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99|回复: 4

[【时事表】] 两个调查报告带来的困惑 孩子阅读不需“被喜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1月22日 15:12 来源:新闻晚报
  □特级教师 常生龙

  近日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在首届 “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评选活动当中,余秋雨、肖复兴、赵丽宏、秦文君、黄蓓佳、梁晓声、史铁生、铁凝、曹文轩和韩寒十位作家当选首届 “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

  听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消息: 2009年的10月29日,由《课堂内外》杂志社青少年调查中心实施的 《2009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报告》出炉。鲁迅仍以犀利文风和以笔作战的精神成为青少年最爱,在初中和高中生中分别获得50.75%和33.87%支持率。同时,在中学生最喜欢的80后或90后作家中,郭敬明以其强大人气登上榜首,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分别以50.63%和43.17%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

  就这些已知的信息中,就可以看出两个调查结果之间的明显差异。

  我有几个困惑:

  第一,作为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针对性? 《课堂内外》组织的 《2009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报告》,我在其官方网站上看到,调查的对象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三个组别,都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而 “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评选活动,调查的对象是谁?没有看到相关的披露。倒是获奖者之一余秋雨在感言中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的这个奖我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它穿越了时空。据我所知,这个奖是由老师和学生们投票选出来的。老师的投票让我回到了童年时代,老师是给我文章第一个投票的人,因此老师们的支持代表了过去和现在,而同学们的投票对我来说就是‘明天’的投票,可见文学是穿越时空的……”。从这段话中推测,这次投票教师是其中的主角之一。教师推选出来的结果,占据了整个投票结果的多大比例?教师的意愿是否能反映学生的心意?

  第二,样本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 《课堂内外》组织的 《2009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报告》,向全国2000区县上千万 《课堂内外》的读者们发放了调查表,再从回收回来的调查问卷中进行随机的抽样分析。我不敢说这一调查的样本代表性很好,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样本是怎样得到的。而 “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评选活动,是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进行的投票?这些选票是否能够代表 “全国中小学生 “这一群体的现状?这些都不得而知。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人们接受评选的结果,难免给人一种 “被喜欢”的感觉。信息公布之后,导致了一些人的质疑,也就可以理解了。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 01-22/2087488.shtml

点评:

【课堂内外】搞这种调查背后应该有各位作家或者所代表的课程教材出版机构的利益考量吧,不管这是什么调查,我觉得家长态度应该是:

网上能找到的绝不花钱购买这样应景教材,
孩子文学阅读能力和辨析能力决不能在这种调查数据的恐吓和指令下面通过购买指定辅导教材来提升,
还有就是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是依靠这样的被代表之后的利益运作交换而来,因为他们不能承诺我购买了就一定能如何如何。

其实这样调查数字不具备权威说服力,南北风景差异,文化差异,还有随着时间长度展示作家实际的真实(比如余秋雨这样问题争议的写手,我觉得他就不配来做这种代表),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这种评选的可信度,所以建议学校少搞这样调查,多为孩子精讲细讲教育部大纲规定的内容,其他的让孩子自己选择或者有好的导师再做个别指导,给孩子选择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任何没有公布调查统计方法和调查抽样背景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都没有太大意义。
即使是官方统计结果也是这样,因为可信性直接与样本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来关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8: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动画片、美国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 1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方的都是不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1 14:05 , Processed in 0.4499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