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32|回复: 21

[【时事表】] 【扁桃体集团】如何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才是真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5 13: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又有一篇关于高考语文卷“答错作者心”的报道被高频转载,“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

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林天宏的《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先生试做题目后,

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

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无独有偶,细心媒体指出了一个巧合,即2009年福建高

考语文卷也曾受到过极其相似的质疑。《寂静钱钟书》的作者周劼人说:“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

却不会做”。经查证,两份试卷的命题思路大致相同,都是选用一篇时文,再设计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两

道问答题;两位质疑者的质疑也如出一辙,不同意命题者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怀疑这种命题思路和考试

式。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问题很多。林先生说“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周女史的那篇博客文章,

标题是“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言下之意,作者本人的理解才是正确的理解,任何有

于作者的理解,都是一种侵犯。那么,就文本而言,究竟会不会有什么权威解读?

  两位作者高估了自己驾驭文本的能力。不错,前人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说法,对于创

思路和创作过程,作者本人的感受值得重视。然而这种重视是相对的,并不能绝对化。陆机《文赋》

有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说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品中的

象常常不能正确地表现事物,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因为掌握理论很容易,操作却很难。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否完全地表现在自己

作品中,窃以为作者不应该过分自信。

  退一步讲,即使做到了“意称物”和“言逮意”,对于这样的文本,读者也有做不同理解的权利。

说西方文论中有关文本、作者与读者关系的论述,也不提耳熟能详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就清点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学遗产吧,比如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就曾经说过这样让

人叹服的话:“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虽然是集体行

为,有官方认定的意味,但也是对文本的再创造,理应受到尊重。作者对这种创造的冷嘲热讽,就是对

读者的不尊重。我们不否认,两位作者无意侵犯广大读者的权利;不过,他们却将命题组排除在受尊重

读者群之外,有失公允。我们也承认,两位作者的博客文章是一种情绪化表达,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情

,从表面上看是别人“侵犯”的缘故,本质上还是在于某些方面知识、修养的缺乏。

  两位作者不仅缺乏必备的文学理论知识,还缺乏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这暴露出第二个严重问题,即

语文试卷有没有标准答案?没有。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历来都只有“参考答案”,从来没有什么

“标准答案”。为什么?因为需要主观发挥的题型有很多,这些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

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判断力和想象力。无论是命题人,还是阅卷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期待并鼓

励学生基于事实与逻辑规律,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解答。而那个被称作“标准答案”的答案,只是命

题小组的看法,是一种仅供参考的示范,并不是什么最高指示或尚方宝剑。另外,在正式阅卷前,都会

有半天或一天的试批,这时候,命题组不但会将试批过程中发现的不同类型的合情合理的解答列为参考

案,还有可能修正先前给出的参考答案。像笔者这样参加过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阅卷工作的人,应该都

知道这情况。

  无知者无畏。在写于2009年的博客文章中,周劼人虽然没有提“标准答案”这几个字,但她也没有

注意到命题者所给答案的参考性:“选择题,5选2,我只答对了一个。而另外一个被我认为说出了我这

个作者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竟然是‘错’的。”“两个问答题,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得理解了我写的

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像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

了。我的文章在出题老师这种高超的二次加工艺术中,就变成能‘代表先进文化’的了。很好很强

大。”(标点之误和错别字系原文)像林天宏攻击“标准答案”、庆幸没落在今年去福建参加高考一

样,周劼人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说韩寒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那是因为他没上过大学,文化不

够的话。那我只能说我要回清华一头撞死,愧对母校对我四年的培养了。”如此偏激的言论出于愤怒,

愤怒出于不知情,倒是可以原谅。唯独让人不能释怀的是,他们在质疑参考答案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的同

时,又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理解当成了权威,当成了标准答案!

