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513|回复: 27

[【时事表】]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纯属忽悠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两位教育系统的高官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纯属忽悠。辨清这种论调正确与否关系着教育公平能否正确的执行下去,所以笔者在这里不得不开帖讨论这中论调是否正确。
  首先我认为教育是一种过程,是人生成长的历程,而不是只看最终结果的马拉松,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近11年的教育能说只是起跑线的问题吗?你们家的起跑线有这么长?可能这位官员说人生是马拉松的意思就是说他认为人生是看最终结果的,请广大家长不必太在意这个起跑线。但是老百姓的不在意是建立在教育资源相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公平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做到相对公平,资源之间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就是官僚在忽悠人民群众。时下在中国农业部幼儿园的保证不吃转基因油、广东某些省直实权单位幼儿园享受巨额财政补贴,官员子弟学校、实权部门子弟扎堆的小学、初中层出不穷,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地点这些阶层的子弟又在这里生成各种关系,同学、婚姻、师生等等,阶层已经消失了?还是一些人员还在制造阶层?老百姓有这种思想和论调危害并不大,但是怕就怕一些直接负责教育管理的官僚也是这种思想。让持有这种思想的官员去搞什么教育公平不是逼他搞形式主义是什么?不搞阴奉阳违搞什么?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02/24/4828226_0.shtml

教育部官员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纯属忽悠2011年02月24日 08:50
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逸梅

很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在孩子完成学校的课业之余,都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特长班(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起步不影响一生发展”
在昨天教育部举行大典新闻通气会上,王定华称,人生犹如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影响一生发展。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可以理解,但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
谈到“小升初”择校问题时,王定华承认,“小升初”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推进解决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城市所具备的特殊情况,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多。
副厅长称言论和利益相关
到会的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也不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这句话是谁喊得最要紧?是办学的人,因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关。”张志勇认为,要看到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要呼唤教育理性,而家长理性非常重要。 (记者 郭少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说法可以算一种恐吓性质的营销形式,很可惜,很多家长确实吃这一套

因为大家思维习惯里面攀比思维起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就是我们教育部门提供的教育成长路径有限,社会普遍认可的教育成果的类型有限,于是家长们走上了一条拼资金拼设备拼教育小环境的军备竞赛的路径。

另外就是我们很多孩子包括家长缺乏系统的总结提高的反馈训练,吃亏之后往往把自身原因给淡化忽略,往往归咎于外界环境更多一些,找自身原因更少一些。比如被社会上教学培训公司忽悠什么起跑线什么关键的头三年之类的口号给洗脑,往往以为孩子开始不顺了往后怎么都不行了,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

起跑线只是一种划分说法,而不是我们所有投资投入的动员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9: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欢迎交流。
本人这几年一直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就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向论坛的各位老师,坛友们请教过。
针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论断,首先要了解这是什么情况下提出的问题,据我了解,是某些教育机构
打出的广告语(没有查找到)。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商言商,就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鼓吹一些新的思路,
目的是给自己赚钱,如果是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忽悠,为什么呢?
    1、什么是起跑线:课本知识?心理素质?综合能力?

      孩子毕竟要是走向社会的,课本知识,究竟有多少能够用得上?只不过是打基础,考试也要用,

而课本知识,应该是可以补起来的。

      心理素质实际上,在现今社会,还更重要一些,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就会在处理问题上,有一个相对好的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不会出现中学,甚至小学生因为

功课或者课外活动压力而做出不理性的举动(跳楼的,砍断自己手指的,等等)。

      或者,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智商,情商,逆商,这样,孩子走向

社会以后,才可以比较自如地处理各种关系。

   2、现实社会中,就是不平等的,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是不可避免地不一样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
大家都是不一样的,短时间看,就会有人领先,有人落后,有人赢,有人输!

   但是,人生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短跑,而是一个长跑,或者说,是一个又一个的长跑;孩子阶段只是一个
旅程的起点,要看输赢,还要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就像我们平时教育孩子一样,孩子的成长,当然要和别人比一比,要不然,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但是,

怎样比,跟谁比,这就要看孩子所处的位置。

    3、回归问题本身,不同的孩子,需要的辅导,需要的兴趣班,需要的娱乐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兴趣、志向

