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99|回复: 11

[【其它】] [转贴]我们缺的只是武器吗?——遮羞布下的真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8 1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缺的只是武器吗?——遮羞布下的真实(上)

   “落后就要挨打”,这道理现在很多人都明白,但为什么会落后,真正懂的人就不多。如何能改变落后的现状,药方也很多:科教兴国、经济建设、军事强国等等。但我个人认为,这还是停留在“洋务运动”的层次,没有触及根本的原因。中国为什么是今日的中国?日本为什么是今日的日本?美国为什么是今日的美国?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些偏激,希望各位有识之士能来信指教,以解我心中之惑。

一、中国为什么是今天的中国

   (1)对历史的一些反思

   世界上下五千年,直到清朝中叶,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罗马帝国时期,一个罗马贵族的生活质量还不如在洛阳的一个马车夫。直到在清末中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剧烈碰撞,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成了谁都可以宰割的绵羊。我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屈辱、无穷无尽的痛苦:鸦片战争、黄海海战、旅顺屠城、东北沦陷、南京屠城……直到毛泽东打出了一个红色中国,中华民族才算喘上了一口气。百年屈辱史令我心如刀割,但令我更痛苦的是—— 中国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主流看法

   1、鸦片战争是无耻的西方帝国主义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殖民侵略。但敬请各位注意一些细节:我在《世界军事》杂志中看到过一幅照片,鸦片战争中的一个中国炮台,清军尸横遍野,4百官兵全部战死。英军呢?轻伤2人!这不是一场战斗,这是一场屠杀!!请不要相信电影“鸦片战争”中的战斗场面,更接近历史的是“火烧圆明圆”中八里桥之战中的场景。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这样?!



“吉野”舰,然而,甲午之败,我们并非败于敌人的坚船利炮

   2、如果说鸦片战争的惨败,敌人的船坚炮利是其中一个原因,那么黄海海战的结果就使我彻夜挠头。据说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日军在战斗中使诈挂英国旗、买回来的炮弹里面是沙子,另外还有一个怕死鬼临阵逃跑等等。但我知道的却是北洋水师的舰船战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而清政府也是亚洲最有钱的政府,买武器都给现钱,买回来的战舰虽不能说是欧洲最好的,但比起日本买的却好多了,特别是“定远”、“致远”两舰,在亚洲战力无出其右。日本地瘠民穷,为了买军舰与北洋水师抗衡,身为九五之尊的日皇竟要带头节食,靠省下来的口粮打仗。而且日军敢于开战,据闻是得到这样一条情报:一个日本人看到北洋水师的士兵在军舰炮管上晾衣服,炮管里一摸一把灰。至于武器的质量问题,我就更怀疑了,把火药换成沙子能赚多少钱?很难想象德国人会做这种假冒伪劣生意。如果说这是欧洲人与日本人勾结的阴谋,那他们凭什么肯定中国人在开战之前不会将这些炮弹打上几发。中国军人的表现呢?没什么好挑剔的,除了方伯谦都很英勇。冰心老人曾向我们述说祖辈的事迹:肠子都打出来了,人还在战位上不退!结果如何?日舰的第一沦齐射就打掉了清军的指挥,最后战果5比0!包括“经远”和“致远”在内的五艘主力舰被击沉,跟著刘公岛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旅顺随即沦陷,全城2万人口死剩36个埋尸者,成为南京大屠杀的前奏。