  不管是高明的作家还是普通作者,质疑者在文学和语文常识方面的缺失,是不能容忍的,这足以

提醒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教育教学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首先普及语文教育常识。

  眼下在某些地方,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教育方法也不甚得当,部分学生和家长的

文素养堪忧。作为一门母语学科,语文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不难培养,这样一

来,语文教师何为?主要是引导学生领悟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感受经典作品文采与思理相

统一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表达力,让学生具有体察自然、社会和人心的本

领,具有逻辑思维和清晰表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

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展示分析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训练动手动脑的

能力,形成符合习俗与伦常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试的时候,语文试题尤其是主观问答题,也要按

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

  ——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的常识,教师不但要这样做,还要花大功夫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做清晰明确

的宣传,积极接受各方的有效监督,采集多方智慧加以完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如火如荼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只在校内和课堂中用功,忽略语

教育的系统性和社会性,忽略既往的积欠及其社会效应。2009年的质疑,到了2011年还是新闻,那就

不再只是积欠的问题了,必然会严重阻碍步入深水区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原创首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3: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劼人女史的博客文章见——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23766



林天宏先生的博客见——

http://weibo.com/lintianhong


近期有关林天宏先生和周劼人女史博客文章的报道,详见——

http://www.people.com.cn/h/2011/0611/c25408-1-320979692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只有“参考答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但高考引用作者文章,应当在事后说明,以示尊重作者,任何作者发现自己文章被“误读”的时候都会很无奈和自嘲。
考试就是考试,不是作者解读,前者是针对考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核,后者是针对人创作背景的解读,这是两码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4: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桃子于2011-06-15 13:59发表的 :
赞同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只有“参考答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但高考引用作者文章,应当在事后说明,以示尊重作者,任何作者发现自己文章被“误读”的时候都会很无奈和自嘲。
考试就是考试,不是作者解读,前者是针对考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核,后者是针对人创作背景的解读,这是两码事。


事实上,语文试卷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想当然地以为有标准答案的人,并视“标准答案”为标准的人,无论他是老师还是学生或曾经的学生,都没有真正弄明白语文是什么,语文如何学习。

高考引用作者的文章,已经列出了作者姓名,不能说不尊重。而所谓的“误读”原本就不存在。语文学科没有标准化解读,如果有,那就是人云亦云,没有思维,没有能动性。

考试,特别是阅读题中的问答题,其实就是考察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考知识,还考能力。以时文作为阅读材料的话,其创作背景一般不会当作考察对象;万一考到的话,也会有文下加注进行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4: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严重,陶梦能这么透彻分析还真是不错

语文,我觉得高中阶段实用化多一些更好一点,实用性的文章多多介绍一下,让孩子能多多学一点实用生活文字的东西,多点实用性的训练,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比如做个产品说明书,编一个年度规划,写一个会议策划,这类实用文章多训练一下更好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语文教育常识的不理解,其实由来已久,单以试题方面的问题来说,远一点的有王蒙答他孙子题不及格的事,近一点的有上海作家叶开对其女儿乔乔语文试题的牢骚。

如果孤立地说,这些作家、作者需要了解一些语文教育的常识,不如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没有让更多的人认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不是所有的的作家都缺乏语文教育的常识,写《我在美国教中学》的方帆博士也曾就这个问题问过他的母亲(方母的文章也曾入选过试题),方母明确告诉他:考试的内容和作家的角度是两回事,可见方母是知晓语文教育的独特性的,但方母只能代表她自己。

姑且不论,一些作家、作者缺乏语文教育常识,即便是一些语文教师其实也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因为凡是这类报道出现后,总有很多语文教师转载并对语文教育痛心疾首。这样看来需要补充语文教育常识如何普及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大有其人。我所见到的人中,有至今搞不清“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有指责鲁迅用词不遵守现代汉语规范的,还有一名教研员按自己的意思解释文言文并在考试时强行“统一”答案……

可见,除了普通人需要了解语文教育常识之外,语文教师自身也需要多了解一些语文教育常识。

一方面,很多人需要补一下语文教育常识,而另一方面文教育常识自身其实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语文教育常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面对博大精深的语文,有执一说以应天下者,有弄玄谈而神之者,有把语文边缘化者,更有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者,到底谁说的对?谁说的有理?怎样辨别,如何分析,也都与语文教育常识有关。想当初,王荣生撰写《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也很坚信语文知识可以作为辨别标准,但几年后王教授撰文希望一线教师通过自身实践积累语文知识。不知道,语文教育常识是否也有这样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9: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fenglong88于2011-06-15 18:47发表的 :
对语文教育常识的不理解,其实由来已久,单以试题方面的问题来说,远一点的有王蒙答他孙子题不及格的事,近一点的有上海作家叶开对其女儿乔乔语文试题的牢骚。


兄是行家,一看即知我意。叶氏言论常有极端处,常想较真,但又恐陷入言语的泥淖。当然,与其妻共事,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尴尬。


