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97|回复: 0

[【原创-现代医学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0 09: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是眩晕病中极为常见者,约占所有眩晕症的20%,老年患者眩晕的50%。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分钟,与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耳科及有关科室的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误诊为梅尼埃病及颈性眩晕或被漏诊。

1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

2激发头位

床上坐起、躺卧、左右翻身,仰头、低头,弯腰、俯身、直腰,左右转头、头偏一侧。征象多发生于一种头位,但少数患者征象可发生一个以上的头位。

3流行病学

眩晕患者中17%~22%为BPPV,女性多于男性,可有家族性。发生于后半规管(PC)者多见,次为水平半规管(HC),少数发生于上半规管(SC)。受累半规管可互相转换,多发生于耳石复位手法之后,少数病例则为自发性转换。

4发病原因

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继发BPPV中以头部外伤最多见,占7~17%,外伤时易使椭圆囊斑之耳石进入半规管诱发BPPV,且双侧多见。梅尼埃病常合并BPPV,发病率报道不一约0.5%~31%,因膜迷路积水损伤椭圆囊斑。病毒迷路炎或前庭神经炎可发生BPPV之症状。Ishiyama发现偏头痛常合并有BPPV之症状,体位治疗后复发率高,因内耳血管痉挛易使耳石脱落。内耳手术例镫骨切除术易产生BPPV。

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椭圆囊斑由耳石膜与感觉上皮构成,耳石膜有许多碳酸钙结晶,耳石含大量钙离子,酷似骨组织,是一动态结构,维持迷路内离子环境动态平衡,在囊斑周围的移行细胞及暗细胞表面可见脱落的耳石碎片,正常状态其被暗细胞吸收,由于病变使耳石脱落增加及吸收障碍,耳石碎片进入半规管长臂或黏附嵴顶上,嵴顶由多数呈管状胶质组织构成,不能吸收粘附在其上的耳石也不易使附在其上耳石脱落,若数量少达不到刺激阈,可不产生眩晕。此发现可解释生前无症状死后证实有结石症的现象。

半规管及嵴顶上存在的物质是耳石还是其他物质尚有不同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移位的耳石;Mariarty观察566个颞骨轴位切片,1031张切片可识别半规管,22%嵴顶有嗜碱性颗粒,其中后半规管占28%,外半规管占21%,上半规管占13%。从椭圆囊斑脱落之耳石,最易落入后半规管,故BPPV后半规管较外、上半规管多见。死后半规管内有沉积物,不一定都是耳石,亦可能有细胞碎屑,还可能是迷路微小出血发展为碎屑。

6发病机制

6.1嵴顶结石症学说

由Schuknecht经颞骨病理切片观察首先提出,黏附于后半规管壶腹嵴颗粒是移位的耳石,这些颗粒增加了嵴顶的比重,使嵴顶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发生了变化,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敏感性升高,直立位时后半规管嵴顶呈垂直位,如侧卧于患耳,则后半规管嵴顶成为水平位,因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和眼震。

6.2管结石症学说

Hall(l1979)等在解释BPPV重复刺激眼震疲劳性时首先提出了管结石症的概念。Epley(1980年)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认为在后半规管长臂内淋巴中存在一些微细飘浮物,当头位移动至激发位(悬头位)时,后半规管成为垂直方向,壶腹嵴位于上方,微粒受重力作用,向离壶腹的方向牵引内淋巴,引起眩晕及眼震。为了克服嵴顶的弹性及半规管内淋巴的惯性,需经数秒后嵴顶及内淋巴才发生移位,此时间为眼震的潜伏期,眼震的快相向位置在下方之耳。当微粒移动至半规管较水平的位置时,运动停止,对内淋巴的牵引力也终止,弹性使嵴顶回至中间位,眼震消失,这段时间为眼震的持续期。反复处于激发位可引起微粒的分散,内淋巴压降到低于嵴顶的弹性回缩力,嵴顶不再产生偏移,眼震消失。恢复直立位时,微粒的重力作用与悬头位相反,诱发出反向旋转性眼震。在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时,内淋巴腔中见到有浮游微粒,支持此学说。但是,尸体解剖发现一些生前没有BPPV病史者的半规管中有耳石存在,一些生前有BPPV病史者的半规管中却未发现耳石,可见半规管结石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BPPV。

