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41|回复: 12

[【读书进行时】] 清楚与模糊--读《批判性思维》有感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7 1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楚与模糊



  针对“清楚”这一标准的问题有:你能解释这一观点吗?你能用另一种方法来表达这个观点吗?你能给出图例吗?你能给出例子吗?我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你的观点,请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对于“清楚”这个概念,我曾经试图思考过,把自己的思维定性为“清晰”的思维,可以说,比清楚还要更进一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问题,是我们经常会忽略的问题,特别是最后一条,往往是急不可耐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定性,而忽视了给对方及时的反馈,结果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清楚与模糊,本身就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通常我们是用来形容自己的视觉感受,比如看的是否清楚、模糊等等。通过对这两个词汇的涵义的引申,应用在思考上之后,给我们的思考加上了一个程度的形容,成为了一个标准。对待一个问题的思考是否清楚,是思考最基本的起点,能否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对方能否清楚的反馈对方对于你的表达的理解,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条件。举个例子,当我们与一个有些日子没有联系过的朋友打电话的时候,通常会问对方一些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最近还好吧?最近忙什么呢?有空来坐坐吧。。。诸如此类不痛不痒的问题。对方的回答基本也都会模糊不清:最近还可以吧,还是在忙工作的事情啊,有时间我一定过来。。。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每天基本都在重复这样的客套,但是从这些客套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已经很习惯于用模糊的语言来回答我们所听到的问题,导致彼此之间很难做到流畅的沟通。前几日有朋友问我有没有“有效沟通”的课件,我马上告诉他:有效沟通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思考之后的沟通,有没有效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这样说?但是清楚的沟通就有效么?这个不一定,因为彼此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自身的一些情感投入已经导致了对信息理解的误差:只听自己喜欢听的,屏蔽自己不感兴趣的。这基本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每次传达的指示总是执行不到位?不是沟通本身的问题,而是信息传递的扭曲所决定的,因为人毕竟不是录音机。



  清楚的思考需要清楚的信息,以及相对清楚的思路。只有理解了这个“相对清楚”,才能真正突破沟通的局限性。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思路即可,哪怕是最简单的语言来叙述。事实上,我们越想详细,事态就会越复杂。要想“清楚”,只要做到不“模糊”,即可。



  当你能熟练区分模糊和清楚的观点时,你会发现,大多数时间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贵人多忘事,并不是记性不好,而是几乎没有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说到这个话题,我联想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源性的东西:中。上次与一个朋友在讨论“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的时候,他提到了这个概念。当时我并不是很清楚这个“中”的意义,实际上现在为止,依旧不是很清楚。不清楚就无法评论,只能依靠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尝试理解其中的涵义。“中”,在我看来是一个层面的描述,比如一个思考的层面,《四书》中的《中庸》看过,没记住多少,佛家经典有龙树的《中论》,翻了几页,心浮气躁,未能理解。这个问题上只能期待有所研究的朋友来指点迷津。但是这个“中”与目前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还是有的。“中”是介于“清楚”与“模糊”之间,是一条看不见的分界线。而这个分界线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思想中。现实生活中,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其实并不多,原因在我看来也很简单,但是这也只是我自己所理解的答案,比较片面。人类为什么而生存?这是一个大话题,但是很多人懒得去思考这些东西,最多只能想到自己今天中午该吃什么,甚至连自己该吃什么都在苦恼。有人说:哲学思考就是那些吃饱了没事做的人做的事情。初次看到这个话的时候我也笑了。现在我依旧在笑,笑当时自己的肤浅。思考是需要本钱的,比如要吃饱肚子。在《中国,少了一味药》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会被传销所蒙蔽,就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忘记了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无法欺骗的。但是基于清楚的思考,却是可以欺骗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你说我的思考不清楚?我感觉你的思考才不清楚呢。