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就不能要求孩子们都要去做各种各样的辅导,那么,孩子的快乐童年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赢在起跑线上,作为育儿的目标形式,那是没有错的。关键是这种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开明的家长,“赢在起跑线上”的行动目标是,让孩子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幸福快乐地成长,让孩子成人。
  当然,这是需要扭转尘世中的许多陋见积习,不违背孩子的意愿,不糟蹋孩子。根据近期《中国青年报》“冰点”《对抗语文》的报道,作家叶开和他的华师大副教授老婆,就是这样的家长。我相信,他们的孩子虽然语文考试长时间得不到前几名,但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必定有健全的心智、幸福的童年生活,这对其后来的成长,犹如富矿,不可估量。
  最要命的是,那些“中毒的父母”,将“赢在起跑线”定义为上最好的幼儿园、坐前排、当班干部、学多国语言、练各种才艺……
  这些可恶又可怜的父母,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心愿,达到自己不曾达到的目标。将孩子当成大人之间虚荣竞争的牺牲品。这些父母所谓的“赢在起跑线”是不足取的,是万万要不得的,是需要我等读书明理之人出面制止的。
  某些制度的扭曲,带来思想的僵化。民智不仅未开,反而越来越复杂越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一边倒。我们痛斥“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和那些“中毒的父母”管教孩子的荒唐甚至罪恶行为,本没有多少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这辈子有太多的愿望没有实现,都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这样的想法是导致“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这一做法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0: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是谁喊得最要紧?是办学的人,因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关。”张志勇认为,要看到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要呼唤教育理性,而家长理性非常重要。

*******************
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这些也是上好学校才好学好培养嘛,呵呵,另外厅长司长当然没啥看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0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楼主注意,不要被媒体忽悠了。

   昨天晚上认真读了一下《新民晚报》,发现“纯属忽悠”的说法前面少了极关键的限定语。
  《新民晚报》A11版头条主标题是这样写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
  正文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王定华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正文的末尾标注说,本条消息据《京华时报》。

  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小领导遭遇到这样的编辑,日后谁还敢说话?
  公众遭遇到这样的编辑,将有多少人可以理性思考?

  我这里的发言,虽然看似太过拘泥细谨,太较真,但这里面包含的痛心,实在是很鲜活的。已经打电话给编辑部门了,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

附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1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6楼陶梦于2011-02-25 09:22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陶梦于2011-02-25 09:22发表的 :
  提醒楼主注意,不要被媒体忽悠了。

   昨天晚上认真读了一下《新民晚报》,发现“纯属忽悠”的说法前面少了极关键的限定语。
  《新民晚报》A11版头条主标题是这样写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
  正文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

注意到前边的定语了,不过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也好。
另外我感觉谁都可以这样说,但是就是掌握教育公平职责的教育部乃至教育系统官员不能说这话,虽然有定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2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golden21c于2011-02-25 13:07发表的 :

注意到前边的定语了,不过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也好。
另外我感觉谁都可以这样说,但是就是掌握教育公平职责的教育部乃至教育系统官员不能说这话,虽然有定语。


其实,这个官员也是顺着舆论的风向张嘴的。
春节期间,好像是文化界的某个晚会上,就有一个相声讽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还同时讽刺了一对一辅导中的黑家教。

社会舆论如何引导,在公众时常无法独立思考的今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话从什麽时候流行的!印象中,好像是很早前,台湾补习班、才艺班的广告语,这话流毒无穷,也为补习、才艺班赚了不少银子,因为很有恫吓性,呵呵!转贴一篇博文。不过,道理说来好听,也要父母能够接受才行,大部小孩子是没什麽权力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別讓孩子的快樂輸在起跑線上.../侯文詠

常聽人家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過我想說的卻是:別讓孩子的快樂輸在起跑線上。

爲什麽是快樂,而不是成績或才藝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成績或才藝就算輸在起跑線上,將來如果有需要,要追補都為時不晚,但快樂這樣的氣質卻是從小就必須養成。一個童年情感受到創傷、或者發展出憂鬱性格的人,將來無論如何學習,要變回快樂,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是,有人難免要說:問題是成績比快樂重要啊。我說:不對,當然是快樂重要。爲什麽呢?因為成績是一時的,而快樂卻是一輩子的事情啊!

可是,又有人要反駁:難道因為快樂,而沒有成就,也可以嗎?

不曉得爲什麽,大家覺得要有成就一定要變得不快樂。事實上,兩者是不互相抵觸的。大家有一種想像,覺得讀書、學才藝一定是不快樂的,因此,要不快樂才能成績高、要不快樂才能才藝好。可是事實是,書讀要讀的好、才藝要學的通透,多半是因為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回饋的緣故。很少有人是因為不快樂,所以能讀好書、學好才藝的。不快樂的人,就算短時間內因為滿足延遲,因而得到好的成績,這樣的成績也無法長期持續。話又說回來,如果有人真能夠靠著不快樂,而擁有一輩子好成績,這樣的好成績還真是最大的悲哀呢!