如果孤立地说,这些作家、作者需要了解一些语文教育的常识,不如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没有让更多的人认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不是所有的的作家都缺乏语文教育的常识,写《我在美国教中学》的方帆博士也曾就这个问题问过他的母亲(方母的文章也曾入选过试题),方母明确告诉他:考试的内容和作家的角度是两回事,可见方母是知晓语文教育的独特性的,但方母只能代表她自己。


语文教育的独特性,是什么,我怀疑知道得少。即使是教师,也未必知道。我现在也在反思。诗性,与理性结合的诗性,就目前社会而言,估计是主要的。什么是诗性,又成了问题。弟是读过古代文学博士的,真正通读经典、知晓传统文学精髓的,越来越少。有些话,不得说,不可说。


姑且不论,一些作家、作者缺乏语文教育常识,即便是一些语文教师其实也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因为凡是这类报道出现后,总有很多语文教师转载并对语文教育痛心疾首。这样看来需要补充语文教育常识如何普及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大有其人。我所见到的人中,有至今搞不清“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有指责鲁迅用词不遵守现代汉语规范的,还有一名教研员按自己的意思解释文言文并在考试时强行“统一”答案……

可见,除了普通人需要了解语文教育常识之外,语文教师自身也需要多了解一些语文教育常识。


我附议。


一方面,很多人需要补一下语文教育常识,而另一方面文教育常识自身其实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语文教育常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面对博大精深的语文,有执一说以应天下者,有弄玄谈而神之者,有把语文边缘化者,更有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者,到底谁说的对?谁说的有理?怎样辨别,如何分析,也都与语文教育常识有关。想当初,王荣生撰写《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也很坚信语文知识可以作为辨别标准,但几年后王教授撰文希望一线教师通过自身实践积累语文知识。不知道,语文教育常识是否也有这样的命运。


感觉兄似有难言之隐。很想知道兄的看法。前面曾经想与兄探讨,但发现兄在怀疑一些东西,又不愿明说自己的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桃子于2011-06-15 13:59发表的 :
赞同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只有“参考答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但高考引用作者文章,应当在事后说明,以示尊重作者,任何作者发现自己文章被“误读”的时候都会很无奈和自嘲。
考试就是考试,不是作者解读,前者是针对考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核,后者是针对人创作背景的解读,这是两码事。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的,如果不按“参考答案”回答,得分少得可怜,多数是得不了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陶梦于2011-06-15 19:40发表的 :


感觉兄似有难言之隐。很想知道兄的看法。前面曾经想与兄探讨,但发现兄在怀疑一些东西,又不愿明说自己的主张。


如果说难言之处,非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有些内容说了也不管了什么用,如语文研究现状,语文源头的错位和语文教育内容逐步的缺失,这些内容即便说,也并不能改什么。更何况,自己也只是一种揣测而已,要拿出证据说服别人,实在很做到,所以有时候只能就自己能说的发发牢骚而已,而大的内容,说不说只能是随缘漫写了。

对于“乔乔”的问题,去年在别处,写过一个回应,只是不知道是否真的实现,贴一下,请兄品评:


谈谈乔乔的语文学习和教育问题——来自一个普通语文教师的回应

2010年12月15日《冰点》报道了王波撰写的《一个作家的家庭语文教育:课堂教育还在表演和说谎》一文,文中包含了叶开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一些批评。作为一个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我要对叶开先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光每一个语文工作者应该积极努力地去探索解决之道,而且语文研究界也需要来自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批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建设好语文学科,从而使之完成培育学生的使命。其次,叶开先生指出的语文公开课的预演与作假,也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怎样真实地展现课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而对于教材编辑和教师教学方面提出的问题,也很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第三,还是感谢叶开先生的尖锐批评,因为他为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次重新审视语文教育教学的机会。然而,对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分析和判断。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应该有所回应,而且我们也必须回应,起码要争取一下解释的机会。
叶开先生在文中列举了一些,乔乔在学习过程中所遇的难题,从而引发了他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感想。我们不妨从这些问题开始。