  为了更好的回答问题,我们应该明白,提问题者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自以为是的根源,就是自己以为自己理解了提问者对所提问题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真正能够解决的又有多少?不包括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帮别人解决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提问的文章,但是却一直忽视如何面对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有些时候碰到朋友提问,我会主动的询问对方:你想做什么?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提的问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比如有朋友问我:我想换工作了,什么工作好呢?这类的问题我遇到了不少。首先“好”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所认为的“好”是什么样呢?是收入高呢?还是工作轻松呢?还有有发展前景呢?这正是印证了我的那句话:越简单的话语,越难理解。就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一样,你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有着太多的内容,你要我该如何回答呢?可能你自己都没有思考清楚自己想要问什么吧?多半就是这样。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好一步一步的引导他/她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基础的想法,在对方思考的过程中,他/她终于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被问题所困扰,原因就是我们根本没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生活中惯性的模糊思维限制了我们想要了解事情真相的思考,凡事求真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的一种态度。清楚与模糊,只是在于自己的观念,想要清楚,至需要亲自去观察、去尝试、去感受、去思考,而不是道听途说、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回想下自己一天的经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吗?或者我们正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你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吗?少一些模糊,多一些清楚,生活的目的可能就会更清晰一点。不知道这样的论述是否清楚呢?但愿自己的这些思考能给身边的朋友带来细微的帮助吧。



中山若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15: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一下,写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肤浅”之我见--读《批判性思考》之二

肤浅”之我见


   了解思想深度的问题有:你的答案如何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你怎么考虑问题中的难点?你如何处理问题中最重要的因素?-- --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在我的理解,深度就是需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才有机会更好的解决问题,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只要找到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元素,依旧可以达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在摘录了上面那段话之后,又记录了自己的一点看法,突然发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后面又做了补充:刚才遗漏了一个方面,就是深度与肤浅的对照,对于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而只是泛泛之谈的话,就会成为肤浅,是会被人所嘲笑的。

   这才正式的引用到“肤浅”这个概念。按照我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一个基本的概念,起码要清楚其基本的涵义,做完上面的点评之后细细咀嚼,发现对于“肤浅”这个概念本身来说,还是值得思考的。于是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题目来作文,记录下自己的思路。

   [color=#0000FF]“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如: 文章只肤浅地论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摘自【百度百科】

    结合文章开头阅读过程中的摘录,肤浅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再联系到百度百科给的概述,里面并没有从相对的角度来诠释这个概念。只是粗略的解释了“肤浅”的表面意义,在我理解就是单纯的词汇解释。至于联系到生活中,什么才是深刻?什么又是肤浅?比如百科中最后给的这个例句,就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而已,如果作为陈述来看,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并没有多少贬义,因为我们很难做到所有的问题都能深刻的思考,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对一个事件发表相对肤浅的评论。我用了一个“相对肤浅”的概念,就是想说明肤浅只是相对于“旁观者”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而言的,至于这个“旁观者”的思考是否深刻,我们也无从而知。

   那怎么理解肤浅呢?当别人说我们的观点肤浅的时候,又该如何面对呢?

   我想起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一直强调的那句话:你并不孤独。引申一下就可以成为: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肤浅。当我们理解了“肤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之后就会发现,当我们发表一些见解、一些观点的时候,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深刻的思考,而不是把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别人会如何评论。另外当别人说自己肤浅的时候,正确的做法首先是审视自己的言行与观点,看看是不是全面和深刻,然后就是请教对方,看看对方是不是有着更深刻的看法。当我自己思考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观点来鼓励自己,甚至欢迎别人来指出自己的浅薄之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进步,才有机会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入。