許多專業報告都指出,生活在快樂、充滿鼓勵氛圍的孩子,人生傾向追求成功,而生活在嚴苛要求、指責氛圍的環境下的孩子,人生傾向避免失敗。追求成功的孩子當然也可能失敗,但這樣的孩子有一種不甘平庸的潛質,而避免失敗的孩子就算成功了,人生也只是平凡安穩而已。

從組織的觀點來看,一個組織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知識、技術,但擁有樂觀、積極的能力,卻是非常稀有的資源。這樣的資源,是面對未來時,勇於冒險、挑戰最重要的精神戰力。因此,我不但不覺得快樂是成就的阻礙,反過來,我還覺得快樂是一種正面、樂觀、積極的能量,是一個人在未來世界中,參與競爭,獲得成就,最強而有力的助力與保證。

因此,年輕的時候什麽事都可以慢慢來,但只有快樂是絕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8: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是指小时培养特长、选择什么外语学校、
什么贵族幼儿园,那确实是忽悠,人最终的成功,这些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通过这些尝试、投入,也许真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

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下不是忽悠,尤其是在中国大陆:
1、父辈、亲属是高官--王侯将相,有种啊;
2、父辈、亲属是富翁--钱多了,就是爽啊,谁都会给money面子的;
3、自己有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户口--教育资源真不平衡,我那成绩北京能上北大,
我们那里只能上专科。所以很多人往大城市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qqchun于2011-02-27 18:41发表的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是指小时培养特长、选择什么外语学校、
什么贵族幼儿园,那确实是忽悠,人最终的成功,这些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通过这些尝试、投入,也许真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

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下不是忽悠,尤其是在中国大陆:
.......
有道理,需要祖先创造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2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qqchun于2011-02-27 18:41发表的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是指小时培养特长、选择什么外语学校、
什么贵族幼儿园,那确实是忽悠,人最终的成功,这些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通过这些尝试、投入,也许真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

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下不是忽悠,尤其是在中国大陆:
.......



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思考。

我在想,若是大家思考了一段时间,将各自的观点搜罗起来,写成一小篇文章,当然,不是总结,也不是报告,而是以事例表现观点的话,那岂不是一种杂烩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2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陶梦于2011-02-27 20:22发表的 :



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思考。
.......

这是个极端思维的口号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让家长出血在自己年富力强的青年时代,这种思维其实是双输

第一孩子未必领情,家长未必甘心
第二什么都不输,什么亏都不吃,这样的人目前似乎谁都做不到,做个社会人,其实要知道妥协,要知道何时进何时退,拿捏好火候,这才是正途

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就是告诉孩子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力

我的一个远方表哥,从小培养孩子三种外语:日语英语德语

他说了,孩子能在国内上就上,成绩好自己考上大学最好,万一孩子竞争不利,那么找人安排孩子去国外读书,反正语言底子好,学什么都行(他的孩子理科成绩好,感谢中国的老师,你们为中国的孩子争取到了全球理科的威名),他从来不给孩子走什么门路,连外语都是自己教的(他是学机械的,这三门经常接触,所以都懂都拿得起来),现在成天省钱吃八元一份的盒饭说给孩子攒学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1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henry2000888于2011-02-27 21:17发表的 :
这是个极端思维的口号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让家长出血在自己年富力强的青年时代,这种思维其实是双输
.......

感觉henry兄这位表哥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社会热捧的形式。他的出色外语能力(以及良好心智)是稀缺资源,而且不用交换,可以直接给孩子。

也就是我有这一招鲜,我可以不和别人比其他的--我可以选择我的起跑线遥遥领先的那个赛场。如果是位农民工家长,怕是没有资本这么做。

往现实里说,起跑线这个词挺生动,点出了孩子将来要面临的生存竞争。按现在的科技发展态势,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地球村这点资源明显不够让60多亿村民共同富裕,甚至也不够支持13亿人的中国加入富国行列(这意味着富国总人口得翻番还有富余)。如果中国决心追求西方、尤其是某些国家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那么国民难免分成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和一部分“后”富起来的人,而且差距不会小。

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先富、“后”富,而是“后”富的人能享有怎样的生存保障、生存状态。大多数人对此应该都有自己的体验。家里有人得场病(用不着是重病),就能充分体验“后”富的生存状态了……所以,激烈的生存竞争是难免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起跑线”的问题大概有三个层次:

第一,起跑线天生是不公平的――一类决定性因素是家长掌握的资源,包括权、钱、关系、知识等“硬”资源,也包括家长的性格、心智、人生态度等“软”资源。这些资源对竞争起跑线的影响会很大。打个比方,我高三有个同学是在美国长大的,他从来不学英语,但考试总是最高分之一(倒是没出现美国人不适应中国英语考试的杯具)。在国内,在学英语这场竞争里,他的起跑线就是终点,所以从来都是赢家。