嵴顶结石症学说和半规管结石症学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耳石沉积是黏附于嵴顶处还是浮游于半规管内。若病人的内淋巴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粒,则有可能同时发生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这就能解释某些病人有不典型的眼震及直立时也出现轻微、持续的旋转性眼震。除了结石症学说外,尚有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正常侧与病变侧向中枢传递的神经冲动不对称,亦可导致位置性眩晕。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前庭神经元退变是BPPV主要的病理机制。通过对生前有BPPV病史者颞骨标本的研究,发现上前庭神经支分布区和下前庭神经支分布区有明显的神经节细胞丢失,这些发现提示耳石器失去对半规管感受器的抑制作用是BPPV的病理生理变化之一。Gacek认为体位诱发的前庭动眼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神经性的,而不是感受器的机械刺激。

7临床分型及征象

根据侵犯的半规管不同而分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C-BPPV)。其中PC-BPPV最常见,水平半规管次之,上半规管发病率极低。

典型症状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伴有眼震的阵发性眩晕,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前倾或后仰时出现,眩晕发作持续短暂,一般为数秒至1 min。重复诱发头位眩晕可反复出现,但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偶有耳鸣。

(1)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

患耳向下突发强烈旋转性眩晕及眼震。通常发生于头部突然向一侧转动或做伸颈动作时,改变头位后眩晕可减轻或消失。由坐位迅速改变至激发头位时,约3~6秒后出现眼震,为短暂的旋转性眼震,易疲劳。当恢复直立位时,出现反方向的短暂眼震。眼震通常持续数秒钟,一般在30秒内。眩晕持续时间可稍长,多在1分钟内停止。反复做激发头位活动时,眩晕及眼震可逐渐减轻或消失,即具疲劳性。眩晕发作后可仍有头重脚轻或漂浮及不稳感。病程可为数小时或数天,长者甚至可达1年以上, 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可呈周期性加重或缓解,发作期可伴恶心、呕吐,特发性BPPV一般无听力障碍、耳鸣等症状,无中枢神经症状及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

Dix-Hallpike位置性试验阳性。检查前应告诫患者在任何位置都可能出现短暂眩晕。整个检查过程中必须保持睁眼。首先让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患者前方,双手把持其头部,向右转45°,保持此头位不变,同时将体位迅速改变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头位始终保持右转45°不变(此种位置能使向下耳的后半规管与地面垂直,使管石最大限度地下沉。),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若出现眼震观察其潜伏期、时程、方向及类型,了解眩晕程度,观察植物神经反射情况。因考虑眩晕可能存在潜伏期,故检查时本体位需保持30s。眼震出现时常合并眼睑痉挛,试者需用右手指牵开上睑方能看到眼震,持续时间30-60s,眼震消失后立即坐起再查眼震,观察30s。然后依同法检查另一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常于患耳向下时诱发出眩晕和眼震,恢复坐位时会再出现眩晕和眼震,但眼震方向与前一诱发体位时相反。

对于有位置性眩晕及位置性眼震的病例需在短期内连续检查4~5次,使其症状与体征重复出现,观察有无疲劳现象。

位置试验阴性不能排除BPPV,可随诊待发病时再进行试验。眼震的方向、类型和持续时间对于判断病变侧别、受累半规管和制定体位治疗方案致关重要。应预先告知患者在激发体位时可能出现眩晕及眼震,但很快会减轻或停止,使患者配合并理解体位试验既是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

(2)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

眩晕发作亦较短暂,平卧位突然向左右侧翻身或站立及步行中突然快速向两侧转头时出现眩晕,做头部的垂直运动如抬头或弯腰矢状面运动则不引起眩晕。

与后半规管性眼震相比,其潜伏期稍短,约2~3秒,持续时间略长,无明显疲劳性,严重时可伴恶心。当病人仰卧迅速转头90°可发现眼震,其中大部分病人的眼震方向与头转动方向一致,称为向地性水平性眼震,而少部分病人眼震的方向即背离地面,称向天性水平性眼震。