   按现在的说法,这件事的责任基本上是慈禧一个人背了,是这样吗?我黯然。我让大家注意的并不主要是这些,而是注意一下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主流评价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在黄海海战中出了一个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因其英勇无畏,在战斗中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被表为楷模,连现在的一艘新型舰船都以“世昌”命名。但回首历史,我不禁要问:这场仗输得如此难看,作为战场主要指挥官之一的邓世昌难道不需要负上一点点责任?撞沉“吉野”?说得好听一点是英勇无畏,不好听就是狗急跳墙了。按当时的情况,就算撞上了也挽回不了战局,日本人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自杀式攻击这种事情通常都是日本人干的,如果战术正确、炮能打准点,犯得著这样撞吗?特别是“定远”号,它装备的305mm主炮打出来的炮弹,像“吉野”那样的小艇能挨几发?真想知道日本人的旗舰到底中了多少发炮弹、多少颗鱼雷!邓世昌的与舰同沉更像是畏罪自杀!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就算给救了上岸,又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尤其不可理解的是他竟然带著宠物去打仗,真是岂有此理。但话说回来,邓世昌也算是死在战场上的中国军人,本来不应该把话说得太过分。他和其他死在战场上的清军一样-也算是一条汉子。但把一个败军之将捧为英雄,我不认同!历史上这种英雄太多了,每一个英雄背后就是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他们的作用就是阻止人民问责,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客观因素,把中国人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结果就是化力量为悲愤,下一场仗照输不误,那就继续悲愤,继续找英雄!(或者找一个像方伯谦那样的坏蛋出来也可以)我搞不懂,为什么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毛泽东不能算是民族英雄,而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却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3、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呢?一群白发苍苍的慰安妇上街示威,要求日本赔偿和道歉。有人跑到日本去打官司,要求日本法院承认南京大屠杀。国内要求日本正式道歉和赔钱的呼声日益高涨。看到这些情景,我眼里几乎要流出血来!都在干什么呀?不是说要血债血还吗?怎么能把血债折成日元还呢?是不是说如果日本人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在南京再来一次?日本人承认不承认,道歉不道歉对我们来说有多大的意义?难道说一旦他们认罪,中日就会世代友好?倒是我们要好好反省一下历史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列举证据去证明日本人比其他侵略者残忍,说不清在街头用刺刀捅死和送到毒气室毒死那种更人道。在这一事件中,关键的问题不是谁是凶手,而是谁是受害者。中国积弱到这种程度,日本人不来烧杀,也会有其他人来干。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中国为什么会落后?

   (2)中国为什么会落后

   现在官方的说法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再往后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原因还是没说清楚。其他说法就多了,比如说文化保守,是孔夫子的错,英美的文化制度很好,全盘西化就是了。刚听是有点道理,但细想英国文化也很保守啊,怎么没发生伦敦大屠杀呢?这说法也是似是而非。其他一些说法主要是科技不行、教育不行等等,那就更没水平了。像我上述列举的这许多为什么,这些说法都无法解释。按辩证法分析,有果必有因,一件事既然能发生就一定有其合理性。我最近找到一种观点是我比较同意的,希望能和大家讨论一下:

   1、我信服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社会也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管哪一个民族,其发展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我们说的人定胜天是指充分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人类制定的法律和道德不可能高于自然法则,所谓适者生存,一个民族的兴衰灭亡和一个物种的兴衰灭亡并无不同,法律和道德并不能保证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在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不存在合法与不合法、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误区,人类认为自己比其他物种高级,就可以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这就大错特错了。人权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你只要有足够的强制力,就可以代表自然法官执法,这就是游戏规则!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近代史的悲惨和落后的现状其实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人无尤,中国人自己必须为这一结果负全部责任!对于中国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用地缘政治学的观点较容易说清楚:

   2、我们常说中国国情,这国情是怎么来的呢?首先,要从中国这块地盘说起。中国这块地实在是太好了,可以说上天过于眷顾中国人。中国西北是高原山脉、东南是海洋、外敌难以逾越这些自然屏障,中华文明的孕育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地大物博、土地肥沃,气候又好,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愿意劳动,基本生存不成问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中国这是常识。在这样的土壤里滋长的文明就是我们的国情。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国即世界,中国是世界中心的思维得到确立。二是中国人从百家争鸣的学术界中选择了独尊儒术。在这里强调一下,儒术不是孔夫子或那一个统治者强加给中国人的,这是中国人根据国情的最终选择。第一件事的结果就是中国人认为统一了中国就是统一了全世界,就是世界大同了,中国之外都是化外之民,是夷蛮,无须理会。这就是中国的孤立主义,也是日后长期闭关锁国的理论根据。第二件事的影响就更为深远,直到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儒释道价值体系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行为准则。那么,表述为“仁义”、“中庸”、“忠恕”的儒术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中国人到底为什么选择了“崇古守旧”的儒术?