一、为什么要答“诸葛亮”而不是“孔明和庞统”
问:“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乔乔答:“孔明和庞统。”
为什么乔乔的答案是错的呢?因为乔乔的答案有两点问题:1、在现代汉语中,“最”作为一个副词,它所包含的意思是“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这个意思意味着,在汉语中“最”代表着唯一,而不是西方语言中的“最好的之一”。从这个角度上看,给出两个人名,不符合“最”这一个词语的内在要求。2、如果把庞统去掉,只答“孔明”行不行?得到的回答是:不行!因为一个人的姓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称,但只在于亲友之间。诸葛亮,字孔明,是不错。但当客观答题时,要答人的全称,不可以省略掉他的姓。如果说“孔明”可以算对,那岂不是给诸葛亮改姓了?这两个问题其实反映了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的两个内容:用语的规范性和对词语准确而深入的理解。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文字表达需要的是符合规范和准确地使用词语。以10岁的孩子来说,她么所缺的不是简单的生活常态中的问答,而缺少用语的规范和对词语准确而深入的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上面两方面要求:一个是在客观作答时要说全姓名,而不是做有名无姓的回答,这是规范;另一个是对“最”这个字的修饰作用的理解,决定了答一人还是允许答两个人,这是对词语的准确的理解。如果在孩子的心中没有这种规范,以后遇到的不仅仅是文字问题,恐怕还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乔乔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填写申请表示的情况,在姓名一栏上填写什么呢?如果填写“乔乔”“爸爸妈妈的宠儿”,那么这张申请表是否有效呢?

二、“标准答案”和“小学阶段”意味着什么
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标准答案的设立是要追求一种基于文本理解的客观性。人是有主观想象的,但阅读文本并不能完全依赖印象和想象来完成,还是要基于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对于一小孩子来说,在没有文本内容制约的情况下,无论他心中“怎样认为”都是允许的——其实对任何人来说也一样,但一旦有了文本内容的客观限制出现,那么主观的“认为”必然要有文本的客观呈现作为依据。孩子在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后了准问,而教师的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有两种:一、如果彩图本《三国演义》中出现过“孔明和庞统”是都是“最足智多谋的人”)或“最足智多谋的人之一”这样的表述,实际上这种表述是存在问题,而孩子们对这本课外书先入为主坚信不疑的话,也会跟着出现问题。二、老师回答的前提。任何交流都是在一定前提下展开的,而在交流中前提往往被忽略。从这位老师前面给出标准答案“诸葛亮”和后面说“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来看,他的回答是有冲突的,但是不是我们在转述时,可能忽略了一些这些话语的前提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假设一个这样的解释: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文本,不可能是全部的《三国演义》的内容,必定是某个情节的节选,如果这个节选中诸葛亮和周瑜是文本叙述的主角,那么两个都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案,那么在这个克敌制胜的方法上,两个都可以用“足智多谋”来评价,但说到“最”,老师的答案还是“诸葛亮”,这一点要从文本中出发。当老师从文本出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也要从文本中找寻答案才行,否则出现的问题就像是“老师问:‘圆明园是谁烧的’,学生答:‘不是我烧的。’”一样,学生这样回答是事实,但却没有尊重历史事实,也没有从历史文本出发去客观地回答问题。

三、“阅读理解”与“看书”的区别
老师告诉她:“从三年级起有了阅读理解,不再只是认字记词。乔乔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不会的,她看书没有障碍。”
了考验女儿,他刻意跟乔乔聊起《哈利·波特》和四大名著彩图本,结果发现里面很多故事和细节,乔乔记得特别清楚。“这说明她不是胡乱读,是真读懂了。”叶开强调道。他和王琦也一致判断:大可宽心,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问题。
阅读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凡是经过基本词语的学习后,一般人都可以展开这种活动,但谈到对文本内容的正确把握,就必然是涉及理解问题。在老师的话语中,很明显强调的是“阅读理解”而不是“认字记词”,乔乔的母亲没有注意到老师强调的内容。而直接回答“她看书没有障碍”(意味可以进行阅读活动)。要知道,看书没有障碍,极有可能只是认识很多字而已。而后面,叶开先生对女儿的考察也只停留在了是识记的层面上,这种考察重点的偏移,使得这种考察无法支持“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有问题”这一结论。