仰卧位转头试验阳性,患者端坐于检查台上,继之由检查者辅助其迅速平卧,随后将头先后向左侧或右侧旋转90°,观察眩晕及眼震的情况。典型的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仰卧侧头试验时仅经历短暂几秒潜伏期,即迅速出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和向地性眼震,持续时间30-60秒,屡次重复本试验均无疲劳性,而典型的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者行仰卧侧头位试验往往为阴性。

(3)上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C-BPPV):特点与PC-BPPV类似,可根据旋转型眼震中垂直成分的方向进行判定。

8辅助检查

8.1 听力测试

通常无听力改变,但若为继发于某些耳病的BPPV患者则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8.2 位置诱发试验

8.2.1 Dix-Hallpike位置试验

Dix-Hallpike位置试验更适于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鉴别。

该检查体位可使后半规管处于垂直体位,前半规管也处于相对垂直的位置,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方向为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upbeating)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上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方向为垂直下跳性(downbeating)、略带旋转性并指向受试耳。二者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恢复坐位时会再出现眩晕和眼震,但眼震方向与前一诱发体位时相反。

8.2.2仰卧侧头位试验

适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向双侧均出现向下耳的水平眼震,但以向患侧为重(管结石);向双侧均出现向上耳的水平眼震,但以向患侧为重(嵴帽结石)。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种不等。

8.3 眼震电图

大多数为正常电波,如有内耳病变则可能出现异常。

8.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客观反映血管和血流情况。

8.5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或CT检查可排除颅内,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病变引起的眩晕症状。



9诊断与鉴别诊断

9.1诊断

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诊断依据:①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常见体位是坐起或躺倒时;②有潜伏期5~15s,眼震持续时间不超过30s,呈疲劳性;③位置试验(Dix-Hallpike试验)阳性,后半规管BP-PV眼震快相向地性逆时针旋转,上半规管BPPV眼震快相离地性顺时针旋转,复原至坐位时出现反方向旋转型眼震。Dix-Hallpike试验时,头偏一侧眩晕和眼震明显,如果眼震为向地性,则为该侧后半规管病变;如果眼震为离地性,则为对侧上半规管病变。

水平半规管BPPV诊断依据:①有因头位改变而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常伴恶心,重者呕吐,发病体位多为床上翻身或转头;②仰卧侧头试验阳性。即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平卧位,继之头向左或右侧转90°,立刻或经很短潜伏期后出现旋转性眩晕和水平性眼震(向患侧更明显),持续时间30~60s,无明显疲劳性。

9.2鉴别诊断

9.2.1美尼埃病

好发于30~50岁,临床上以听力障碍、耳鸣和眩晕为特点。眩晕常突然发作,眩晕多为旋转性,发作前耳鸣常加重,发作时伴短暂性水平眼震,以向健侧注视时明显,严重时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发作历时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不等,间歇期长短不一。每次发作使听力进一步减退,发作次数随耳聋加重而减少。到完全耳聋时,迷路功能丧失,眩晕发作亦终止。主要特点是:除眩晕外尚有耳聋、耳鸣,间歇期亦有耳鸣;眩晕发作时间长,可几小时或几天,而BPPV仅数秒或数分钟;任何体位变化都可引发眩晕加重,并非单一体位诱发眩晕。

9.2.2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数日之内,可能与前庭神经元遭受病毒侵害有关。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自发性水平性眼震)和姿势不平衡。冷热试验显示一侧前庭功能减退,但无听力障碍。眩晕常持续数天或数周,尔后逐渐恢复正常,很少复发。

9.2.3迷路炎

常继发于中耳乳突炎或中耳炎,出现发热、头痛、耳部疼痛、外耳道流脓、外伤后感染损伤等。骤起的阵发性眩晕、剧烈耳鸣,伴恶心、呕吐,出现自发性眼震,1~2天内听力可完全消失。周围血象提示感染性病变。外耳道检查可见鼓膜穿孔。

9.2.4药物中毒

许多药物可引起第8对脑神经中毒性损害,常见的药物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苯妥英钠、扑痫酮、阿司匹林、奎宁、咖啡因、速尿、利尿酸和噻嗪类利尿剂等。多为双侧性,毒性作用与剂量有关,常在反复应用后出现,但也可在短程应用常规剂量时加剧,可伴有视力障碍,多数无自发性眼震,眩晕常在持续数日后好转,但前庭功能损害往往难以恢复。