   3、儒术是什么。用现在的语言翻译,归纳一下,就是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就是禁止竞争原则。所谓禁止竞争原则就是儒术中所说的“仁”、“恕”。这一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竞争行为,包括战争、掠夺、诉讼、经商、甚至人口流动等等,并鼓吹无原则地保护弱者。因此中国人一直以“生不入官门”和“锄强扶弱”等行为为荣。自然法则是留优汰劣,而这一原则直接的结果就是留劣汰优,并由此衍生出“明哲保身”哲学、“枪打出头鸟”哲学、“不开第一枪”哲学、“不到最后不抵抗”、“不患贫而患不均”哲学等。因而强者很难在中国生存,就算偶尔能活下来也会给冠以“暴君”、“枭雄”的恶名,绝不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发生利益冲突要发动战争,还要出师有名,非得挂上“仁义”的牌子才能出手。这玩意搞到登峰造极,就出了个大混蛋宋襄公。那中国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道德标准呢?答案很简单:既然中国人一开始得到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就没有必要去改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没必要变。中国人需要的只是维持现状的秩序,禁止竞争原则体现的就是这种秩序。那好,既然肥得滴油的中国不存在“生存空间”的问题,科技不科技、教育不教育也就无所谓了,大家最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要胡思乱想。中华民族既然无需为生存而奋斗,那精力都用在什么地方呢?都在搞审美方面的东西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雕刻、刺绣、礼仪、建筑、以及其它文学创作等等,都搞得很高档。这些东西成了中国高度文明的象征,也是我们现在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结晶”也就是指这些东西。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饮食也成了文化,发展到现在已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黄金、蚂蚁小虫、甚至泥土、树皮,啥都能搞来吃,还要色香味俱全,吃法有生吞活剥、火烧泥包,无奇不有。反观美国,到现在还停留在用叉叉著肉烧熟来吃的水平,跟原始人差不多,要追上我们至少要2000年以上的时间。但可惜的是,在自然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这些东西都不顶用。要知道,古埃及人、古印度人的文明程度都很高,真要灭亡了,谁也救不了。搞清楚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拿来做鞭炮烟花娱乐,而欧洲人却用火药来做枪炮;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用来看风水,而欧洲人却用指南针来航海等等不好理解的问题。用这个道理拿来套一套中国的“大锅饭”问题、“国企”问题、“中国足球”问题等,那也是一通百通。

