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83|回复: 0

[【随笔】] 疾病三说:血管硬化.无奈的衰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0 19: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之前在人类世界流行的多数疾病得到控制:恐怖的瘟疫得到阐释,疫苗的发明控制了绝大多数传染病;外伤由于外科手术学的发达及抗生素的有效,使多数创伤者免于死亡,要知道在古代世界创伤使多少士兵和盖世英雄死于小小的细菌;对生育机制得以阐明,新法接生及剖腹生产术,以及抗生素的使用,使得妇女和婴儿的死亡得到充分控制,产妇与婴儿的死亡变得罕见。医学的进步使得人类过早和意外死亡得到控制,人类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衰老死亡:细胞衰老、血管衰老、免疫系统衰老.........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说过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走向阻塞。有人把血管比做“生命的蜡烛”,当重要脏器(心、脑)梗死之日,也就是人的寿终正寝之时。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800~l1000万人死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病和脑中风。人们往往谈癌色变,其实,癌症每年大约夺去500万条生命,动脉硬化才是人类的第一杀子。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血管硬化,是老年人多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最常见的是心脏缺血或者梗塞,有研究表明,当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横断面的面积较少75%的时候,心脏肌肉的血液供应收到影响,出现缺血表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严重者表现为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ST段或者T波改变、心律失常等。
  一次,一位年龄约六十岁的老人走入诊室,告诉我最近胸闷明显,我观察到他面色晦暗,状态不佳,血压检查正常但数值偏低,心电图现实很明显的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肌酶谱进一步证实诊断,考虑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
  然而有不少老年人的心肌梗死发作并非像本例一样典型:有的表现为牙痛、有的表现为腹泻(应激诱发可能性大),或者被腹泻诱发,有的表现为腹痛,多是下壁或者靠近膈肌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缺血坏死往往是在心脏供血动脉结构改变、管腔狭窄、血管内膜损伤的基础上发生的,受多种因素诱发:如疲劳、脱水、应激、血液流变学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往往在心血管机能正常的时候可以耐受,但潜在的冠脉损伤后却可以成为致死性的诱因。
  古代历史上的气死、笑死多和心血管衰老或者损伤后,应激诱发心脑血管病有关:最著名的就是岳飞传里金兀术气死、牛皋笑死的传说了。现代的故事中,不少名人晚上睡觉后,第二天被发现死亡的,往往也和突发的心脑血管病有关。

  大脑是人体最耗能量的器官,供应大脑的动脉系统丰富而复杂,但也最容易收到损伤,产生潜在的致死性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也多是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的是由于脑实质的特点,大脑血管除了阻塞外,尚有可能出现破裂。
  如果只是大脑动脉系统病变失代偿后出现供血不足,则表现为头晕、头痛等,但是如果出现了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表现就比较复杂了,或者是肢体瘫痪、失语、昏迷,或者是头痛、发热、腹泻,甚至会有应激表现,消化道出血,严重者也会很短时间内死亡。
  全身的动脉血管均可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为相应的症状,如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压力、血液组成成分的浓度、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损害等有关,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有助于疲劳的血管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同时动脉系统受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控制,和血液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适当注意体育锻炼、建立科学的养生习惯,如注意饮食清淡、及时补水等有助于预防或者延缓动脉系统的老化与损伤,为我们保有一个健康的动脉系统。
  血管健康了,则气血流畅,才能身体健康,只有健康了人们才可能有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活动受限,动则胸痛,或者在轮椅与病床上度过晚年。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在二十岁被发现,一般人类血管在四十岁退变开始明显,及早认识到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注意保健,避免或者控制有害因素才能有助于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首发链接:http://www.dszw.net/thread-15229-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20:31 , Processed in 0.3063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