  在搜索肤浅的定义的时候,偶然发现一篇同样是思考“肤浅”的文章——《闲扯“肤浅”》,作者的观点与我的一些思考基本一致,他说:我们犯着不同角度的“肤浅”,也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所为。随后他还例举了一个实例来说明这种“不可抗拒因素”。他还说道:往往,一个说话,一个表情,都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个人内心隐藏的“肤浅”。其实肤浅并不需要刻意的去隐藏,既然肤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就不可避免。我承认自己的一些观点是肤浅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是我有勇气来面对,特别是他人对自己思考提出异议的时候,我会尝试去理解对方的评论,而不是因为个人情感的因素而排斥(感觉排斥这个词比较贴切)。只有尝试去接纳不同的意见,才有机会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才有机会做到“换位思考”(其实对于“换位思考”,我并是很赞同,因为思考是一种很独立的事情,想要模拟对方的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过头来看自己的评论,如果对方的论述在自己的理解上感觉是“肤浅”的,我该如何对待呢?也像有些人一样去嘲笑他的肤浅么?我感觉这是不可取的。被别人嘲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些嘲笑传递到其他人的身上。这让我联想到“歧视”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有被“歧视”的经历,当我们被别人“歧视”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呢?也去“歧视”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尽量避免“被肤浅”的,那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在没有实践之前,少谈论,在实践之后,多总结,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多变换角度。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不要轻易下结论”。当我们准备对身边的一些事情下结论的时候,我们是否检查过自己的观点?我们所掌握的整个事件的信息真实可靠吗?我们的思考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呢?我们能不能清楚的表达我们的观点呢?这些问题在即将发表结论之前,都是应该斟酌的,如果是冲动的把自己的假设作为结论称述出来的话,可能就无法避免别人对于你的结论做以“肤浅”的评价了。

中山若水 园地首发
2011-5-9

相关引用网址:
肤浅http://baike.baidu.com/view/466795.htm
闲扯“肤浅” http://ruals.com/cn/99/dnf-31279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概念” --读《批判性思维》有感之三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八大要素之一,没有概念就无从思考,他们划分类别、表述理论,通过它们我们才能解释所见、所闻、所听、所尝、所感。我们的世界由概念构筑,如上所述,社会群体正式通过使用概念来推进群体中心思想。--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对于概念的正确理解,需要一种求真的心态,对于我们目前所认可的概念,需要不断的反思其完整性、正确性、公正性。而不是盲目的拿来就用,那些模糊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的概念不但无法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还会导致以偏概全等问题的发生。

   点评完之后,我想起了自己在四月份的时候练笔的一篇文章,刚好是思考这个方面的内容,题目就是《我看“概念”》,于是就从自己的文件夹里翻了出来,将上述的摘抄与感受加了进来。希望有热心的朋友能给予指点。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确、越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百度百科名片》

     以上内容是抄来的,来自无所不能的度娘。前些日子在思考“诱惑”这个命题的时候,尝试批判过这个习惯。百度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特别严谨的,不像“维基百科”或者“互动百科”,其实也不是说哪个更严谨,也只是一种感觉。通过近期对一系列命题的思考,可以看出自己的一些思想轨迹。现在终于发现,有些最基本的内容是永远无法逃避的,是必须要面对的,在敬爱的姚老的文章中对自己做了一些比较温和的点评,我是非常认可的,他说我理论基础不牢,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毕竟自己不是什么科班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没有系统的学习某些哲学流派,都只是建立在一种“理所当然”的理解上的“片面认识”。就是因为最近开始对思维方式感兴趣,才发现自己的思维有多少的漏洞。但是学习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边学习边消化吸收,这样才有效果。还是按照最初形成的思维习惯:先参考,再举证,再推论,再创新。或许这样才有机会更好的理解那些知识吧,毕竟消化不良是非常难受的事情。

    正如同引用中的文字介绍的那样,“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元。有了概念的支撑,才有机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概念与我们的认识论息息相关。这段话中我自己都要搞清楚几个概念, “逻辑思维”、 “辩证逻辑”、“辩证法”、“抽象”、“真理性”。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更好的认清楚“概念”的内涵。我来一一摘录出来看下如何理解。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辩证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发生于思维中的抽象形式(见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对外部世界作出概括的、近似的然而却是本质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这种逻辑既不同于把对象看作是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有别于以既成的、确定的思维形式从静态角度认识对象的传统逻辑(见形式逻辑)。科学的辩证逻辑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中的革命变革一样,也是思维科学中的重大变革。它的产生既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革命,也是对传统逻辑观念的突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式逻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此构成它自身所特有的性质和作用。