   第二,就是道德挂帅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制定一套高不可攀的、无人做得到的道德标准(看看24孝的标准就知道),说这是圣人定的,然后叫大家按标准执行,反正向圣人靠拢准没错。而且,以后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就用这一套,至于这个人的实际贡献和能力就只能作为参考了。中国人选择这一原则的原因和为什么选择第一条原则一样,因为如果先考虑贡献和能力,就很容易引发竞争行为,对现有的秩序造成冲击。如果将道德标准定得太低,人人都能做得到,那就没法评判一个人价值的高低了,也不行。这一原则对中国发展历程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有两点:首先,中国人变得虚伪,在公共场合一般都不说实话,并养成了搞形式主义的恶习。因为标准太高,根本无法执行,那就只能在别人面前做门面工夫,背地里就只能实际点了。比如说尽孝,24孝那种搞法办不了,咋办?只好用摆大寿或风光大葬的办法,在那些场合表演孝道。这一点到现在还是这样,搞一个高大全,号召全国学习,达不了标的也要达标,办法自己想。其次,中国人变得不切实际,并养成了自虐的习惯。既然是道德挂帅,当然是人人追求德高望重,人人都要以德服人,只有一技之长的只能算是下等人了。举例说,在一个企业里面,有两个人的工作成绩都差不多,但其中一个人经常抱病加班,直到不支吐血给送进医院,那么毫无疑问,受到肯定的就是这个家伙,因为他“表现好”。根本没有人意识到是不是他的工作能力有问题。这就是自虐意识,不管绩效如何,也不管有没有必要,废寝忘食总没错。这种意识到了极至,就发生了宁让自己的老百姓饿死,也要把粮食送给别人吃的事情,而可悲的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同意这样做,可悲呀——仅仅是想表现一下中国人是多么的道德高尚。把这一点搞清楚了,对中国为什么不索赔、打赢了也要赶快往回跑等很多问题也就有了答案。比如说邓世昌的问题,他得到“民族英雄”的称号和一个烈女得到“贞节牌坊”的道理是一样的:在这里,考虑的不是他打沉了多少条日本军舰,也不是考虑他是否力挽狂澜扭转战局,更不是考虑到他为国民争夺到多少利益,而是考虑他在打败时有没有“成仁”(自杀的也算),平时有没有经常说“我要保家卫国”之类合符标准的话。因此,历史上很多真正的英雄就变成了“枭雄”、“奸雄”、“风流人物”。比如说汉武帝,横扫北方匈奴,掠地千里,杀敌无数,中国在他的领导下国势日盛,经梅荣,创造了历史上?见的“中兴”局面?可这样的人只捞到个“风流人物”的说法。不过也好,没说他是“暴君”、“杀人犯”,算是客气。另一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惨了,他是第一个意识到儒术毒性的中国领导人。他用了最极端的办法——“焚书坑儒”,只保留有实用价值的学术书籍,但他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是他找不到另外一种令大多数中国人都接受的信仰来代替儒术。也是国情害了他,很不幸地,秦始皇成了后世大儒们的例行攻击对象,“暴君”之名是跑不掉的了.
   第三,就是血统原则。这个原则容易理解,就是儒术强调的“君权”、“父权”、“宗亲”。这一原则主要应用在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关系都由宗族、派阀等血统关系来决定。虽然可以通过农民战争等手段改朝换代,但是由血统来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不能改变。换句话说,只要新政权仍实行儒术三原则,中国人就会确认政权的正统性,谁不这么搞,就会立即遭到群殴。中国人认同这一原则的原因和上两条原则一样:“国情”!就算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血统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应用:“关系网”、“人情网”、以及等级森严人际关系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只要以\\'国情\\'为根基的儒术仍然主宰著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国生产关系的实质就不会改变,就会长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多数中国人仍会拒绝竞争,厌恶竞争。看看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对“下岗”和“入世”的看法,再看看“中国电信”的横蛮,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抗拒引入竞争机制,就会明白为什么国企改革这么难。如果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以“与世无争”、“知足常乐”这种颓废的、自虐式的哲学作为人生观,中国就没有希望。

   总结一下,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中国相对封闭而又十分富裕的地理环境。虽然这一环境同时又是令到中华文明发展初期领先其他文明的原因,但是它滋长了儒术这种愚昧保守的文化基因,从而令中国人的精神日渐堕落、麻木不仁,最后沦为“东亚病夫”,被其他文明抛到后面。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与儒家思想无关!!而是与统治者的意志有关!!与统治者的自私有关!!中国有没有政治家???可以说没有!!!有的只是政客,现在呢,更是政客满天飞,无耻得很!!!

当今中国呢??独立了吗??难说!!只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中国现状再令人失望,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也不失望。很简单,我不能背叛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1: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能力的改变社会,没能力的我们也只能适应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8: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看不懂
偶检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1 1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约克夏犬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1 17: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我的耳朵根子比较软,什么文章一读之后,就会倒伐一边,也就是俗称的:墙头草,两边倒。
看了这片,我觉得观点和论证都让人信服。
很棒!
This article is really cutting edge that I've ever se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t16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1 2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应有其双面性,所以,对待一件事,一分为二来看.有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背景,只有弄清了其背后的东西,我想,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23: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iushijun于2005-07-29 11:31发表的:
有能力的改变社会,没能力的我们也只能适应社会
我支持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lfzgh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17 13: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完全失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anyany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28 07: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11:06 , Processed in 0.37420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