四、乔乔的阅读理解真的有问题吗?
从报道的描述中,我个人觉得乔乔的理解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现象一:当时刚刚7岁的小姑娘,始终没弄懂“大家”的具体意思,只是很固执地认为,“大禹就是一条鱼,所以他才治水”。
虽然,她没弄懂“大家”的具体意思,但这可能和她不具备全局观念有关,这一点还可以随着她的成长得以弥补。但认为“大禹就是一条鱼”并且“很固执”,这就有她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构的迹象了。或者说,她很难从虚构的情节中,看到虚构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了。
现象二:“我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喜欢发言,展现个性,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听懂问题,其次要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最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如果一个喜欢发言的孩子,不能组织语言准确地回答问题,那么问题要么出现在教师问题的设置上,要么出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表达上。当“喜欢答题却答不到点上”这种现象出现时,教师和学生是否能从自身角度去仔细思考一下原因呢?
现象三:“亵慢”的意思不是“亵渎怠慢”
报道中给出了乔乔作业的图片,我注意到了乔乔的几处词语解释。其中,对“亵慢”的解释为“亵渎怠慢”,对“邂逅”的解释为“不期而遇”,这里我们会发现,乔乔的解释,只是用一个词语去解释另一个词语,而没有深入到词语的“意思”中去,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不是解释词语,而是用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词义比较,而不是在理解和阐释词语的内在含义。
从上面的三个现象来看,乔乔的在阅读理解方面真的没有问题吗?

五、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叶开夫妇对孩子的学习十分关注——尤其是语文方面。
“乔乔的学习,基本全由妈妈王琦负责监督和辅导”、“由妈妈辅导做的语文作业,第二天拿回家后,上面经常红红地一大片叉,乔乔觉得挺委屈。”、“她还是喜欢爸爸不久前给她买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其次是《林格伦文集》”、“于是就安慰女儿:‘我们认识出这些教辅书的人,这东西他们自己的小学不用,自己的孩子也不用,你就随便应付一下算了吧。’”、“在文章中划好词好句这样的作业,常常难倒乔乔和他们家的两位文学博士”“乔乔当时有些伤心,但回家后王琦告诉女儿,‘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为了期中考试。’。”、”如何解释‘矜持’这个词,也难住了两位博士。”
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当家长辛苦。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家长的辅导其实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孩子的学习过程,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在做作业时,父母全力协助,而不是让孩子独立完成;在考试成绩不好时,母亲的劝说不是让孩子直面失败,而是转嫁到其他方面;在课外读物内容的选择上过于依赖虚幻内容的书籍。这些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位博士在家庭教育中有所偏颇。要知道,学习过程是一个儿童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他们自己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由他们自己面对,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儿童才能有所成长。而目前的事实是,由于两位博士的过度参与,乔乔在阅读范围上已经出现严重偏食的现象,而家长因自身劳动成果的被否定而转而否定语文教育的情绪也被乔乔沿袭了下来,甚至在乔乔身上还出现了其他的应该值得注意的现象:沉迷于虚幻世界的小说中,而对其他的事情不够专注(不单是待客的态度,还体现在学习其他内容的过程中);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对待来自负面的评价。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流(当她“义正辞严地解释自己的行为”时,采取却是“对着他的耳朵大吼大叫”的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这些现象能引起两位博士的足够重视。
教育是一个大问题,而语文学科由于自身建设的不足而存在严重的问题。但语文学科的内容,并不是只有文学教育这一个内容,它还要肩负着传递各种场景下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职责,所以希望两位博士把视野放宽一些,引导乔乔把眼光放到切近一些的方面上来,而对于孩子的成长,则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在此文即将结束之时,我要对叶开先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关注与批评再次表示感谢!
衷心祝愿,乔乔能在两位博士的培育下、在学校中健康地成长。
也衷心祝愿,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理解下,语文学科的研究能够有所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的分析很中肯。可惜啊,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至少,我是完全赞同兄的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陶梦于2011-06-15 13:31发表的 【扁桃体集团】如何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才是真问题 :

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历来都只有“参考答案”,从来没有什么 “标准答案”。为什么?因为需要主观发挥的题型有很多,这些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判断力和想象力。无论是命题人,还是阅卷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期待并鼓励学生基于事实与逻辑规律,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解答。而那个被称作“标准答案”的答案,只是命题小组的看法,是一种仅供参考的示范,并不是什么最高指示或尚方宝剑。另外,在正式阅卷前,都会有半天或一天的试批,这时候,命题组不但会将试批过程中发现的不同类型的合情合理的解答列为参考答案,还有可能修正先前给出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还是“标准答案”的判断不是依据于名词本身,不是依据于谁的期待,不是依据于是否被微调,命题小组的看法在大多阅卷者阅卷时,其地位也恐怕确实就是最高指示。
考察的如果真是“基于事实与逻辑”的观察力思维力判断力想象力,会有很大争议吗?还是说,所考察的更多不是“基于事实与逻辑”,而是某些人的某些主观看法与某些被认定的“情感”?情感,可以被认定吗?譬如,读出师表是否真就要哭才算读懂?个性解读做诸葛亮也有无能一面,在考题中能被给分?没错,参考后面往往都有言之成理即可,真正操作时,高强度的阅卷下,保证得了成理有分?何况,成理本身着实不是一个实在的说法……
这个意义上,额坚持,语文的标准化考试中,所谓主观题罪莫大焉!命题者局于必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更是罪过了。究其根本,带有情感的标准化语文测验,就是深坑,怎么调整都是。