第二,要不要为这生存竞争做点准备?这场竞争是逃不过的,只有赢家和输家的区别。当然,这个输赢不等于人生的输赢。

第三,如果准备的话,应该怎么准备?辛苦一场却徒劳无功甚至南辕北辙的事不是没有。一来社会追捧的很多做法不一定明智,二来不同的家庭条件也需要不同的选择。我觉得这跟家长的资源也有很大关系。“硬”资源越多,选择余地就越大;“软”资源越强,就越有可能帮孩子做出明智的准备。如果家长什么资源都不够,在生活压力下疲于奔命,被社会风潮卷着走,没能力做明智的选择,那孩子还真有可能在起跑线上远远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现在这种社会不公平现象,
而且竟然公开的做广告来宣传,
可见这些官员的觉悟有多低。

若连基本的教育都保证不了公平,
这个社会后面的公平基本无法
保证和实施,中国人口这么多
不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若到一定程度,必然危机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楼和十四楼说得是另一种形式的“起跑线”。

现在社会上招生宣传的“起跑线”有很多类,主要一类就是幼儿早教,现在胎教啊、幼教啊之类的,总是喜欢打这个口号,其实多半有害的。这是我们要禁止的,还要让更多的人明白为什么要禁止。

楼主讨论的,是一种思维的多元化和个人的某种情绪,以上大家也都表达了各自的情绪,那么,我们现在能否不再以批判为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呢?
如果您有孩子,或你即将要孩子,如果你身边有别人的孩子?您应该如何做呢?又如何宣传您的想法呢?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我经常在园地里宣扬,让孩子少做作业,少做其不喜欢的活动,就让他玩。

拿我自己为例来证明我的主张的合理性吧——我小时候,是父亲教出来的,从不记事起和父亲在一块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父亲教我,一开始教全科,到了三年级才开始只教语文、思想品德等,但是他从不给我开小灶,从不严格要求我,我放学一回家,就搂着小狗玩。我们家老养母狗,几个月过一窝,总有的玩。
这样的教育,看似放羊,其实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很快乐,我也不笨。按理说,这种教育,我落后了,我一度落后了,可我现在,也照样读完了该读的学位,生活虽然不太优裕,却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陶梦于2011-03-01 13:47发表的 :
十五楼和十四楼说得是另一种形式的“起跑线”。

现在社会上招生宣传的“起跑线”有很多类,主要一类就是幼儿早教,现在胎教啊、幼教啊之类的,总是喜欢打这个口号,其实多半有害的。这是我们要禁止的,还要让更多的人明白为什么要禁止。

楼主讨论的,是一种思维的多元化和个人的某种情绪,以上大家也都表达了各自的情绪,那么,我们现在能否不再以批判为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呢?
.......

感觉陶兄说得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智,这不仅是为人生做的准备,对“起跑线”也很重要。

不过我也认为,其实“早教”什么的跟人格培养没有必然矛盾,而且“教”和孩子的“乐”也没有必然矛盾。如果家里有条件、家长有能力,教孩子学些东西挺好的。关键是不能和培养人格的原则相悖,另外也不能跟风走,得看家里的条件和家长的能力--说到这里,还是家庭资源问题。

上学时接触过高知家庭的同学,有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真是比咱高一大块,而且性格啥的也很好。这还真就是起跑线上的差距了。我觉得这类天生的差距坦然面对就是了:他家有条件,如果他乐意,从小就能学到好多东西;咱家没条件,小时候整天逮蚂蚱,说真的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个人还是认为,现在“起跑线”什么的炒得热闹,有些老百姓也挺跟风,还是跟“后”富人群的生存压力比较大有关。“后”富的人毕竟不希望儿女和自己一样“后”富,希望起跑线别太吃亏。但有时候就会事与愿违。

扯远点,跟风有时候能带来安全,也有时候挺危险,因为有些社会风潮就是忽悠大多数人以便捞大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6: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mmdzz于2011-03-01 15:43发表的 :

不过我也认为,其实“早教”什么的跟人格培养没有必然矛盾,而且“教”和孩子的“乐”也没有必然矛盾。如果家里有条件、家长有能力,教孩子学些东西挺好的。关键是不能和培养人格的原则相悖,另外也不能跟风走,得看家里的条件和家长的能力--说到这里,还是家庭资源问题。
.......


多谢兄的回复。

很多年前,偶看《老子》、《庄子》,也就那么回事,现在不然了,有些时候机关算尽未必真聪明。又玄了点。我是说那些早教,看似挺好啊,其实,某个危险的因素正在积聚,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酿成苦果。家庭资源好,对孩子的影响也好,这我不否认,但我总是担心,那外人看到的好,是不是空架子。这样的孩子,会不会残缺什么?

我们玩狗逮蚂蚱,也会有所残缺的,但这是自然状态,我们不后悔;他们知识、性格都很好,会不会“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呢?不知道,反正,都是残缺,我想还不如随便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13:11 , Processed in 0.42094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