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32|回复: 4

[【吟梅轩】] 料有有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1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清晨,几乎跟时钟一样准时,外面总会传来洪亮的吆喝,灌煤气噢,灌煤气噢!这时,我想到的不是郭达的换大米,而是已经十分遥远的“料有有料”。

  “料有有料”,是诸暨方言,译成普通话,意思是“肥料有没有,肥料”。不过,这里的肥料一词,是比较委婉的说法,明白地说,是指人粪尿。

  算起来,其实也不是十分遥远。30多年前,从天蒙蒙亮,一直到整个上午,远道而来的农人,推着粪车,间或也有只挑粪桶的,穿梭往来在大街小巷之间,嘴里用几乎统一的调子高叫:料有有料?料有有料?

  门开处,出来的大多是内当家,冲着农人招呼,喂,料!

  于是,农人登堂入室,直接进入人家房间,掀开便桶察看容量与质量,然后,与主人讨价还价。大多主妇不至于为分把钱太当一回事,也有锱铢必较的,那便会引起一场口水战。

  也有人一早就把那桶子放在自家门口的,等听到吆喝再出去叫来谈价钱。

  或许现在的人会担心那些农人会乘机如何如何,说真的,至少我从有听说过有哪个进城买料的曾经因偷鸡摸狗之类被人捉住的事例。

  城里人通常都欢迎“料有有料”的吆喝。也有不愿意听到的,比方环卫所的人。

  环卫所有一支队伍,隔天在各条街巷口设点,统一为周围居民清洗马桶。环卫工人拂晓前就开始工作了,他们也大声吆喝:荡马桶哉,居民们闻声配合,把家伙放到门口。

  曾经有一段时间,料的价格比较高,50年代末一马桶能卖几毛钱,后来低了一些。环卫所的更低,原因很简单,农人要了料之后,扬长而走,环卫工人则还得清洗。

  环卫所通常每季度发一次钱,文雅点的说法,叫卫生费,挨家挨户发钱的那一位很风趣,称其为豆腐浆钿。3个月卫生费,拢共块把钱,那时收入低,有这点额外进帐也是好的。

  大多人不愿跟环卫所合作,宁愿把农人请进家里来。估计这与经济利益相关,再有一点,环卫工人上班也太早了点,那个时段,许多人还舍不得从最可宝贵的回笼觉里出来。

  “料有有料”的吆喝不知是哪一天消失的。消失,是必然趋势。家家户户都用了清洁便器,排泄物直接流归到统一的所在,“料”,被釜底抽薪了;再说,如今农村都使用化肥了,谁还要又脏又臭的“料”。

  这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最起码,家园清洁卫生了。

  世间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弊,“料”没用了,以前的那句著名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相应的也失却了意义。用化肥清清爽爽的,只可惜,清爽是清爽,日久天长的,土地却因之板结,更有甚者,现在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全球性的环保问题。

  以前普通农家都有自己的粪池和垃圾池,为了一点点农家肥,曾闹过多少纠纷甚至大打出手呢。

  真真是时代不同了。

  就说这卫生费,以前是环卫所发给居民,如今恰恰相反,这费由居民上缴。

  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起绿色呀环保呀有机呀之类的概念来了,因此我想,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大清早的,外面又响起“料有有料”的吆喝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5: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的文章读起来都很有内涵哦!不过你是否坚持读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15: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涨见识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7: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肥水啊--另一种叫法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铃声一响,黄金万两

据说在一个很富有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0 22:26 , Processed in 0.29915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