   摘录到这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或者就是通过理论引申出的推论。有很多人在我耳边说:理论没有多少用处,只要实践就可以了。我不认可这个观点,在我看来,理论的研究是必须的,它能指导我们来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利用自己的感受来判断,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很多人也在倡导“理性思维”,说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而所有的这些概念,基本都是来源于西方,“逻辑”也好,“理性”也好,都是对西方哲学的中国式理解。这里的“中国式”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对于兴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中国式”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就能阐述清楚的。因为这个概念还不清晰,以后自己也会少用这样的说明。但对于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来说,近期正准备研读《小逻辑》,书放在床头有点日子了,就是一直没有准备好开始学习。或许这正是一个契机,通过对“概念”的思考,能激励自己去学习这个方面的内容。

   有了对概念的最基本的认识,就需要审查自己的生活中存在多少模糊不清的概念了。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做到避免含糊的概念,这似乎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却又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以说,大量的概念都是来源于书本或者他人的经验,经过自己验证的概念很少。很多概念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现在开始,要树立一种科学思维的严谨,将自己的文章中出现的模糊概念标注出来,查阅相关文献搞清楚真正的内涵,这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一直标榜的“求真”是多么的可笑。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试图长篇大论,试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一件多么幼稚的事情。希望通过这个教训警示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光是言谈举止,各各方面都需要通过对概念的建立来协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从无知到拥有智慧需要漫长的过程。按照历史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就是需要不断的总结前人的经验,将这些经验内化成理论,然后来丰富我们已经有的概念。对于事物的本质来说,再复杂的事物也是可以用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组合来阐述的。但是只有认清楚最基本的概念,才有机会认清基于这些基本概念之上的其他的概念,这个是认识论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再高的大厦也会被颠覆。就如同目前科学的现状一样。对于科学研究上的分类学,都是要经过不断的细分,而最初分类的时候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肯定有局限性,只有跟着时代的潮流不断的更新,才有机会不断的调整。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通过思考,我至少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 概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2 概念有一个产生、发展、更新的过程;
3 如果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晰,或者说都已经产生了偏差,那么在这个概念基础之上所有的内容可能会被推翻;
4 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5 所有的概念都只能做参考。


    当然还有一些疑问: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错误的概念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这么多模棱两可的概念,我们该这么做?这些问题留待我以后的思考中来慢慢解决。

   至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等我阅读了相关著作再理解也不迟。后面我会持续的做这个方面的思考,并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忠实的记录在这里,以便得到朋友的指点。


中山若水2011-4-6
首发于QQ空间
5-16日修改发于园地
201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4: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传统”的粗浅看法--读《批判性思维》有感之四


   从历史上看,人们不愿意对根深蒂固的社会传统和习俗提出质疑。相反,他们下意识地把社会主导观念当做“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当这些社会观点来自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时尤其如此。--摘自《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点评:我们有没有不假思索的将那些所谓的社会传统与习俗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呢?有没有尝试怀疑过这些内容是否正确呢?

   对于传统,当今社会上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是尝试着坚持传统的,有些人在不遗余力的推翻传统。传统其实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给他赋予了过多的内容。有社会传统、家族传统等,都是从前的人流传下来的东西,比如民间的婚礼与葬礼,再比如有些地方的成人礼,似乎都可以算到传统里面。我顺手查阅了下百度上的解释: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百度百科》。这里把传统解释成为一种文化。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依稀记得有人【评论我们中国是“文化大国”,还有一个词汇来形容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又有些疑惑:文化究竟是什么呢?文化不也是前人的一些思想么?谁能评判这些前人的思想就是正确的呢?看来想要了解传统的概念,还是先要从文化入手。

