,常常会借用一个现有的词(比如说X)。这样,X就有了新的意义。比如汉语里的许多社会称谓,常常会借用亲属称谓词。“叔叔”,本来是亲属称谓,但对于非亲属的跟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子,没有合适的称谓,于是,就也用“叔叔”来称呼他们了。这样一来,“叔叔”这个词就多出来一个“表社会称谓”的意义。

  填补空缺的第二种办法,是借用。借用其他语言或方言中的词。当然,要用汉语的形式表示出来。比如“粉丝”。这个形式正好跟汉语里原来就有的吃的那个“粉丝”形式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把它们当成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只是形式相同罢了。再如一米长的“米”跟稻米的“米”。

  语言内部第二个原因是某种格式的套用。例如,人们会从“望洋兴叹”套用出“望房兴叹”、“望‘院’兴叹”、“望‘衣’兴叹”、“望路兴叹”、“望股兴叹”……,能造出多少呢?很多很多。原来成语中的“望洋”本来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的,但它毕竟没有格式的力量大,仍然被人们拆开了。

  四、语域的变化与俚俗化

  有人把原来文雅的词后来变得口语化、通俗化的现象叫做“俚俗化”。不管是褒贬义的变化还是词语概念意义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都可以进一步归纳为词语“语域”的变化。就是说,原来经常在某一种语域中使用的词语,后来被用到了另外一个语域。这里的语域,指的是词语出现的语体、行业、地域等。比如,书面语体跟口语体是两个不同的语域,当一个词从书面语体进入到口语体,就是语域发生了变化。语域变了,词语的意义也就会变化。这一点不难理解:一个人冬天在北方穿的很厚,当他来到海南,他就得变换一下穿着才行。

  有些词本来是文言或书面语中使用的,当它们被用到一般语体的时候,意义多少就要变了。比如梅芷老师举的“料峭”“阑珊”,原来一般文章中很少见到,后来在一般报道中,甚至小学生的作文中都在使用,它们的意义不变才怪呢。那么,它们的用法正确吗?

  五、规范与从俗

  要正确使用语言,保持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就要求语言中使用的词语固定、词的意义稳定,不然在使用上就会出现混乱。你这样用,他那样用,还怎么交流思想,准确表达意思?因此,所有国家对其民族语言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并有相应的标准。

  但是,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变化,况且规范也不是为了阻止语言的变化,而是让这种变化能够适应语言的使用者。

  由此可见,“料峭”“阑珊”之类,如果被很多人使用,其新出现的意义必然会被词典吸收,然后成为规范。在这类词语的新的意义和用法还没有成为规范之前,最好还是慎用。

  至于“知多少”,跟上面那两个词不是一类情况,是今天的许多人在使用或理解是,使用了“重新分析”,“知”的意义跟“多少”的意义都改变了。这恐怕不是规范能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2 19:42 , Processed in 0.2727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