9.2.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大多是由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动脉硬化所致,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和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诊断依据是:1发病大多在50岁以上;2突发与头位有关的眩晕,持续时间短暂,往往几分钟后减轻或消失,也可一日发作数次,持续数天,以后再发;3发病时常伴发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共济失调,还可伴发下列一种或数种供血不足症状(缺血区在脑干、小脑、枕叶):①视力障碍,可表现为一过性黑目蒙或视野缺损;②复视、面麻、呛咳、语音欠清、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③部分病人有单侧或双侧耳鸣和耳内疼痛;④头痛,多呈搏动性,以后枕部最甚;⑤倾倒发作。4血管影像检查多可发现椎-基底动脉狭窄或受压。

9.2.6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发病原因可能因:①颈椎骨质、关节、横突孔的增生及骨赘形成,颈肌、颈部软组织病变、肿物或颅底畸形等引起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血所致。如椎动脉本身有病变(粥样硬化性狭窄、畸形等)则更易发病。②颈交感神经丛受直接或间接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或反射性的内耳微循环障碍而发病。颈性眩晕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因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多于头部过伸或旋转时出现,常伴有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耳鸣耳聋,以及黑目蒙、复视、弱视、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可发生猝倒,症状持续时间短暂多伴有颈枕部疼痛。此病虽与颈椎增生有关,但与增生的程度无多大关系,而与增生的位置直接有关,即增生虽严重,但距椎动脉较远,触不到椎动脉壁,骨刺虽大也不会发病;如增生位于椎动脉附近,颈部位置稍变动即可引发眩晕。这就是不少患者的颈椎增生很严重,但并不出现眩晕,而有的颈椎增生并不明显,却能引起严重的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所在。

9.2.7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系因锁骨下动脉近端(常在左侧)动脉硬化、出血、先天畸形、炎症、外伤、肿瘤压迫等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心脏流出的血液不能直接流入患侧椎动脉,而健侧椎动脉供应颅内的血液被“盗窃”或逆流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而得名为“锁骨下动脉综合征”。常出现两组临床症状:一组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的血液返流入锁骨下动脉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多因肢体尤其上肢活动量过大,使健侧椎动脉“盗血量”增大所致,以眩晕及视力障碍为多见,次为晕厥,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另一组是由于患侧上肢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收缩期血压比健侧低3kPa(即22 mmHg)以上,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本病确诊有赖于血管造影。

9.2.8脑肿瘤性眩晕

脑肿瘤可直接压迫或浸润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小脑绒球小结叶等处或其有关的神经径路,或因颅内压增高使前庭神经核受压而引起眩晕。程度多不剧烈,眩晕常持续存在而有发作性增剧。最常引起眩晕的脑部肿瘤是小脑桥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开始常为单侧耳鸣及听力减退,渐而发生眩晕,也有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占10%)。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旋转性眩晕较少见,以后相继出现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及小脑受累征。检查可见眼震、同侧感音性耳聋、前庭功能低下或消失,头颅X线摄片可见病侧内听道扩大或同时有骨质破坏。脑干肿瘤的特点是逐渐出现持续性的偏瘫或交叉性瘫、眩晕及眼球震颤,但不伴有听力减退。小脑肿瘤也为眩晕常见病因(如小脑完全被破坏则多不发生眩晕),眩晕形式多种多样,多伴有眼震及头痛。蚓部肿瘤还有明显的平衡障碍和站立不稳(常向后倾倒),眩晕症状较轻。小脑半球肿瘤可伴有同侧肢体肌张力和腱反射降低以及共济失调,若与前庭相连系的小脑绒球小结叶损害时,眩晕颇为剧烈。第四脑室肿瘤或囊肿病人常在某种头位时出现突发性眩晕、头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称为Brun Sign,系因肿物堵塞脑脊液通道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所致,因此病人常取固定头位。位置试验可诱发眩晕及眼震。颅脑CT或 MR检查对脑肿瘤具有确诊价值。

10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顽固病例可以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10.1非手术治疗