   我特意来参考了下文化的定义:

   百度百科: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维基百科: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从上述的两段文字中我看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百度百科与互动百科之上,只是解释了“文化”这个词汇的一些涵义。而维基百科上却是通过先明确概念,在通过各个学科的不同来陈述。没有看到这个概念之前,我还真的不清楚“文化”原来是来自于“人文教化”,正确与否我也不清楚,但是从上面的文字来看,我还是比较认可的。没有人,哪来的文化?人是文化传承的基础。看看世界上已经逐渐消失的一些文明,或许就是因为文化没能传承下来所导致的。而文化的存在在我的理解,或许就如同文中所说,是为了“教化”,为了将前人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更好的传承下来的过程与手段。结合最先所摘录的内容:“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不难看出,传统是具有文化的一些属性的,比如经验的传承。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传统是不是也有着时代的属性呢?比如说在古代所流传下来的经验是不是也受着特定的时间段以及区域性的影响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之所以称作传统,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属性吧。如果是在当代的社会,肯定是不会叫做“传统”了。从文化是一种思想我似乎可以推导出:传统也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有着时代以及区域属性的思想,这种思想所指导的行为在特定的时间段以及特定的范围内给当时的人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我需要补充一下:这只是我所理解的传统。

   还有一个词汇让我感觉困惑,比如“传统文化”或者“文化传统”,既然传统就是一种文化,那么何来“传统文化”之说?这个问题还请高人帮助指点下,我还要思考一下。

   或许我可以做个假设:假设上述的思考是正确的。那么这样的传统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有着哪种影响呢?既然传统是一种思想,必定会与我们自有的思想所冲突。我一直认为能够真正改变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只有我们自己而已,所有的外力几乎都是徒劳的,就像我们形容的“空杯心态”一样,首先是自己的内心想要“空杯”,才有机会接受新的观念与知识。这里就需要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了。就如同“存在就是硬道理”(我所认可的一条普遍真理)一样,“传统”的存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提供的“土壤”。这几天我在反复的思考“信仰体系”这个问题,“传统”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可以算作是“信仰体系”的一部分,因为有些人对于传统几乎是毫不反对的全盘接受的。他们利用传统来规范着自己的思想以及言行,来评判事情的对与错。在我看来,可以全盘接受的传统应该还需要加上一个形容词“优良”,只有“优良传统”才有必要去借鉴,比如“美德”。如果不是“优良传统”的话,不去借鉴也罢。我们的生活中条条框框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何必在加上“传统”的枷锁呢?在我看来,“优良传统”在某种情况下也是需要质疑的,优良的标准是什么呢?还不是我们自己制定的。用自己制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能约束的住么?我表示怀疑。

   或许有人会说:我用的是前人的标准。我要问的是:如何才能评判这些标准呢?这些标准真的正确吗?就算这些标准那当时的时代是正确的,拿到我们目前的时代依旧有效么?这是值得质疑的。于是我就给出了上述的点评:我们有没有不假思索的将那些所谓的社会传统与习俗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呢?有没有尝试怀疑过这些内容是否正确呢?实际上我们几乎是无法来鉴别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听到父母在说:你必须要…….或者是我们听别人说:你必须要……我们很少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什么会言听计从。我在思考后似乎有了一些头绪:是不是因为我们未能独立思考的缘故呢?