引用第0楼陶梦于2011-06-15 13:31发表的 【扁桃体集团】如何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才是真问题 :
唯独让人不能释怀的是,他们在质疑参考答案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又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理解当成了权威,当成了标准答案!。.......

作者自当标准答案自然有不妥,附议。问题是,作者是否就一定不是自己作品的解读权威?

引用第0楼陶梦于2011-06-15 13:31发表的 【扁桃体集团】如何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才是真问题 :
不管是高明的作家还是普通作者,质疑者在文学和语文常识方面的缺失,是不能容忍的,这足以提醒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教育教学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首先普及语文教育常识。

从题目到此段,一直有最主要的一个概念——“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这个,有哪些?呈现为哪些术语?何种知识?从民国至今,折腾来折腾去,大师来大师去,常识的术语表都没有,以何服众?换言之,当所有人都上过语文课但有诸多质疑时,普及哪些常识,谁确定这些是常识,或者才是症结。陶梦的回答是:

“这样以来,语文教师何为?主要是引导学生领悟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感受经典作品文采与思理相
统一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表达力,让学生具有体察自然、社会和人心的本领,具有逻辑思维和清晰表达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展示分析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训练动手动脑的能力,形成符合习俗与伦常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试的时候,语文试题尤其是主观问答题,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
  ——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的常识……”

“这样一来”,梦梦手误打错了一个字,呵呵。
经典作品文采与思想都兼备吗?元曲中的本色派有何文采?
各种力与精神与视野都是常识,但正确的东西总要去实施,如何让正确的常识与材料统一,莫大的课题了呀……
“主观问答题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可以设计,技能可以设计,过程与方法在静态试卷中如何设计?而牵涉到分数时候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莫名……



回到被质疑的试卷本身上,质疑者是作者或者不是最大的不同不过在于影响力大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被质疑的题目本身是否真的就符合所谓的“常识”,真要试验,拉出当年高校所有中文系大四的学生参加语文高考,如果也大批量出现问题,是否就可以说明题目本身其实是出题者的游戏,目的不过为选拔而已……依个人经验,离开高三读中文一年之后,重做高考语文额就很能不及格了!
额其实最想知道的是,如果全社会都一起来做做呢?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桃子于2011-06-15 13:59发表的 :
赞同高考试卷尤其是语文考题只有“参考答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但高考引用作者文章,应当在事后说明,以示尊重作者,任何作者发现自己文章被“误读”的时候都会很无奈和自嘲。
考试就是考试,不是作者解读,前者是针对考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核,后者是针对人创作背景的解读,这是两码事。
如果让桃子你去阅卷,参考和标准之间,你能分开到什么程度?
考试自然是考试,作者解读却并不是与之完全无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henry2000888于2011-06-15 14:29发表的 :
现在的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严重,陶梦能这么透彻分析还真是不错

语文,我觉得高中阶段实用化多一些更好一点,实用性的文章多多介绍一下,让孩子能多多学一点实用生活文字的东西,多点实用性的训练,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比如做个产品说明书,编一个年度规划,写一个会议策划,这类实用文章多训练一下更好一点
确实有此症结,奈何语文工作者们总是自我要求要更情感态度价值观些,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 ... ;page=4&fpage=1
72楼
引用第72楼fenglong88于2011-06-12 18:35发表的 :
语文研究的是语言文字规律,而这个规律往往是人们“日用伦常而不觉”的,所以当一个作者写作的时候,他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在这过程中,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某项规律,而是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情感表达而创作。
当他的作品被选为语文的研究对象时,研究者所面对的并不是只有作者的表达,还要考虑语言文字规律在作者表达中所起的作用——而这部分却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忽视的或没有意识到的。因此,作者在面对一些以自己的文章出的题目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处在他自己也没有认识清楚的、深层次中的规律。