10. 1. 1一般治疗 

①心理治疗:许多患者因反复发作眩晕易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治疗中应耐心解释本病可治好,预后良好,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②避免采取诱发眩晕的体位。③药物治疗: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可药物治疗,但不应作为首选方法,酌情选用抗眩晕药物可以降低前庭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尽快减轻眩晕,缓解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静脉内碳酸氢钠,钙离子拮抗剂如西比灵等,抗胆碱能药物脑益嗪等,抗组织胺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苯二氮卓类药物等,类组胺作用药物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中药等。

10. 1. 2耳石复位法(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 

10.1.2.1 Epley耳石复位法

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主要采取Epley耳石复位法,通过头位的移动,使半规管中漂浮的耳石经过总脚进入椭圆囊,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Epley提倡CRP治疗的同时给予乳突振荡,认为可以提高耳石复位疗效。但许多学者认为CRP治疗的同时给予乳突振荡并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以往CRP后常嘱患者体位限制,近来研究发现CRP治疗后体位限制也不能明显改善BPPV的治愈率和复发率。

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需保持30~60秒。然后,重复整个手法2次以上。耳石复位法后第一年的复发率约为30%,部分病例需要再次治疗。此种治疗法不适合老年患者及颈椎病患者。

作为后半规管的耳石复位法,Epley 技术可以简略为345,以便记忆。这个复位过程中,头部先后旋转了3 个 45度,即朝受试侧旋转 45 度,然后,朝对侧旋转 45 度;最后,进一步朝对侧转头45度。因此,可以用 3个 45 度 来表示,即345。

10.1.2.2 Semont管石解脱法 

确诊为PC-BPPV的患者行Semont方法治疗,Semont方法步骤如下:①患者坐于床沿,双脚下垂,头向健侧转45°,并在随后的步骤中均维持此头位;②患者由坐位快速向患侧侧卧,此时后枕部靠床而鼻尖朝上;③将患者由患侧侧卧位迅速经坐位变成健侧侧卧位,此时前额或鼻尖靠床而后枕部朝上;④缓慢坐起,头略前倾。以上4个步骤记作一个循环。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3点:①在每个步骤均应停留足够长时间,一般应维持至眼震消失或旋转感消失后再保持1 min;②对仍有眩晕的患者,应多次循环复位,尽量使患者在每个步骤均无眩晕出现;③在每次体位改变时,尤其从第2步向第3步移动时速度应尽量快。Semont方法治疗后嘱患者在2 d内尽量保持直立头位,避免抬头、低头和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取健侧半卧位。第3天电话随访或来院复诊,如眩晕消失或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阴性则判断手法复位成功,对仍有眩晕发作的患者再次行Semont方法治疗。

此法与Eply法有同样成功率,适用于老年人及颈、胸关节疾病患者。

10.1.2.3 Barbecue翻滚法

水平半规管BPPV耳石复位法:常用的有Barbecue翻滚法。研究发现继发于头部外伤的BP-PV较原发性BPPV对CRP治疗效果差,而且有更高的复发率。

Barbecue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②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③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④坐起。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多数研究者的经验是转动角度大、速度快、引发出眼震则效果好。初次治疗无效者,可反复多做,效果亦好。传统的管石复位治疗要求患者在治疗后2天内不能躺下,以避免耳石碎片流回半规管。但近来也有报道在治疗后患者躺下也有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疗效。

10.2 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症状频繁发作,影响生活、工作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11 预后

大多数学者认为BPPV是一种自限性疾病。BPPV常见的三种自然病程是:①发病数周到数月后,患者的眩晕症状自行缓解;②眩晕的发作与缓解交替,间歇期由数周到数年不等;③少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持续存在,没有自行缓解的迹象。Imai等发现未经治疗的PC-BPPV和HC-BPPV患者从症状出现到自行缓解的时间分别为39d和16d,HC-BPPV自行缓解显著快于PC-BPPV。BPPV自行缓解的原因是自然的头位改变使漂浮的耳石颗粒回到椭圆囊,因为解剖结构的原因,水平半规管的耳石较后半规管的耳石更容易回到椭圆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7 22:58 , Processed in 0.35254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