   回过头才发现,还是自己所认可的那句话:不求对错,只辩真假。真的很好很强大。只要是对我们有进步的“优良传统”,经过这样的辨别之后,该发扬还是要发扬,至于其他的一些自己无法把握的传统,该摒弃的还是赶快摒弃。当我们能够独立的辨别这些所谓的“知识、经验、传统”的时候,我相信,我们有机会活的更明白一些。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生活。或许这也是一种寻找自我的努力吧。

中山若水园地首发
201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书阅读完毕,将摘抄与相关感受的笔记上传给大家分享。
下载地址:http://u.115.com/file/e602iy9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13: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你都做了20多m啊,下下看看,再评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21: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中山若水于2011-05-25 10:56发表的 :
全书阅读完毕,将摘抄与相关感受的笔记上传给大家分享。
下载地址:http://u.115.com/file/e602iy9v

过期了,能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15: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若水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0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了,欢迎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16: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楼的部分看完,写的很好,说明了读书时的独立思考,

针对你说的,清楚与模糊问题,部分同意。你讲到的见面沟通问候的例子,最近还好吧?实际上是一种不错的沟通方式,作为发问者,实际上意在探得对方的当前情态,

本就不宜清楚直接,以给双方更广阔的空间,以模糊形式发问,将回答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对方,既是尊重,也没有打探隐私的嫌疑。而最近忙什么呢?则似乎有些

不够礼貌,除非比较熟悉或关系较好的朋友,否则有打探别人信息之嫌疑。不熟的朋友要视情况和场合慎用。而有空来坐坐吧,则显示热情,总之这些并不宜作为沟通

中的清晰与否的关键,健康文明有教养的沟通免不了客套,这是基本礼数,否则直不隆咚的、直接的表达有时沟通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人觉得你缺乏沟通艺术、太

直接、太露骨。不少场合的沟通甚至有意模糊和泛化主题,这肯定出于某种目的,比如外交辞令。当然中山若水老师讲的肯定不在此列。

另外还有关于有效沟通的问题,有时是语言的偏差问题,特别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最容易相互理解有偏差,这是语言的局限性造成的,为什么哲学上存在很多说不清的

问题,就是因为语言没法将抽象的道给讲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同时语言本身只是语音符号系统,在理解时每一个个体因其背景、经验、状态等的不同,难免会有差异,

这都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和边界内,因为即使是抽象的语言概念,也不是可以无限解释的。对此的准确把握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至于你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中是指处事哲学,而非你说的介于“清楚”与“模糊”之间的看不见的分界线,既然看不见,何来分界线之说?中庸之中,

意为不偏不倚、适度的、不偏激,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能如果没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和人生历练,恐怕是做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欧阳静茹的耐心回复。这个读后感放在这里有些日子了,第一次有这么长的点评,若水很是开心。

就您所言:“中庸之道的中是指处事哲学,而非你说的介于“清楚”与“模糊”之间的看不见的分界线,既然看不见,何来分界线之说?中庸之中,意为不偏不倚、适度的、不偏激,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能如果没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和人生历练,恐怕是做不到的。“

本人深表同意!在文中我尝试分析了我对”清楚“与”模糊“的看法,这些观点是基于《批判性思维》提供的方法做的一些延伸思考。对于《中庸》的”中“,本人的看法是肤浅的,所以在文中提到需要热心朋友来指点,看来已经有了回应。

您所言:”以模糊形式发问,将回答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对方,既是尊重,也没有打探隐私的嫌疑。“我理解的是”开放式问题“,在销售沟通环节,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开放式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可以畅所欲言,容易打开话题。当然这个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或许在文章表达的本身就没有做到非常的全面和清晰。或许我可以这样说: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须要做到”清楚“的提问与回答,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如果说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大夫判断病情就可能出现延误。或许这也是特例。但是在工作中,基本也是这样的,如果下属的工作汇报不清楚,那么上级对全局的把控就有可能失误,当然这些都是假设。

您所说”基本礼数“,我是认可的,我也没有强调说必须要直来直去的发问,呵呵,我只是说”清楚“一点或许更好一些。在我的结论里有句话:”为什么我们每次传达的指示总是执行不到位?不是沟通本身的问题,而是信息传递的扭曲所决定的,因为人毕竟不是录音机。“就算是用文字写出来,理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涵义。我希望能让沟通更有效,这样的话误解就会更少。

上述的文字不是对您观点的反驳,只是对自己文字的进一步阐述。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7 16:51 , Processed in 0.42632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