青牛老子: 但若是一篇文章被选为语文研究对象后,连作者自己都答不对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这正不正常?

fenglong88: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一、语文研究的内容是筛选文章的标准;二、作者在创作时是否明确地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三、作者的表达是否准确传达了他的思想。

一般来说,在第一个方面,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是主要的标准,筛选时所面对的客观的文本,只要是能够体现出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文章,都可以入选。但有时候,作者只是在无意识地使用这些规律来创作,所以作者在面对使用语言文字规律来分析语句时,因为对这种思路和方法的陌生而无法准确回答出题目。这是正常的情况。

在第二个方面,大多数作者可能在创作时明确知道自已的创作方向,但未必尝试过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旨和思想,而语文答题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这就使得作者要用不同的思维来面对题目,作者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出现回答不全和表达不准的情况是必然的,因为创作时作者的主旨和思想是模糊的、指向性的,而答题时是要清晰、准确、全面的表述。

在第三个方面,作者的表达能力决定着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清晰,而有的作者创作过程中在遣词造句上对词语不理解,错误使用了一些词语,而造成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自己的创作意图悖理,而可能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另外,有时候作者创作时心意集中在一方面,而在行文之中却有着其他方面的意外效果,作者没有意识到,但从读者的角度,作者的心意和意外效果同样深刻。当这样的题目摆在作者面前时,作者也会答不准确的。

可能还有没有想到的情况,姑且这么多吧,想到之后再补充。


.......


青牛老子: 但若是一篇文章被选为语文研究对象后,连作者自己都答不对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这正不正常?
没理解错的话,fenglong88三条中应该有自己态度了,正常。
一个作者答不出来主旨思想正常,问题是,如果一个作者看到参考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根本无法认同,至少额坚持认为这不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2: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lamses于2011-06-16 11:35发表的 :

如果一个作者看到参考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根本无法认同,至少额坚持认为这不正常。

.......


对于作者的无法认同,其实也应该有所分析。诸如,我上面分析的内容中,有关于作者对语文运用规律认识的问题,作者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读者理解方面的问题,其实还有作者情感方面的问题。

除非,作者能够全面地、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思想或创作过程,但事实上作者很少有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很难确定作者“根本无法认同”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正因为缺少了作者的全面阐释,判断的依据只能依靠作者所反馈回来的信息,而从目前作者们的表现上看来,作者们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对语文运用规律的不了解和难以接受自己得分较低的情况上。

其实,试题的考察功能决定了,它必然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或客观依据),而这个客观标准(或客观依据)往往不依主观的意愿而改变。有一个幽默故事说,卓别林参加卓别林模仿秀只得了第二名(一说第六名),虽然尴尬,但毕竟这个“秀”最初设立的目标并不是“验明正身”,而是模仿卓别林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3: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fenglong88于2011-06-16 12:39发表的 :


对于作者的无法认同,其实也应该有所分析。诸如,我上面分析的内容中,有关于作者对语文运用规律认识的问题,作者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读者理解方面的问题,其实还有作者情感方面的问题。

除非,作者能够全面地、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思想或创作过程,但事实上作者很少有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很难确定作者“根本无法认同”的原因到底是哪一个。正因为缺少了作者的全面阐释,判断的依据只能依靠作者所反馈回来的信息,而从目前作者们的表现上看来,作者们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对语文运用规律的不了解和难以接受自己得分较低的情况上。
其实,试题的考察功能决定了,它必然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或客观依据),而这个客观标准(或客观依据)往往不依主观的意愿而改变。有一个幽默故事说,卓别林参加卓别林模仿秀只得了第二名(一说第六名),虽然尴尬,但毕竟这个“秀”最初设立的目标并不是“验明正身”,而是模仿卓别林的风格。.......
“语文运用规律的不了解……”以林天宏为例,一个人大历史硕士,中青报编辑,上过高中应该是必然的,语文究竟有多少运用规律是在离开语文课之后真正切实的?
如果切实,为何回头做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题目也无法得到满意分数?
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或者大学文科之间是否并非自低而高?难道是各为一摊……

客观标准要有,问题是题目本身是否客观?主观题的客观标准?听上去总有些自我悖谬的意味。卓别林的笑话如果从人才选拔的最终效果上看,是否也可以说明此类选拔最终只能是一个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5: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lamses于2011-06-16 13:27发表的 :

“语文运用规律的不了解……”以林天宏为例,一个人大历史硕士,中青报编辑,上过高中应该是必然的,语文究竟有多少运用规律是在离开语文课之后真正切实的?
如果切实,为何回头做以自己文章为材料的题目也无法得到满意分数?
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或者大学文科之间是否并非自低而高?难道是各为一摊……

.......


关于语文运用规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明确,这其实是语文发展的一个痼疾。如果我们看看民国时期的一些关于国文教学的书籍之后,就会发现人们争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早就已经解说过,提醒过,例如前面提到的关于鲁迅《秋夜》一文中的“两棵枣树”方面的问题,在《文心》就已经阐释得很详细了,而到现在依然有教师不明白。所以,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说,如林天宏,他所学的内容未必有多少真正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因为至今还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规律的存在必要性。既然这种东西不受重视,自然教材中自然也不会体现太多。以前,还可以在丰富的课文内容中,让学生有机会认识一些语文规律,但先随着教材篇幅的逐渐缩减,学生想认识这些规律的机会就小了。

以上可以说是教材方面的先天不足。

即便是有的学生在上学时知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如果疏于练习恐怕也会被遗忘,这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了。

至于高中语文和大学文科之间的确不是自低而高这样的顺序,确实是各为一摊的。

…… 客观标准要有,问题是题目本身是否客观?主观题的客观标准?听上去总有些自我悖谬的意味。卓别林的笑话如果从人才选拔的最终效果上看,是否也可以说明此类选拔最终只能是一个笑话……


出题是可以做到客观的,因为有客观的文本在,从文本出发,以文本为依据,探讨文本中所包含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作者的情感、社会的风貌……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同时这些内容正是高考的考试说明所指向的内容。

在语文界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语文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如果看看其他学科就会发现“主观题”其实应该叫“笔答题”,在语文试卷上起码应该叫“有客观依据的笔答题”这样才不会产生“自我悖谬”,才能符合选拔目的。否则,全凭主观答题,就会出现“各识其所是,各非其所非”最终无法达到选拔效果。

卓别林的笑话本身并不是在追求最终效果,只是一种有标准的选拔而已,而高考的考试也只是一种选拔机制而不是人才认定机制,至于学生是否成才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学生自己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各位老师讲课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6: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fenglong88于2011-06-16 15:57发表的 :


出题是可以做到客观的,因为有客观的文本在,从文本出发,以文本为依据,探讨文本中所包含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作者的情感、社会的风貌……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同时这些内容正是高考的考试说明所指向的内容。

在语文界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语文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如果看看其他学科就会发现“主观题”其实应该叫“笔答题”,在语文试卷上起码应该叫“有客观依据的笔答题”这样才不会产生“自我悖谬”,才能符合选拔目的。否则,全凭主观答题,就会出现“各识其所是,各非其所非”最终无法达到选拔效果。
.......
高中语文的自成一摊除了满足一批既得利益者的名利,估计就只收获了一堆骂名,这分立在学理上又如何自洽?

客观的文本……如果文本是客观,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哪里来的?
探究文本“作者的情感”,作者都出来否认时,作者的情感探究如何解释?

如果够客观,如何经过更系统文学训练的大学生或者社会人做不了高考题语文题目?

“学生是否成才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学生自己身上。”诚然,问题是,高考的筛选淘汰本身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如果题目本身被证明有问题,那选拔就不是公平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L兄,纠正了我的一个错别字。十分感谢。马上去改正。

我在批评别人是否真的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渴望,听几位的发言,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说清楚了自己的观点。这是最可畏惧的缺点。

我口写我心,如果我表达出了我想说的话,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就是这么经历的,也就是这么做的,很多误解,也有同样多的赞扬。我想,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不只是教学生知识与技能,都不只是考察学生静态的知识与答题的所谓技巧(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又陷入争论的陷阱),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生动一些,有用一些,社会上的误解也就会少一些。

再说一下,弟之所以读完古代文学回到教育,就是有这种天真的想法,想劝说我教过的未来教师们注意到这一些。弟反复申说此点,就是想表个态,我们一边要站出来讨论,一边要动手。如果我错了,我知道我错了,我就会改正的。欢迎大家继续批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18:48 , Processed in 0.4508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